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认为追星弊大于利

我认为追星弊大于利

我认为追星弊大于利。

因为我看到我身边的一些同学都在盲目的追星,所以我认为追星弊大于利。

我把我认为追星的弊端列为以下三条:1.盲目追星,没有真正意识到追星的含义。

2.大多数追星族都把心思放在了偶像身上,根本没有功夫去学习。

3.买海报、光碟、磁带等。

浪费钱财。

先说这第一条“盲目追星,没有真正意识到追星的含义。

”现在的报纸上有多少是向我们这样的“90”后,未见到自己心爱的偶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我在报纸上就见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湖南省的女孩,因为见不到周杰伦一面,跳江自尽了。

这难道不能说明追星弊大于利吗?然后说第二条“大多数追星族都把心思放在了偶像身上,根本没有心思去学习。

”难道这样的事例还少吗?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追星族族员都没有去认真的学习,心里装的都是他们那些偶像的迷人脸、跳舞时酷帅的舞姿、忧郁的眼神……他们记得都是这些,但他们却忘了我们学生的本分——学习。

有多少学生放弃学业,来奔向他们所谓的“偶像”的人呢?这难道不说明追星弊大于利吗?再说最后一条,也就是第三条“没海报、光碟、磁带等。

浪费钱财。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

我去过我的一个同学家里,她的屋子里贴满了她喜欢明星的海报。

这些海报就算一张两元,那么十张就是十元,更何况那些磁带,光碟呢?这难道不足以表明追星弊大于利吗?事例: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

父亲去年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

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从娟娟和她父母的身上,我们看到当代娱乐化风气确实已对人们个体产生侵害,那些“明星”和我们一样,也是人,不是神。

有些人疯狂到为了得到他们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

记得电视上报道过,有四个女生太喜欢自己的偶像,但却怕对他不够忠诚、热心,并决定要将那偶像永远留在她们“心中”,便活生生地吞掉了那偶像的照片。

那样有什么用?这样就在“心中”了吗?到头来还不是一个个的被推进手术室!那照片有用吗?这样疯狂地崇拜有意义吗?有的甚至为了偶像而要轻生自己。

这种做法实在太恐怖了,扰乱了社会秩序,增加了家人的负担。

这样子追星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1一次,一个电影明星来到汽车检修站,一位女工接待了他,可那位女工却对他的到来没有任何惊讶和兴奋,这便引起了这位影星的注意,其实那位女工很喜欢他,也爱看他的电影但她却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热情。

她说:“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我会热情的招待您,如果您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还是一样热情的招待您。

”最后她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是啊!这就是明星的价值,真正的价值。

他们就和我们一样,为什么我们要放弃掉自己所有的,去盲目的崇拜呢?最近发生的两件新闻令人们忍俊不禁,一是港星刘德华在内地拍摄电影时,一位中学生为了一睹其尊容,实现“零距离”接触的梦想,竟然在他下榻的宾馆内的床底下,忍着饥饿“潜伏”了17小时,吓得这位“影帝”、“天王”尊容失色,差点夺门而逃;二是几位女中学生为了争得影星胡兵的亲笔签名,不惜以酒相拼,岂知不胜酒力,结果几位酩酊大醉。

作为追星一族的中学生,现在居然痴迷到如此地步,这究竟是何种“魔力”在作祟?这是否预示着中学生的信仰缺失而导致盲目迷信?社会是否该检讨一下,我们为中学生营造了何种娱乐氛围?中学生正处于懵懂的青春期,对于社会的理解还只是一个混沌的概念,他们的认识水平也流于表面和肤浅,对未来也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憧憬。

而娱乐圈的偶像多数是以他们亮丽的外在美作为自己最大的取胜资本,成群的少男少女成为他们的“俘虏”就不难想象其原因了。

但是,那些偶像明星们为之自信的经过精心包装和设计的外在美又有多少是真实的成分呢。

偶像对中学生追星族思想和行为的牵引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甚至会影响到中学生追星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崇拜的偶像所代表或所提倡的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自然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推崇。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宣扬颓废、消极、没落的东西对正处在接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的中学生追星族来说,其负面的影响可能会非常的大。

中学生追星族说起明星的尊号如数家珍,一口气能列出一箩筐。

他们追星时,照相机、望远镜、签名CD一样都不能少。

为了一瞻明星的风采,他们可以冷落父母。

“今天我爸爸住院了,但我没去医院看他,到这里看你来了”。

这是一位女中学生在刘德华上海歌迷会上说的一句话。

周华健在上海开个唱会时,有位超级少女星迷为了签名,居然在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中“杀”开一条血路冲到自己的偶像面前。

帽子飞了,头发乱了,脚踩肿了全然不顾,拿到签名激动得涕泪交流。

父母生日、生肖、身高、爱好,他们全不知晓;偶像的这些,他们却烂熟于胸,甚至连偶像的星座、血型、怪癖及恋史都了如指掌。

如今的明星,大多是人气明星,而非实力明星。

追星族追歌星,不是追“音”,而是追“乐”;不是追“艺”,而是追“酷”。

只要长得“帅呆”了、“酷毙”了,又能用肢体语言“疯”、用作秀语言煽情,嗓子和音准差点没关系,识不识五线谱或者综合测试得零分更不重要,照样人气飙升,照样拿天文数字出场费,少女献花献吻率照样居高不下。

