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简报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简报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简报抗菌药物专题一个有良知的医生应该做到:当我们使用某种药物和治疗方式时,要看它能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胡大一教授政策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第一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具有法律性质的重要文件,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以及违反该原则的处罚措施均作了明确规定,希望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全文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今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规定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第二十七条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第二十八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二、关于抗菌药物监督管理的规定第四十四条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作为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依据。

第四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第四十六条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处方权:(一)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的;(二)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三)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四)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五)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四十七条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

第四十八条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六个月内不得恢复其处方权和药物调剂资格。

三、关于违反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医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第五十二条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二)使用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抗菌药物的;(三)使用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的品种、品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四)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十三条药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规定审核、调剂抗菌药物处方,情节严重的;(二)未按照规定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的;(三)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具有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安全问题,卫生部办公厅曾于2009年针对该类药物下达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目前我院有些科室和医师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方面仍存在违反应用原则现象,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希望该科室和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原则,对严重违反应用原则的科室和医师我们将按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意义◆控制细菌耐药:细菌耐药已经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而其中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导致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一问题,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无药可用。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我们每一个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控制医药费用: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也是导致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显然我们规范的应用抗菌药物就可以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从而有利于解决医患矛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除了可以导致细菌耐药,还可以导致菌群失调、二重感染、毒副作用等并发症的发生,如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肝肾损伤、过敏反应等,严重者可以导致病人死亡。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就可以减少或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改工作需要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将逐渐转换为按病种支付,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节余部分归医院所有。

比方说一个阑尾炎手术治疗病人市医保按病种支付给我们3000元,如果我们花费了3500元,我们医院就要赔500元,反之如果我们花费了2500元,我们医院就多收入500元。

工作动态2012年一季度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共抽查病例249份,其中133份使用抗菌药物,116份未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4%,高于专项整治方案规定的不大于40%,高出14个百分点。

在133份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76份,占57%,不合理使用57份,微生物送检28份,占21%。

不合理应有抗菌素情况主要表现为:1、超说明书用药: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口服。

2、使用方法不当:如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与氨苄西林钠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应每日多次用药,不应每日一次。

3、超级使用抗菌药物。

4、应有时间过长:如左肺继发性结核涂(未)初治患者,6月12号用头胞哌酮舒巴坦,7月6日停用,共应有23天。

5、联合用药无指征:6、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如①主诉咳嗽、咳痰较前减轻,偶有轻度发热,最高37.8℃,可能为炎症引起②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查血常规:WBC3.0×109/l RBC3.86×109/L plt87×109/l,HB103g/l,L50% N34.4%,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加用头孢呋辛预防感染无指证;③右肺继发性结核,查血常规正常,使用氨曲南注射液。

7、选择抗菌药物品不合理:经验用药先用氨曲南(窄谱抗菌药物)后再应用头孢哌酮(广谱抗菌药物)不合理,经验用药应先用广谱抗生素,再根据药敏情况更换敏感抗菌药物后。

8、I类切口应用无指证:9、病程记录无用药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表科室:普外科科室:内二科科室:小儿科科室:内一科科室:肿瘤二科科室:妇科科室:肿瘤一科科室:结核一科科室:胸外科科室:ICU科室:结核二科医学人文医生是修复身心的专家这个世界不缺专家,不缺权威,缺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交付出去的人,一个掌心向下的人。

好医生懂得如何表达医学实践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医学不仅擅长舞动手术刀,也是语言方面的专家。

好医生懂的如何表达。

病人患病后会产生焦虑情绪和不安全感,这些病人常从医生的表情、动作中来猜测自己病情的轻重、有无治愈的希望。

因此,和病人谈话时,医生的表情应该是安详从容的,语气是舒缓安定的,应有意识的让患者和家属产生一种感觉,认为医生早已成竹在胸,值得信赖和托付。

这一点,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因为这种交流和传递只能从自己的态度和情绪中流露出来。

医生的言语中要时刻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别害怕,我会帮助你,我们在一起。

”医生应让患者从不丧失信心,比如他会把“无法医治”说成“好的慢些”,而决不会用遗憾的口吻说“完了,你为什么不早来看呢?“医生甚至可以是幽默诙谐的,能让患者相信其实你自己是安全的,没必要太紧张。

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还要面对一些绝症患者,和他们谈话比较有难度。

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巧妙的告知病情,这要由患者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来决定。

一般来说,心里承受能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医生可以面对面的客观相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可以先让家属和患者沟通,告知一定要委婉、真实。

不管怎样,医生和的医术可以有高低之分,但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和态度确实可以自己决定的。

要相信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温暖别人,也提高你的道德修行。

避免任何影响病人安全感的行为有时候听比说更重要。

病人的诉求其实也是一种焦虑宣泄的过程,医生任何一个反应都会影响病人说话的热情。

交谈中医生应该正视对方,眼睛是温和而满含笑意的。

如果不能看着对方,医生也要看病历开处方,那也要对病人诉说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不时用点头等肢体语言鼓励对方说下去。

医生应从不无意插话或有意出言阻止患者说话。

好的医生明白自己的优势,懂的如何使用肢体语言。

医生非常会运用自己的目光,他认为目光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语言。

和病人谈一些严肃的话题,他会正视,他知道病人会因此感到他的严肃、认真、诚恳。

查房的时候,他会恰到好处的使用环视——这是许多医务人员最容易忽视的目光语言。

将视线环视到每一个交谈对象,以表示对大家的尊重。

他不会只顾和自己的下级医生说话,而使病人觉得医生忽视了他的存在。

而当他面对胆小或情绪紧张的病人时,他会在诊疗中采用虚视,似看非看,这对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十分有好处。

拉一拉病人的衣角,拍一拍患儿的手或头,在握手时充满爱抚或意味深长的拍拍对方的肩膀,查房或做治疗时医生应尽可能的在病人床前多站立一些时间。

因为有时医生在病人面前出现,本身就会给病人某种安全感和希望。

医生应深深懂得,每一位病人都把安全感视为最重要的需求,这也是病人求医的最终目的。

因此,医生对任何一个可能影响病人安全感的行为,都应十分小心的加以避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