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材料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材料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Princip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报告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学期: 2013-2014(二)专业班级:测绘12-4班学生姓名:黄嘉佳学号:20120286指导教师:王延亮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2014年目录/CONTENTS实验报告一地理空间信息基础/Report1 The base of GeographicSpatial Information ···············································································实验报告二数据输入/Report2 Data Input ··················································实验报告三空间数据编辑/Report3 Spatial Data Editing ································实验报告四空间数据分析/Report4 Spatial Data Analysis ·······························实验报告五空间分析/Report5 Spatial Analysis ···········································实验报告六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Report6 Data Display and Cartography ·······················································································一、实验目的了解 ArcGIS 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模型了解 ArcGIS Desktop 的基础模块及主要功能掌握 ArcMap 的一些基本操作掌握 ArcCatalog 的一些基本操作TIN:适合于表达连续表面。

影像:是 Arc/Info 可以显示和管理地图的另一种数据结构。

4、对GIS的基本功能进行了了解GIS 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与图形的交互显示5、了解了ArcMap的一些基本操作作业/Job1. 熟悉ArcMap的基本操作(1)量测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所跨的距离(米),将结果保存在txt文件中(2)在river图层中提取river#>1550的河流,将显示结果保存为.mxd格式2. 熟悉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1)创建一个新的shapefile面文件,投影与本讲义范例数据设为一致(2)为其增加两个新的字段:ID,Name四、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进一步的想法五、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一、实验目的掌握地图投影的定义与转换使用ArcToolbox工具掌握Georeferencing配准地图;掌握ArcEditor工具屏幕数字化;掌握Geodatabase数据库的创建三、实验原理、内容及步骤实验原理及内容1.介绍地图投影的定义,学习 ArcGIS 中地图投影转换的方法。

2.使用 ArcToolbox 工具,实现矢量栅格数据的互相转换、数据裁切等操作。

3.使用 Georeferencing 工具配准地图(扫描栅格图)数据。

4.先创建新的 Shapefile 文件,使用 ArcEditor 工具在配准的地图上进行屏幕数字化。

5.建立 Geodatabase 数据库,建立数据集,导入数据文件,由线数据生成面数据。

实验步骤(一)地图投影定义与转换参数的获取1. 在 ArcGIS 中显示坐标系统(1)显示数据组坐标系统(2)显示数据层坐标2. 对没有坐标系统的图像赋予坐标系统(1)对新建图层设置其坐标系统(2)单击编辑3. 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1)栅格数据的坐标系统转换(2)矢量数据的坐标系统转换(3)为数据定义坐标系统(二)数据转换数据转换工具:转换工具1.数据结构转换(1)栅格向矢量转换(2)矢量向栅格转换2.数据格式转换(1)CAD数据的转换(2)CAD转换地理数据库(三)使用 Georeferencing 工具配准地图(四)使用 ArcEditor 屏幕数字化(五)Geodatabase 数据库创建作业/Job1、数字化第二讲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的国界,利用ArcToolbox中的数据管理工具下的要素工具(要素转面),将数字化好的线图层转为面图层,并按照讲义的投影参数(Clarke_1866_Albers)和坐标变换方法(Project)对转好的面图层进行投影变化。

要素转面投影:2、将第二讲的数字化的结果图(面图层)转换为栅格数据,四个省的Value分别为100,200,300,400(需对面图层添加Value字段并赋值)。

栅格大小为1000。

要素转栅格:新建个人数据,要素转面:四、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进一步的想法等五、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或粘贴等多种编辑操作,通常有两种方式:1)单击按钮,在图形窗口中选择需要编辑属性的要素(可以多选),单击右键,再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属性对话框。

2)在ArcMap视图中,右键单击需要进行属性编辑的数据图层,选择打开属性表命令图形编辑练习:要素复制操作1)平行复制2)缓冲区边界生成与复制。

3)镜面复制。

四、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进一步的想法等五、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3)创建栅格表面。

4)符号化设计。

5)建立三维景观图。

一、实验目的在现实中,最短路径的求取问题是可以拓展为许多方面的最高效率问题。

最短路径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是时间最短、费用最少、线路利用率最高等标准。

学会用 ArcGIS10 进行各种类型的最短路径分析,理解网络分析原理。

熟练掌握 ArcGIS 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综合利用各项空间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三、实验原理、内容及步骤实验原理及内容1.根据不同的要求,获得到达指定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并给出路径的长度;找出距景点最近的某设施的路径。

2.在网络中指定一个商业中心,分别求出在不同距离、时间的限制下从家到商业中心的最佳路径。

3.给定访问顺序,按照要求找出从家出发,逐个经过访问点,最终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4.研究阻强的设置对最佳路径选择的影响。

实验步骤(一)网络分析数据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data5/net/city.mdb。

数据库中包含一个数据集:City,其中含有城市交通网net、商业中心及家庭住址place、网络节点city_Net_Junctions等要素。

1. 无权重最佳路径的生成2.加权最佳路径的生成3. 按顺序逐个通过访问点的路径生成4.阻强问题(二)市区择房分析数据: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商业中心分布图(Marketplace.shp)名牌高中分布图(school.shp)名胜古迹分布图(famous place.shp)作业/Job1.对照讲义,练习网络分析的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