2其实,明星也是普通人。

和社会上各个行当一样,唱歌、演艺也只是一种职业;和各行各业的技艺一样,他们表现的也是一种技艺。

各行各业的特长,从本质上来说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只是因为明星服务对象广大,又是精神服务,加上出镜率很高、外在形象抢眼,便被染上了神秘套上了光圈。

此外,“距离产生美”也是一个原因。

明星总是处在一个居高临下的地位,追星族不得不远距离仰视,因此有种“朦胧美”和“崇高美”。

倘若常与明星亲密接触,日久这种感觉全无。

不妨问问明星的亲友、资深娱记、娱圈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常与明星零距离接触的人,他们肯定对明星没有什么特殊感觉。

据说就连F4成员周渝民的同班同学,也没人请仔仔签名,倒是别的班与仔仔很难见面的学生勉强将他当明星看。

首先,盲目追星不符合当代中学生的任务,当代中学生所承担的基本任务是学好文化知识,培养良好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修养。

由于青少年追星的盲目性,他们往往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金钱去追星,这就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

有一次张学友到上海演出,其门票达到数百元一张,一女生因买不到门票而在门口痛哭了一夜。

这对于以学习为主的中学生来说是否应该?中学生追星该讲究“度”,超过这“度”,追星就变得弊大于利。

其次,盲目追星阻碍了中学生的正常发展,使他们个性得不到发展,甚至迷失自我本性。

当前青少年最大的特点是爱模仿,没有社会阅历容易产生幻想和不切实际的目标。

前几年发生在美国丹佛市的校园枪击案,难道这不是青少年因崇拜、模仿希特勒而酿成的吗?香港的同党烧尸案的青少年不也是仿效电影《古惑仔》中的英雄人物而做出如此乖戾的行为吗?面对这种盲目崇拜而导致的不良事实,我们的社会应该予以正视。

再次,盲目追星导致中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甚至断送生命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媒体报道,大连一名16岁少女因崇拜香港影星张国荣的自杀而自杀;一名16岁刘姓少女因追星在家中自杀,这引起社会的极大震撼。

最后,盲目追星妨碍了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学生追星有可能导致盲目迷信成为一种狂热崇拜。

这是一种信仰危机,是中学生正常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迷失。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很难管束自己。

一旦坠入追星的迷阵,就很难再逃脱!就比如有一位高中生因盲目地追周杰仑,把他妈妈给他上学的钱拿出来购买关于周杰仑的产品,甚至还买了一套房子住在周杰伦家旁,因而花光了他妈妈给他上学的所有的钱。

由此可见,这还能说追星好吗?童年时代是我们学习的最佳阶段,如果把这时间用来追星,就会浪费许多的宝贵时间,从而让我们的童年变成一片空白的回忆!并且,明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是非好坏,只是他们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点儿成绩。

比如名噪一时的刘晓庆,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可后来却因为偷税漏税而沦为罪犯。

再比如赵薇,穿印有日本国旗图案的衣服,而出了洋相。

追这样的“星”又有何意思呢?经济负担也是一个大问题。

假如一位同学迷上了追星,就会大量关于这类的商品,3从而增加了经济负担。

有项新闻曾任意地对全市的一百多个学生作过此类调查,有94%的学生有过购买偶像的相片、海报、写真集等此类物品,而其中经常性购买的就占57%。

我方还了解到外面商店关于此类商品很多,但价钱都很昂贵,像一张海报一般在2元到25元左右,一张CD盘一般在10元到30元左右,而一本印刷精美的偶像写真集就大都在15元、20元、30元……甚至一本几百元的都有。

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济收入的中学生来说,经常性购买这类物品无疑将大大增加父母、家长们的经济负担。

因此,我方认为追星弊大于利!我方还是坚持追星弊大于利!首先要提出的是自控能力!既然我们追所谓的“星”时还要提心吊胆,一不留神就会被吸进“迷魂洞”,那还不如不做那些“冒险游戏”,把追星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而且,在实际中,许多人花费了不少时间与资金在这方面,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再说,就算有些同学在追星中得到了点儿“益处”,可那只是极少部分,追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弊大于利”!如果对不认可,那么敢问对方辩友,可否举出一例因“追星”而真正成名的人吗?很显然,这比大海捞针还难。

因此,真正要有成就,还需要自己努力才行,而盲目追星是不行的,否则到头来适得其反!1:请问对方辩友的偶像是谁,您能阐述他/她的三个缺点或者不足么?(会说出来的,但是此时对方心里就有点悬空了)2:请问您如何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呢?您会学习他的不足么?(对方会理智分析,但是已经进套了)3:对方辩友,刚刚您能理智的分析对方的缺点,那就不是崇拜了啊,崇拜在字典里的含义是:产生敬佩心理,并且无条件地服从它的驱使。

您没有无条件的服从他啊,您练崇拜意义都不了解,还辩论什么呢?一:商业体制下的明星在一张张华丽完美的面孔下都有一个虚伪的心,近年来,明星吸毒等事件经常出现,值得我们崇拜吗?二:盲目甚至畸形的追星不仅浪费了青少年宝贵的时间,更是大量的耗费了我们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三:那些盲目追星的人的口中唯一的好处便是明星们有种种好的生活习惯,和讨人喜欢的性格值得我们模仿.其实,且不说明星的完美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虚伪,我们青少年想要获得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性格,模仿明星远不如多看些名著.四:不管明星还是你,都只是最普通的一个人,你和他们无亲无故,完完全全没有必要疯狂的崇拜他们.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你们都是亿万年进化的产物,都是最完美的不断进行生命活动的个体.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