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双边投资条约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双边投资条约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二)双边投资协定主要内容
1. 受保护的投资和投资者。双边投资协定通常首 先要确定受其保护的对象,即哪些投资者和投资 应受双方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的保护。通常,双 边投资协定所要保护的投资是被各方认可或接受 的投资,投资方式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投入,诸 如,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股权、债权或知识产 权等。投资者,则包括缔约国双方的自然人、法 人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其他社团。法人的 国籍,通常由缔约国国内法确定。
此类协定内容翔实、具体,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 规定并举,能够为资本输出国的海外投资提供切 实有效的保护。
由于该种协定是1962年联邦德国首先与马来西亚 签订的,所以又被称为联邦德国式的“促进与保 护投资协定”。它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据统计,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订立了600多个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
我国于1988年4月底成为公约缔约国的。1991年11月, MIGA与我国就“外资投资法律保护”、“东道国货 币的使用”、“担保项目的审批程序”达成了3项协 议。
4.合格投资
所谓合格投资,是指可申请成为MIGA保险合同标的的投 资。
从投资形式上,公约规定的投资形式包括产权投资,其中 包括有关企业中的产权持有人发放或担保的中长期贷款, 以及董事会确定的直接投资的种种形式。
此外,MIGA在审查投资时,应确认:①该投资的经 济合理性;②能否给东道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③是否符合东道国的法律和条例;④是否与东道 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相一致;⑤是否在东道国可 以得到公平待遇和法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均为合 格投资者,有权向MIGA投保:①该自然人为东道国以外 的某一成员国的国民;②该法人在某一成员国注册并设有 主要营业点,或者其多数股本为东道国以外某一个或几个 成员国所有或其国民所有,而该法人无论是否为私人所有, 均应在商业基础上经营;③根据投资者与东道国的联合申 请,经MIGA董事会特别多数票通过,合格投资者可扩大 至东道国国民,以及在东道国注册的法人,或其多数股本 为东道国国民所有的法人。
补偿标准
“赫尔原则”,即“充分、有效、及时”的补偿标准, 规定:“补偿金额应相当于被征用的投资在(东道国) 采取或宣布征用行动前夕的公平合理的市场价格,其 中包括自征用之日起按商业上的合理利率计算的利 息”。
适当补偿标准 不予补偿
4.投资原本和收益汇出
该条款通常保证在本国法律允许范围内,不限制对方 投资者将与投资有关原本、收益和支付汇出境外。投 资收益包括利润、利息、股息及其它合法利息收益。 支付包括:本金和贷款的偿还,专利、商标使用费, 以及技术使用费等。但美国式协定同时还要求此类款 项应可“自由地和及时地”转移出境。
3、投票制度
MIGA的投票制度采用世界银行所实行的“加权投票”表 决制度。机构初始资本为10亿特别提款权,分为10万份, 每个成员国按照其相应的经济势力,即参照其在世界银行 资本中分配的股份比例,认购机构股份。每个成员国享有 117个基本票或成员票,再按该国在机构中持有的股份, 每一股享有一个投票权。当全部合格国家加入机构后,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将拥有平等的总投票权。目前,认股 和投票权最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 法国、中国。
坚持平等原则。尽管在MIGA设立初期,其理事会和董事 会的决议通过采取加权表决制度,但在以后则实行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总投票权的表决制度;
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豁免权。MIGA代位求偿权的被 承认,意味着作为东道国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放弃主权豁 免权,使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转化为国 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争端,依据国际法原则,MIGA成员 国依据《汉城公约》对MIGA做出补偿。
然而,公约对投保人请求MIGA赔偿的权利进行了一 定的限制:一是已寻求当地行政救济,不包括司法救 济;二是遵守了东道国的法律和法令,对其投资项目 进行了控制,以防止或减少可能的损失;三是妥善保 存了求偿的文档记录,以备MIGA查阅。
汉城公约的意义
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公约强调,合格的 投资应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和条例规定,MIGA担保的 投资东道国须为发展中国家,投保人的求偿权行使的限 制性条件等要求。
④战乱险
是指东道国境内任何地区的军事行动或内乱对投保人 所造成的损失。除以上四种风险外,还可应投资者与 东道国的申请,董事会经特别多数票通过,将MIGA 担保的风险扩大到其他特定的非商业性风险。
6.代位求偿权。
公约规定,MIGA一经向投保人支付或同意支付保险 金,则其即取得投保人对东道国或其他债务人所拥有 的各种权利或索赔权。各成员国都应当承认MIGA的 此项权利。MIGA的代位求偿权是该公约所设立的多 边投资担保机制的关键所在。
②征收险
是指由于东道国采取的立法或行政措施,或其他懈怠 行为,导致剥夺投保人对其投资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或剥夺其投资收益。但是,东道国政府为管理其境内 经济活动而采取的通常普遍适用的非歧视性措施,不 在此列。
