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 (4)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 (4)

政治經濟學
Political Economy
2007 秋授課教師:魏少君(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班)
上課時間:星期四晚上18:00-21:00
授課對象:社會系大學部學生
聯絡方式:shauchun171@電話:0912-073330
約見時間:每週下課後或另外約定
課程主旨
什麼是政治經濟學?它和社會學理論的傳統有何關連?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又有哪些關鍵議題與概念值得我們深思?簡單地說,它的宗旨在於企圖解釋一個社會中財富如何被生產、被分配的問題,它提醒學者們不斷地去思考人類社會生活的歷史中始終存在的問題:財富價值是由誰以及如何被創造出來的?而這些財富資源又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分配?為什麼社會不平等與貧富不均的現象在人類文明中屢見不鮮?國家與社會如何看待貧窮問題並且曾經提出了什麼解決之道?國家透過財政手段榨取社會價值,這種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了社會重分配的問題?而又為什麼在資本主義與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各國國內以及國家之間卻仍然未能真正面對並且解決這個問題?
本課程內容設定為社會學系專題課程,在進度安排上本課程將分成三個討論部分,首先帶領學生討論政治經濟學的關鍵議題,從經濟、政治與勞動等議題依序切入政治經濟學的不同主題與討論,由經驗現象出發來奠定本學期課程的基礎,並且於每週課程中進行理論與概念的討論。

其次則是進入比較政治經濟學的脈絡,從歷史與跨國比較中,凸顯政治經濟制度的發展與問題,經由台灣政治經濟的歷史經驗以及福利國家研究的介紹,進一步讓學生將前一階段所學的基本議題串連並且予以理論化,同時深化對台灣經驗的掌握。

最後一部份,則是進入全球化現象對當今政治經濟環境所造成的衝擊與問題,讓學生理解全球化所造成的多面向衝擊以及各種今日的政治經濟學者所不得不重新正視的當代議題。

教學設計在比重上,相對重視課堂參與討論與觀察現象的訓練,目的在於鼓勵社會系大學部學生發展對政治經濟現象的興趣,利用各種基本議題刺激學生反思自己與政治經濟活動的互動關係,除了能夠對現象進行多面向的描述之外,更能夠對現象的來源與後果提出闡釋。

藉此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體認到政治經濟現象對我們日常生活所造成的衝擊與意義。

另一方面,則是在理論上持續與社會學的傳統議題:民族國家與資本主義緊密扣連,並且進一步思考在所謂「後工業社會」、「全球化」等當代趨勢中所產生的種種變化,藉此豐富學生的社會學基礎訓練以及深化對於現實經驗的真誠關懷。

課程要求
1.「出席成績」,每次出席2分,最多30分。

2.每週第一節上課時,先請同學提出「時事議題報導」(3分)一份,並上台「口頭評述」(3分)。

每次合計6分,最多30分
(5次)。

內容要求:
a剪報主題請配合當週讀本與課程內容。

b請以新聞剪報或雜誌專題為主要資料來源。

c口頭評述應包括「現象說明」、「分析提問」兩部分。

d「現象說明」:請妳精要地描述現象的始末與其相關論點。

e「分析提問」:請妳說明此現象與本課程討論的關係以及妳的提問。

3.以報告代替考試。

於期中考前一週上課時繳交「期中作業」,佔20分。

作業題目:「台灣政治經濟專題簡史」(3000字)
內容要求:
a 「報導主題」:請妳選擇一個與本課程相關的議題。

b 「歷史年表」:請從妳出生那年開始至今,製作主題年表。

c 「文字描述」:請妳進行妳自己的歷史描述,文字請扣緊報導主題。

d 「問題意識」:請妳從自己的歷史描述中,提出妳所觀察到的社會問題。

4.於期末考前一週上課時,繳交「期末總心得」,1500字以內,佔15分。

心得內容要求:
a 請分享妳在本學期最深刻的學習收穫與體會?
b 政治經濟學如何幫助妳解決生命中的難題?為什麼?
5.課堂讀本心得與影片觀賞心得(1500字內),每篇5分,最多15分。

建議:a請妳摘要出讀本(影片)中的提問以及其主要觀點。

b請妳指出讀本(影片)論點上的優劣並說明妳的理由?
6.成績配置:出席成績30%,時事報導與口頭評述30%,期中作業20%,期末總心得15%,讀本心得15%。

課程進度安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