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价格策略

第八章 价格策略


价格已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因素,但是非价格因 素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 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中唯一能产生收入的因素,其他几 个因素都代表成本.
二.影响定价决策的因素
内部因素:


市场营销目标 营销组合战略 成本 组织考虑
市场与需求性质 竞争 其他环境因素(经济、中间商、政府)
外部因素
第三节
定价策略
一 新产品定价策略
1 市场撇脂定价法 :为新产品制定高价以从目标市场上获取 最大利润,销售量很少,但利润率很高
在以下特定条件下使用: – 产品质量和形象必须能支撑它的高价位。 – 单位成本不能高到抵消高价位带来的利润。 – 竞争对手不能轻易进入市场和影响高价位。
2 市场渗透定价法 :以较低的初始价格迅速和深入地渗透进 市场。快速吸引大量的购买者,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3)本企业如做出反应后,竞争者和其他企 业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2.研究本企业的情况 (1)经济实力; (2)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以及顾客对产 品价格的敏感程度; (3)如果跟随调价以后,会对企业的营销 产生的影响?
3、对竞争者降价的估计与对策

竞争者降价了 吗?

维持原价:继续 监控竞争者的价 格

降价不利于我 们的市场份额 和利润吗

4、促销定价
先赔策略 特殊事件定价 现金返还 低息分期付款 长期质量担保
暂时制定低于标准, 甚至低于成本的价 格,如:
免费商品
折扣

地理定价策略

原产地定价: FOB起点定价法 统一交货定价:客户收货定价法 分区定价 基点定价 运费免收定价
第四节 价格变动
一、价格变动时应考虑的因素 1.利用价格的需求弹性决定升降价 当商品的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 可采取适 当提价策略;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可 采取降价策略。 2.根据需求的交叉弹性考虑价格变动的方向与 幅度, 替代商品价格下降,同步下降;价格上升时, 维持原价或上升.
单位产品固定成本6000000/2000=3000元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 000元 单位产品总成本4000元
单位产品价格4000×(1+25%)=5000元
2.盈亏平衡定价法或目标利润定价法
所谓盈亏平衡,就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 品所获得的销售收入恰好能够弥补其为生产和提 供该产品所支付的全部成本,总收入等于总成本。 此时的销售量和价格分别称为盈亏平衡销量和盈 亏平衡价格。
价格变动的对策
消费者如此看待降价:
有新型号产品出现
竞争者在以下情况会作出反应:
公司的数量很少
产品不统一
目前的型号销售得不好 买主掌握很多信息
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质量下降
价格将会继续走低
三 被动调价要研究的问题 1.研究竞争者的情况 (1)竞争者改变价格原因及其经济实力如何? (2)改变价格是临时性 还是长期性?
决定目标价格的盈亏平衡分析图:
总收入
美元
目标利润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单位销售量
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Q;固定成本为F;单价
为P;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V;获得目标利润 为A时的产量Q1;则: Q=F(P-V) Q1=(F+A) (P-V)
假设企业通过市场预测估计未来产品的销售量,
则盈亏平衡时的产品价格计算公式为: P=V+F/Q 获得目标利润为A时的价格P1计算公式为: P1=V+(F+A) Q



(2)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企业产品价格的基本因素。当供应大 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衡量需求变化对 价格变动的灵敏度,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的是需求对价格的反应
价格弹性 = % 需求数量的变化 % 价格变化 < 1需求缺乏弹性 > 1需求富有弹性 = 1需求是单位弹性
例2:某企业投入80万元生产某种产品,每月生产4.25万件。固 定成本投入为4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投入约为每件6元。企 业要求一年内收回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并实现年资金利润率 30%的目标。
总变动成本=6×4.25×12=306(万元)
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40+306=346(万元) 年度目标利润=80×30%=24(万元) 产品单价(不含税)= (40+306+24)/ 4.25×12=7.25

3.公共政策
商品价格历来同政府的方针政策有着密切的 关系,即公共政策,包括对市场价格的控制或管 制、对产品的价格补贴
第二节
一般定价方法
设定价格的主要考虑因素:

价 产 品 成 本
竞争者 价格和 其他外 部及内 部因素
在此价 格不可 能有利 润
消费 者对 价值 的看 法


在此价 格不可 能有需 求
(a) 在固定规模工厂中的成本特性
在每期不同的生产水平下的单位成本
$10
单 位 成 本
$8
$6 $4 $2
100,000
200,000
400,000
800,000
积 累 生 产
作为积累生产经验的函数的单位成本:经验曲线
表明随着生产经验的累积,平均成本将下降。
(二)影响定价决策的外部因素
1 市场与需求:为其价格规定一个最高限额。 2 竞争者的成本、价格和提供的产品/服务 3 其他外部因素

