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中国

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中国

记者在巴基斯坦工作了近3年,切身感受到,巴基斯坦人虽然普遍对中国极富好感,但除了那些曾有机会访问中国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中国。

大多数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算客观、友好,但明显少于对美国和欧洲的报道。

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人都知道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今天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许多巴基斯坦人并没有多少印象。

相当多的人过高地估计了中国的实力,甚至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肯定能超过美国,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仍然比较落后。

有一次,记者请一个电脑工程师到记者站来修理宽带网络。

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本中国挂历,图案是上海浦东的电视塔和高楼大厦。

这个工程师盯着挂历看了好半天,后来终于忍不住问道:“这是中国的照片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他十分惊讶地说:“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原来中国也有纽约!” 其实,就算是一些到过中国的人,也不是都对中国很了解。

记得有一次,记者曾遇到过一个十分倔强的老大爷,非要说大多数中国人是穆斯林,而且还是他的“亲眼所见”。

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过卡车司机的他曾经去过一次中国的喀什,便把自己在新疆看到的当成了中国的全貌。

记者告诉他,坐飞机从伊斯兰堡到喀什只需1个小时,但从喀什到北京还得再飞5个多小时,老大爷惊得目瞪口呆。

以前曾听人说,许多西方人看了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后,误以为中国人全都会功夫,当时记者还不相信西方人真会这么天真,但在巴基斯坦确实有一些人把银幕上的中国当成了现实。

有人看了中国的古装电影,便以为中国人现在还是宽袍大袖,驾着马车在街上奔跑。

一个加油站工人对记者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能在树叶上飞来飞去!”记者哭笑不得地问道:“你刚看完电影《卧虎藏龙》吧?”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呀!是呀!” 许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充满兴趣,并希望从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尽量揭去一些蒙在中国身上的“神秘面纱”。

在巴基斯坦,记者经常遭遇各种各样好笑的问题:“是不是各个阶层的中国人都使用筷子?”“中国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多不多?”“中国人吃不吃猫肉?”“听说中国文字有3000多个字母,你是怎么记下来的?”“巴基斯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中国是从哪个国家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 任职于伊斯兰堡某中国公司的哈布希曾在中国生活、学习了10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

他说:“与任何一个文明古国一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外国人不可能从经史中去了解中国,而现阶段的中国又变化得实在太快,常常让外国人摸不准中国的节拍。

看起来,中国应该试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自己,”哈布希对记者说,“比如,印度的电影和歌舞享誉世界,让许多对印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提到印度时,自然想起那独特的旋律。

” 哈布希对中国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办孔子学院的做法赞不绝口。

“…孔子学院‟这个名字富有迷人的中国魅力,现在伊斯兰堡已经有了一所孔子学院,希望像这样的…中国魅力‟在巴基斯坦越来越多!”他还建议说,在巴做生意的中国人往往只在名片上印英文,可能觉得即使印上了中文巴基斯坦朋友也看不懂,“其实中国文字就像艺术品一样美妙,名片印上中文可以让对方自然而然地心生崇敬之情,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是对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

”近年来,记者感受到中国的形象在巴基斯坦人的脑海中还是变得越来越清晰。

有一天记者在伊斯兰堡的一个公园散步,迎面跑过来一个小学生,向记者展示他的中国产的新书包,上面印着“北京2008”字样。

记者问他是否知道2008年北京将迎来什么大事儿,他不假思索回答说:“当然知道,北京要开奥运会了!”本人向来孤陋寡闻,却发现最近周围充斥着关于巴基斯坦的消息……于是好奇,上网去搜了一下和巴基斯坦有关的东西……巨寒……看来我孤陋寡闻到一定境界了……在网上看到的所有的关于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的态度,都是一种几乎疯狂的尊敬,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没想到中国周边竟然还有一个这样善待中国的国家。

但是下面这篇文章看了以后确实觉得…呃…有点惭愧吧,因为要不是这样搜了一下,根本不知道原来中国在巴基斯坦是这样一个印象,对待巴基斯坦人的态度估计也不会太热情…………呃……反正大家都看看吧……近期看了很多关于巴基斯坦与我国之间友谊的帖子,本人仅将在德国培训期间与巴基斯坦兄弟的一些交往描述一下,我想这些真实的东西可能更加有利于我们如何看待巴基斯坦兄弟。

三年前,因工作原因,被派往德国的一个小镇Velbert进行为期20天的培训。

公司很小,但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工作的40多个员工里竟然有10来个外来移民,其中包括2名巴基斯坦兄弟。

在车间培训的时候,很快就跟两个巴基斯坦兄弟打成一片。

其中一个年龄是27岁,比我大一岁,他告诉我在12岁的时候就跟随他哥哥偷渡到德国,12年后拿到德国国籍,23岁时跟一名同样根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姑娘结婚,目前有两个儿子。

小伙长得很健壮,很健谈。

一下是我们的一些聊天内容:1他告诉我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国人是他们的兄弟,这些据他说都写在课本上。

还说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是中国,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就是中国,他们很自豪,中国是他们最亲密的盟友。

2他说很讨厌印度,说印度不敢欺负巴基斯坦,如果真打起来,中国绝对会教训他,我顺便教了他几句中文,说在中国我们称印度人为阿三,他不理解,我告诉他就是一种很鄙视很看不起的名字。

3期间说如果我去巴基斯坦的话肯定会受到贵宾般的待遇,问我巴基斯坦人在中国是什么印象,我不是很清楚国内到底是什么印象,只好说,在中国,巴基斯坦就是朋友的代名字,如果他们和印度人一起到中国的话,他会强烈的感受到这种差别。

