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立在立法的基础之上的。

第四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
1.公平和效率
2.政府和市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和政府都不是万能的。

3.权力和义务
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进步
四.社会保障与人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第一次分配注重效率
第二次分配强调公平(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而言)
第三次分配追求社会协调与和谐(慈善,例如照顾孤寡老人等。

)自愿的,费制度化的,缺乏稳定性。

第三节社会保障与其他公共政策
一.
1.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备受关注的公共政策之一,在实践中又与其他政策密切相关。


—扶贫政策、人口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等。

2.社会保障与消除贫困
贫困定义(原因)——“缺乏说”、“排斥说”、“剥夺说”、“能力说”
贫困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
3.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贫困,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可以保障每个公
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是另一个层面。

二.社会保障与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采取直接干预、调节和影响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分布等而制定的法令、措施、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第四节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
一.共性
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
都进行风险转移
都以给予损失赔偿保险金给付方式为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

充足的基金是两种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
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性质不同——基于公共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区别
经营目标和经营主体不同——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区别;公营机构与商业公司的区别;
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不同——政府承担经营管理与金融部门的竞争规律的区别;
第五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第一节模式
1.三个阶段:
面向贫困人口与工业劳动者的阶段(伊丽莎白济贫法)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
面向贫困人口与一般劳动者的阶段(20世纪30/40年代,贝弗里奇报告)——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范围和水平有所扩大和提高;
面向全体国民的阶段(1948年英国首相爱得礼宣布英国建立福利国家)
——普遍性福利时代;
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构成要素
1.制度设计原则
普遍性原则
选择性原则
自我责任原则
国家责任原则
第三节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分类
剩余性模式;制度性模式(1958年《工业社会和社会福利》,美国威伦斯基、李宾士)
1.现收现付模式:空账问题;延长退休的争论;延长退休金缴纳时间-个人账户:完全积累
2.企业社会统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