③违约险
是指东道国政府废弃或违反其与投保人之间订立的契 约,而投保人又无法求助于该国的司法或仲裁机构对 该违反契约行为做出裁决,或受理机构在合理期间内 不能做出裁决,或虽做出裁决,但该裁决不能付诸执 行等情形发生。
5.争端解决方法
该条款一般强调对于投资争议,首先应通过友好协商 解决争议,并对寻求行政、司法救济、国际仲裁或国 际组织解决程序做出规定。
6.担保代位求偿条款
该条款规定在一缔约方对投资者的投资提供合法保证, 并据此履行义务后,则投资者的权利转让给了缔约方, 该缔约方行使代位求偿权。
二、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1.MIGA法律地位
MIGA是依据国际法及各成员国的法律设立的具有完全法 人资格的独立的国际组织,在法律上、财务上与世界银行 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因此,其主要权利有:①订立合同; ②取得和处理动产与不动产;③进行诉讼。此外,依公约 规定,其在各个成员国领土内享有豁免权和特权。
2、组织机构
MIGA仿效世界银行等联合国金融机构,其组织 机构由三级构成:①理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由各成员国指派的正副理事各一人组成;②董事 会,为执行机构,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英国、中国等国的18名董事组成,主席由世界银 行总裁兼任,除在双方票数相等时投一决定票外, 无投票权;③总裁,为日常管理机构,由董事会 经主席提名任命。
为了降低海外投资风险,早在1948年,世界银行就起草了《针对转 移险及其它风险担保外国私人投资的协议(草案)》,1966年、 1968年、1972年分别拟订了《国际投资风险机构协议(草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局势发生重大变化,1982年世界银行 又提出了《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报告,1984年拟订《建议中的多边 投资担保机构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立多边投资担 保机构公约(草案)大纲》,经各成员国专家协助订立了《多边投 资担保机构公约》文本。1985年10月世界银行召开汉城年会,通过 并签署了该公约。公约于1988年4月12日生效,设立了“多边投资担 保机构”(the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简称 MIGA),它是广义世界银行集团的新成员。
合格东道国
由于公约宗旨的限制,因此,合格东道国须为发展中国家 成员国,即只有向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投资才有资格向 MIGA申请投保。
5.承保的险别
MIGA所承保的非商业性风险有四种: ①货币转移风险,指由于东道国政府所采取的任何措施,
限制了投保人将其货币转换成可以自由汇兑的货币或他所 可以接受的另一种货币,汇出东道国境外(包括东道国未 在合理期间内对该投保人提出的汇出申请,做出行动)。
1.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778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第一个友好通商航海条 约。此后至二战,凡涉及两国间政治、经济等方 面内容的双边条约,大都采用该种模式。
这种国际条约所牵涉内容极为广泛,对于外国投 资的法律保护的内容则缺乏具体规定,难免流于 笼统抽象。
2.投资保证协议
二战后,美国实行了海外投资保证制度,但这种 制度的实行往往受国家主权豁免原则的限制,因 而必须以与资本输入国签订双边保证协定为前提, 才能使该制度得以真正实现。于是,从20世纪50 年代初期起,美国开始大力推行双边“投资保证 协定”。 由于美国首创,所以这种协定被称为美 国式的投资保证协定。
经董事会特别决议,还可以扩大到其他任何形式的中长期 投资。至于其他贷款,只有当它同MIGA担保的特定投资 有关时,才算合格。
从投资范围上,MIGA担保的投资仅限于其批准的、 已注册的、开始执行的投资,具体包括:①为使现有 投资更新、扩大或发展所进行的任何外汇转移;②使 现有投资中产生的收益(这些收益原可转移出东道国 境外的)。
3.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
二战后,传统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一般性的规定使 投资保护显得“软弱无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联邦德国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将传统的“友好通商 航海条约”中有关保护外国投资的内容提取出来, 加以具体化,并融合以美国式“投资保证协定”中 有关投资保证、代位求偿及争端解决的规定,产生 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新的模式。
知识点一 双边投资条约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知识点二 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投资的协定
知识点一 双边投资条约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一、双边投资协定的保护 (一) 双边投资协定概述 双边投资协定是指由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之间签
订的、旨在保护与鼓励双方私人直接投资活动的书面 协定。它是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 普遍采用的保护国际投资的国际条约主要类型。包括 三类:
该类协定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协定让缔约对方承 认美国国内保险机构在发生政治风险保险事故、 理赔后享有代位求偿权,并就双方政府因索赔事 宜发生争端时的处理程序进行规定。
特点:重在政治风险的保证,特别是着重于代位 求偿权及处理投资争端程序的规定;保护的对象 只是单方的投资,而不是相互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