经济环境
中间商的需求
政府法规 社会关注
1 市场与需求因素
(1)不同市场类型的定价

完全竞争市场 ——许多买主和卖主他们对价格的 影响力很小,由市场供求定价
垄断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主和卖主在一系列价 格下交易,相对自主定价 寡头垄断市场 ——少数几个卖主对彼此的定价和 营销策略非常敏感,相互参考定价 完全垄断市场 ——单一卖主,完全独立定价
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 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 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无关
2.竞争者行为
竞争者的价格和可能的价格反应帮助企业制定自己的 价格。 公司必须了解每一个竞争者提供的价格和产品质量。
如果企业提供的东西与一个主要竞争者提供的相似, 那企业必须把价格定的接近与竞争者,否则就要失去 销售额。 若企业提供的东西是次级的,企业就不能够象竞争 者所做的那样定价。 若企业提供的东西是优越的,企业的索价就可比竞 争者高。



(一)影响定价决策的内部因素 1市场营销目标

生存:制定低价以补偿变动成本和部分固定 成本,以求得能在行业内经营下去。
短期利润最大化:制定能够创造最大利润、 获取最多现金和投资回报的价格 市场份额领先:尽可能制定低价以达到市场 份额领先的地位 产品质量领先:制定高价格以补偿高品质和 研发的成本支出
三.基于竞争的定价法:
以竞争者同类产品的价格为企业定价企业 定价标准.
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
⑴认为通行价格对行业协调的破坏性最小; ⑵认为通行价格反映了同行业所有企业追求产生合理 利润的价格; ⑶了解用户和竞争对手价格差别的反映有困难。 2.密封投标定价法:以对竞争者定价的预测为基础,而 不是根据企业自己的成本或者消费者的需求来定价。
在以下条件下应用: – 这个市场必须对价格非常敏感。 – 生产和分销成本必须随着销量的增长而下降。. – 低价格要能阻止竞争,否则,价格优势只能是短暂的。
二、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产品线定价:为同一产品线中不同产品 制定价格。 备选产品:为随同主产品一起销售的备 选产品或附件定价,如照相机包。

附属产品定价:为必须与主产品同时使
(5)在销量下降时降价效果不理想 3、调低价格时要注意掌握适当的降价幅度。
4、优点:提高市场占有率。
缺点:改变市场营销策略、导致竞争加剧,造 成损失。
(二)调高价格 1、主要原因 (1)成本提高, (2)商品供不应求 (3)通货膨胀 2、方法: 有明调和暗调两种形式 3、注意事项: (1)要限制提价幅度 (2)要及时向消费者说明提价原因
变动成本:是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直接发生变化的。
在每期不同生产水平下的成本特性
作为积累生产经验的函数的成本特性
图示 图示
单 位 成 本
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
单 位 成 本
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
单击!
1000 1000 2000 3000
长期平均 成本曲线
4000
每天生产的数量
每天生产的数量 (b) 关于不同规模工厂的成本特性
第八章
价格策略
主要掌握内容:
解释影响企业定价决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掌握三种一般的定价方法
能够运用新产品定价的主要策略 如何调整价格适应不同类型顾客 了解企业为何决定改变价格,以及如何 对竞争者的价格变动做出反映
第一节 定价考虑的因素
一、价格 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的标价,(广义上)价格表现 的是消费者在交换中,所获得和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 值.





其他特定目标包括: –制定低价以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用来保护顾客忠诚 非营利组织和公共事业组织有另外一些定价 目标,包括: –大学追求回收部分成本 –医院追求回收全部成本 –剧院考虑最大的上座率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消费者寻求能使他们支付的价格获得最大收益的产品.
产品设计
非价格定位
2、差别定价:
也叫价格歧视,以两种或多种不反映成本费用 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服务
顾客差别定价
产品形式定价
销售时点定价 产品部位定价
3、心理定价策略

尾数定价 : 小于整数的尾数定价策略。 声望定价:根据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声望、信任 度和社会地位来确定价格的一种定价策略,适用 于传统的名优产品、民族特色产品,以及知名度 高的驰名商标。 习惯定价 期望定价:根据消费者所期望的价格来定价,并 根据需求习惯考虑与之相适应的质量和包装,以 适应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