4告诉我一个秘密,说他准备辞职去英国,这样的话他的小孩可以受到更好的英语教育,因为巴基斯坦官方语言是英文,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过打算在英国开个比萨店,因为他的很多朋友就是开店的。

末了叮嘱我不要告诉别人,这是对朋友才讲的话。

5期间很神秘的拉我去看东西,我开始很奇怪,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看一个意大利的姑娘,他说Hotchicken,哈哈,都是好色之徒阿。

然后我们一起评论那个姑娘的胸部,臀部,那种感觉真是兄弟的感觉啊。

6周末请我去酒吧喝酒,他喊了好几个巴基斯坦人,真的玩的非常开心,他们确实是内心里把你当作是兄弟。

7问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我告诉他基本工资大约在1000欧元左右,他很羡慕,告诉我巴基斯坦目前很贫穷,如果他能赚到700欧元的话,他马上买机票和他的老婆孩子回国。

另外一件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一间皮萨店里,周末,大多德国商店休息,好不容易发现一家店去买东西吃,居然也是巴基斯坦人开的,店主是一个很高大健壮的巴基斯坦人,很沉默的样子,在我选好东西的时候,他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说是,结果他从刚刚出炉的面包里给我装了一袋,大约是六个,然后跟我说,This is free,only for friendship(这些是免费的,是为我们的友谊)。

通过这件事情,你可以想象,尽管他们已经离开自己的祖国很多年,现在已经获得了德国国籍,但是他们在异国他乡,遇到中国人时,还是从内心里散发出了最为朴实,最为真挚的情谊,这件事情每每想来,都时刻在温暖着我的心。

因为可能我去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他们也未必会这样做。

所以,我只是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说明巴基斯坦人确实够朋友,让我们每一个有识的热血青年,从我们自身做起,将这段两国这件的情谊发扬光大。

以下是另一篇文章,以前看过,但如果和上文放在一起看。

真让我脸红!(据说撰写下文的作者已被巴方封杀)巴基斯坦舆论评论员:我们穷!我们不配做中国的盟友!丝桑贾内法尔巴基斯坦舆论评论员:我们是中国人的盟友与朋友,我们自认为是中国人最亲密的伙伴的。

但是,我在中国看到的诸多现象,我认为我们可能犯了十分严重的错误。

我在中国几家城市,进行了秘密的跟随采访。

我的几个同胞,来到上海,北京。

这样的城市,他们的繁华与现代使我们惊讶!也更加使我们自豪。

因为这就是巴基斯坦的盟国!永远强盛的中国。

但是,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使我们感到伤心,而且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利益的凸显的特征。

整个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决然的变化。

在上海一家大型日用品销售商场内,我们随行几人在选购东西,一位中国女销售人员,在同时分批接待我们与前面一批西方游客,大概看似是美国来的。

她在接待西方客人时候,表现出的态度,是那么热情与真挚。

介绍的是那么详细与细致。

直到对方漫步离开,她的脸上还充满着笑容。

接下来在面对我们的时候,看到我们这些西亚地区的民族特征的人士,她的表情马上开始变化,态度生硬的令人难以忍受。

当我要求她拿出一支镶嵌有蓝色宝石的戒指来观看的时候,她却先以流利英文回答:1200美元。

而这枚戒指就是刚才西方游客看到的那枚。

我们只好离去,但是,背后女士依旧在低声说:穷!老巴,还看!我们到达了中国首都北京,在我们乘坐的一辆通往区县的旅行汽车上,我们故意把行李安排上,做了调整。

在与我们通行是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

他们大约7人。

我们是4人。

导游对于两个合并的团表现,十分不同。

作为巴基斯坦人,我们讲授中国语言,很多人至少可以听懂一些中文,而英文我们虽然也是作为官方语言,但是,不是最能流行的语言。

但是,中国对外都是使用并且据称是中国官方要求使用英文与外界对话。

这位女士对于我们的行李感到十分不满,她希望我们不要把"肮脏"的行李,摆放在靠近美国客人的行李架边上。

而我们也被刻意安排在,远离美国人的后排座椅上。

我的一位同胞问她我们为何不能做前面空的座位?她回答说:那是留给可能前来的几名英国游客的。

我质问到是预定吗?她说:不是预定,但是,你们坐在后面不是很好吗?在中国西藏新疆通往西亚的长途道路上,我们的巴基斯坦农民遭受了与中国农民一样的待遇,甚至更加糟糕。

中国司机竟然称他们是:巴鬼!穷巴!小巴。

这与我们国内尊重中国人与中国的情况是相反地。

在贾拉贾那德军事基地,是巴基斯坦军方严格禁止进入的机密级军事基地。

西方记者很多被阻止。

但是,唯一可以豁免的只有中国。

在斯堪拉奇县,我们那里有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中国国文教师,张!她近乎成为了那里的女神。

任何胆敢冒犯与不恭静他的人,都将被严厉惩罚。

一次,一名英国籍记者在这里采访,他以带有侮辱性语言,指责中国张,是传播C.P瘟疫。

引起了整个村民的极大不满,如果不是police出面,并且英国人道歉,恐怕他会被我们的村民打死在那里!一名首都附近的pol.ice,曾经在2004年扣押了一名中国籍游客,怀疑他非法携带武器。

事后,遭到我国police部门的惩罚。

而事实上那名中国游客携带仅仅是1把模拟枪。

因此,这名游客获得了3000美元赔偿。

中国人还可以在我国几个旅游景区,进行免费参观。

中国在我们看来,是亲近的,几乎神圣的。

我们在危难之中,帮助我们的总是伟大的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