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行诚信 做文明少年

知行诚信 做文明少年

诚信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弘扬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也使学校德育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让学生教育环境有全面性发展。

二、活动主题:做诚信学生,建诚信班级,创诚信校园三、参加对象:全体师生四、领导小组组长:白德刚崔丽华副组长:陶国良康月徐明威冷翠芳组员:各年级组长五、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活动时间:4月7日—5月31日第一阶段:4月7日—4月15日启动宣传阶段第二阶段:4月16日—5月26日活动开展阶段第三阶段:5月27日—5月31日活动总结阶段七、具体活动安排:(一)启动宣传阶段1.利用周一升旗仪式举行“诚信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2.通过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宣传诚信思想,营造诚信氛围。

3.召开各班班干部的动员和培训会。

4.各班在“三个一”活动中加入诚信内容,渗透诚信思想。

(二)活动开展阶段1.在诚信教育活动期间,各班组织开展诚信教育“六个一”活动:(1)举行一次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4月15日前)(2)出版一期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

(4月15日前)(3)提出一句自己的诚信口号并由老师同学监督实施。

(4月22日前)(4)班级制定一份“班级诚信公约”,并组织全班签名活动(4月25日前)(5)开展一次以“我身边的诚信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4月25日)(6)举办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5月10日交稿)2.在诚信教育活动期间,团委组织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1)评选优秀班会记录、优秀黑板报、优秀征文等。

(2)检查各班的“班级诚信公约”及签名活动、个人诚信口号的落实情况。

(3)在初一、初二年级组织开展“我身边的诚信故事”演讲比赛。

(5月9日)(4)组织初一、初二年级观看纪录片《道德的力量》,并写出观后感。

(5月23日)(三)活动总结阶段1 .各班团支书写出本班诚信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并上交部分资料。

2.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各班评选“诚信之星”、团委评选“诚信班级”,树立诚信典型。

3.展示诚信教育活动成果。

八、活动要求:1.各班班主任、团支书要高度重视这一教育活动,层层负责,力求实效。

2.各班可针对各自特点,突出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全校师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营造良好的文明诚信的氛围,创造人人诚信的精神家园。

为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深入实施,学校决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广大小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讲求信用、忠诚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一、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各国共同推崇的高尚道德品质。

诚信实际上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伦理规范,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

“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

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按照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诚信教育可分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层次。

1、诚实做人教育。

(1)低段诚实做人是最基本的道德,如实反映事实真相、不夸大、不缩小、不掩盖、不说谎,说谎害己又害人,拾物交公,拾金不昧,爱护花草。

(2)中段真诚待人,不说谎话,在对不起别人时主动道歉,别人有错误缺点时不偏袒,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知错就主动承担。

(3)高段实事求是,不懂不装懂,不投机取巧,在自觉控制自己的基础上,对别人的虚假行为提出善意批评和劝告,树立正确的公平竞争观念。

2、讲究信用教育。

(1)低段说得到,做得到;答应别人的事尽量做到。

(2)中段承诺是严肃的,要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再做出承诺。

(3)高段不随便承诺,在情况有变时要及时说明,以求得谅解。

在坏人面前能随机应变,勇敢应付。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

二、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根据小学生诚信教育“起点要低、内容要实、针对性要强、须循序渐进”这些基本要求,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社会、信息网络时代和受教育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等不同特点,教育方法上要大胆选择传统的优秀教育方法,勇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敢于创新,以增强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1、说服教育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2、情感陶冶法。

是通过教育者自觉地利用一定的教育情境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以培养他们健康的道德情感,使他们的人格逐步完善的一种方法。

3、榜样示范法。

教师在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优秀模范人物、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展览、组织学生走访身边典型人物的同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踏实守信,做学生的榜样。

学校要大力表扬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好教师、好家长,树立身边的榜样。

4、研究性学习法。

组织学生跨出校门,走访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诚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使学生自己从历史和现实的资料中,分析、比较,明白自欺隐瞒狡诈虽能得逞一时,但不能一生得志,终为人们所抛弃。

5、生活体验法。

通过生活和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诚信的重要,明白要使自己在社会中顺利发展,就必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以诚信的言行与大家交往,从而自觉树立诚信观念。

6、信息处理法。

通过课堂交流、午会教育、十分钟队会、班队课、记日记、写作文等形式,把各自接收的大量信息反馈、交流、讨论并进行归类,发展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分清好坏,则善而从。

7、反思行为法。

采用让学生“反思行为”的方法,经常反思自己或别人坚持诚信得到的回报,以及不诚信遭到的损害。

使学生在经常性的反思自己的点滴言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进行比较和分析,明辨是非,促进诚信品质的养成。

三、举办“诚信回归”主题系列活动1、编写一本《诚信教育》校本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论诚信、诚信故事、诚信格言、诚信教育策略。

2、举办小学生讲诚信故事和书写诚信格言竞赛活动。

3、举行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4、开展“诚信”五个一活动:收集一个讲“诚信”的故事;收集一条讲“诚信”的格言;出一期“诚信”在身边的黑板报;写一封呼吁“诚信”的书信;召开一个“诚信回归”的中队主题队会。

5、举行诚信教育展示活动。

知行诚信做文明少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校以《新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为此,我校组织开展的“诚信立人”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几年来我校通过教师队伍建设、阳光引领工程、诚信教育特色讲座、设立诚信考场、弟子规的仁义理智信的教育、好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特色升旗、家长学校,从温馨教室到模拟法庭。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现就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总结如下:一、切实加强领导学校大力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建立了德育工作落实机制,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素质实践,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二、制订教育计划。

学校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实施的计划,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地制订各年级段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和主题。

结合我校的校本教材《细雨巧润》通过大量的德育活动和校本课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诚信教育。

三、教师率先垂范。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做到。

开展诚信教育,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关键。

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及对家长、学生承诺等方式树立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

学校重视教师诚信教育,如学校充分利用理论学习时间学习了“教师的礼仪”、翟红燊的国学教育系列讲等,校长的“如何做快乐的教师”、以及德育主任的“教育从诚信开始”,“弟子规”的培训等讲座。

教师自学一本教育专著、通过以上的德育专题的培训学习,讨论交流。

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德育认识能力。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诚信素质。

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能真正的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工作中去。

四、诚信活动丰富多彩诚信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积累经验,为诚信道德提升提供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1)营造活动氛围。

学校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等各种形式向全体教师、学生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并扩展到社区和学生家庭,营造了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

(2)遵纪守法教育。

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

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规章制度,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等。

09年4月我校邀请了溪湖区法院的领导、彩北司法所的所长,参加了我校的“普法”共建活动。

他们被聘请成为我校法制副校长。

法制辅导员走进课堂,带给学生们最深入的法律知识讲解、最权威的法律案例分析,加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10月份我校联合溪湖区法院、团区委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学生们精彩的表演,展现了庭审的全部过程。

生动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提高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性,杜绝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更加明确了诚信的重要性。

(3) 知行诚信,行为规范我们必须重视诚信教育。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和道德的要求,不管各行各业或是年幼老少,都应遵守“诚信”二字。

事实证明,一个人在官场上不讲诚信,他便难以立足;一个小学生不守诚信,他将养成不诚实的坏习惯。

总之“诚信”二字非常重要,不得忽视,它几乎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诚实不说谎,遵守时间,大到对祖国,事业上的忠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