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物理学习题0530-答案

原子物理学习题0530-答案


S0
S0 B. 1s22s22p62p63d8 3P0 D. 1s22s22p63p43d2
2
D1/2
22. 满壳层或满次壳层电子组态相应的原子态是: 23. 由状态 2p3p 3P 到 2s2p 3P 的辐射跃迁: C (A) 可产生 9 条谱线 (C) 可产生 6 条谱线 子基态为: C (A)
A
29. 按泡利原理,主量子数 n 确定后可有多少个状态? D A. n2 A. 2/3 30. 如果原子处于 2P1/2 态,它的朗德因子 g 值: A B. 1/3 C. 2 D. 1/2 B. 2(2 l +1) D. 2n2
31.氖原子的电子组态为 1s22s22p6,根据壳层结构可以判断氖原子基态为: C A.
D. 3s3p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在原子的第 n 层电子层中,当它为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 C
(n-1)层相同, 当它为次外层时, 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多容纳 10 个电子, 则此电子层为 A.K 层 B.L 层 C.M 层 D.N 层 A) 相对论效应 B) 原子实极化
18. 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面的原因产生: C) 价电子的轨道贯穿 (A) 3, 2, 1
D
19. 处于 L=3, S=2 原子态的原子,其总角动量量子数 J 的可能取值为: (C) 6, 5, 4, 3 (A) (C)
1
D) 价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
20. 在 LS 耦合下,两个同科 p 电子能形成的原子态是: C
1. 一强度为 I 的粒子束垂直射向一金箔,并为该金箔所散射。若 =90°对应的瞄 准距离为 b,则这种能量的粒子与金核可能达到的最短距离为: B (A) b (B) 2b (C) 4b (D) 0.5b
2. 在同一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粒子被散射在 90°和 60°角方向上单位 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 C (A) 4:1 ( B) 1:2 (C) 1:4 (D) 1:8
1
(A)
3
S0
(B) 1S0
(C)
3
P0
(D)
1
B
P1
( B) 可产生 7 条谱线 ( D) 不能发生
24. 某原子的两个等效 d 电子组成原子态 1G4、1D2、1S0、3F4,3,2 和 3P2,1,0,则该原 S0 (B)
1
25.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 C A. 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 B. 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 C. 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
5. 下列原子状态中哪一个是氦原子的基态? D D. 1S0
(D) 原子有核心
(B) 原子内存在能级
6. 若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于 2s2p 组态,利用 L-S 耦合可得到其原子态个数:C 7. 一个 p 电子与一个 s 电子在 L-S 耦合下可能有原子态为:C A. 3P0,1,2, 3S1 C. 1P1 ,3P0,1,2 A. 4 个 D. 3S1 ,1P1 B. 3P0,1,2 , 1S0 B. 3 C. 4 D. 6
14. 氦原子由状态 1s2p 3P2,1,0 向 1s2s 3S1 跃迁,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C 15. 氦原子由状态 1s3d 3D3,2,1 向 1s2p 3P2,1,0 跃迁时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 C 16. 以下电子排布式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是 ① 1s12s1 ③ 1s22s22p63s2 ② 1s22s12p1 ④ 1s22s22p63s23p1 B. 4 C. 6 D. 5 D B. 2 C. 3 D. 1
3 3
B. 9 个 C. 12 个
D. 15 个
B
C. 因为三重态能量最低的是 1s2s D
S1 的存在
3
S1 是简并态。
S1
A.自旋为整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 B.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 C.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
D.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
11. 硼(Z=5)的 B+离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电子组态为: A A. 2s2p A. 2s2s 12. 铍(Be)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 D 13. 若镁原子处于基态,它的电子组态应为: C A.2s2s A. 0 A. 3 B. 2s2p C. 3s3s B. 2s3p C. 1s2p D. 2s2p B. 2s2s C. 1s2s D. 2p3s
27. X 射线的连续谱有一定的短波极限,这个极限
(A)只取决定于加在射线管上的电压, 与靶材料无关. (B)取决于加在射线管上的电压,并和靶材料有关 (D)取决于靶材料原子的电离能. (A) Al(Z=13) (C) Ni(Z=28) (C)只取决于靶材料,与加在射线管上的电压无关 28. 利用莫塞莱定律,试求波长 0.1935nm 的 K 线是属于哪种元素所产生的?B (D) Zn(Z=30) 。 C. 2j+1 (B) Fe(Z=26)
3. 碱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处于 n=3, l=1,其精细结构的状态是什么? 5. 造成碱金属原子能级和氢原子能级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6. 什么是同科电子?什么是泡利不相容原理? 相邻能级间隔为 5.79×10-5 eV 7. 处于基态 4 2S1/2 的钾原子在 B=0.500T 的弱磁场中, 可分裂为 (三位有效数字) 。 。 8. 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 原子内壳层空穴的存在 10. 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2

P1
32. 伦琴线光谱的 K, L, M 吸收限的能量数值分别对应各壳层电子的 C A. 激发态 D. 电子跃迁形成各线系第一条线的能量 B. 俄3
S1
C. 1S0
D. 3P0
填空或问答: 1. 玻尔原子理论的三条基本假设? 2. 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4. 塞曼效应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1
(D) 5/2, 4/2, 3/2, 2/2, 1/2
(B) 5, 4, 3, 2, 1
B
21.氩(Z=18)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及原子态是: A A. 1s22s22p63s23p6 C. 1s22s22p63p8
1 1
D,3P,1S
D,3D
(D) 1D,3D,1P,3P,1S,3S
(B) 1P,1D,3P,3D
G4
(C)
3
F2
(D)
3
F4
D. 原子中电子的自旋—轨道作用很强
26. 用电压 V 加速的高速电子与金属靶碰撞而产生 X 射线, 若电子的电量为 - e, 光速为 c,普朗克常量为 h,则所产生的 X 射线的短波限为:C (A) hc2/eV (C) hc/eV (D) 2hc/eV (B) eV/2hc
3. 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e+)处于 n=2 的激发态,根据波尔理论,能量 E 为 C (A) -3.4eV 4.夫兰克—赫兹实验证明了 B (A) 原子内部能量连续变化 (C) 原子有确定的大小 A. 1P1 C. 3S1 A. 1 B. 3P1 ( B) -6.8eV (C) -13.6eV (D) -27.2eV
8. 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 p 电子和 d 电子,在 L-S 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C 9. 氦原子有单态和三重态,但 1s1s 3S1 并不存在,其原因是: A. 因为自旋为 1/2, 1=2=0 故 J=1/20 B. 泡利不相容原理限制了 1s1s D. 因为 1s1s 3S1 和 1s2s 10. 泡利不相容原理说:
个能级,
9. 工作电压为 50kV 的 X 光机发出的 X 射线的连续谱最短波长为 0.248 埃. 11.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12. 碱金属原子能级与轨道角量子数有关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碱金属原子精细能 级的原因是什么? 13. 什么是 X 射线的轫致辐射?X 射线标识谱是如何产生的? 14. 什么是俄歇电子? 15.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16. 康普顿散射的物理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