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罪
(3)主体:16周岁以上有辨认和控制自己 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 3、处罚: (1)113条规定“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 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可以并处没 收财产。 (2)总则56条规定,应当剥夺政治权利。
叛逃罪
1、概念: 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了国家秘 密的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的期间, 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 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构成特征: (1)客体: (略)
(2)客观:“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 位”,“叛逃境外”或“境外叛逃”, “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 (3)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掌握国家 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
3、处罚: (1)规定对掌握国家秘密工作人员从重处罚。 (2)113条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3)总则56条规定,应当剥夺政治权利。
3、刑罚特征: (1)大部分犯罪都可以适用死刑; (2)都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都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4、本类罪的历史沿革 (1)79年刑法及以前使用“反革命罪”; (2)97年刑法开始使用“危害国家安全罪”
背叛国家罪
1、概念: 是指勾结外国或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 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 安全的行为。 2、构成特征: (1)客体:危害我国主权、领土。 (2)客观:“勾结”、“外国”、“境外机构、 组织、个人”、“危害” (3)主体:年满16周岁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中 国公民。
2、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美国探亲的机会 滞留不归。一年后甲受雇于X国的一个专门搜 集有关中国国家安全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 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 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 买了3份国防机密材料。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2002年司考题) A、以叛逃罪论处; 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数罪并罚; C、以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情报罪论处; D、以间谍罪吸收以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情报 罪,以间谍罪一罪论处。
A、认定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 构、窃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 罪,应当数罪并罚。 B、认定为受贿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窃取、刺 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数罪 并罚。 C、认定为境外的机构、窃取、刺探、非法提 供国家秘密、情报பைடு நூலகம் D、认定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4、处罚: (1)113条规定“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 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可以并处没 收财产。 (2)总则56条规定,应当剥夺政治权利。
武装叛乱、暴乱罪
1、概念: 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 装暴乱的行为。 2、构成特征: (1)客体: (略) (2)客观:“组织”、“策划”、“实施” 武装叛乱或暴乱。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 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罪
1、概念: 是指为境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窃取、刺探、 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行为。 2、构成特征: (1)客体: (略) (2)客观:“为境外机构、组织、个人”, “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 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3)主体:年满16周岁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 自然人。 (4)主观: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不应当有 过失存在。 3、犯罪形态: (1)行为人的行为可能同时符合故意泄露国 家秘密罪等秘密犯罪时,如何认定? (2)行为人窃取秘密与情报的载体是财物的 情况,如何认定?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1、概念: 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资助境内 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 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 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政权 罪的行为。
2、构成特征: (1)客体:(略) (2)客观:“资助”行为、“资助”的对 象、“资助”的时间。 (3)主观:单位或自然人均可构成。 (4)主观:直接故意。
(3)主体:年满16周岁有辨认和控制能力 的自然人。 (4)主观:直接故意。 3、犯罪形态: (1)本罪是否是必要的共同犯罪? (2)本罪既遂的标准是什么? (3)行为人在暴乱、叛乱中杀人、放火、 抢劫如何认定?
4、处罚: (1)对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其他参加者 分别规定法定刑。 (2)规定了组织吸收特殊人员的从重处罚情 节。 (3)106条规定了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 相勾结从重处罚。 (4)113条规定,可以判处死刑,可以并处 没收财产。 (5)总则56条规定,应当剥夺政治权利。
3、某甲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 港某报社记者邀请,设法为其搞到一份 对台政策的机密文件。按规定该文件只 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有一 份。某甲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放 在桌上,趁社长不注意将文件复制一份, 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 者。香港某记者为表示感谢,给其2万港 元。某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危害国家安全罪
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概述。 2、背叛国家罪。 3、武装叛乱、暴乱罪。 4、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罪。 5、叛逃罪。 6、间谍罪。 7、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 密、情报罪。
小结
1、重点问题:“国家安全”的概念、危害 国家安全罪在处罚上总的特点、国家工 作人员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概念、7个具 体的犯罪。 2、习题。
3、犯罪形态: 本罪与其资助的具体危害国家安全犯 罪帮助犯帮助行为有何区别? 4、处罚: (1)单位犯罪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刑。 (2)113条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3)总则56条规定应当剥夺政治权利。
1、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一行为构 成间谍罪(1998司考题)。 A、为境外机构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的; B、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C、为境外组织非法提供情报的; D、为武装叛乱组织提供武器弹药的。
• • • •
(4)主观:直接故意。 3、处罚: (1)102条仅规定了基本刑。 (2)根据113条规定,可以判处死刑。另可 以并处没收财产。 • (3)根据总则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间谍罪
1、概念: 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 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 为。 2、构成特征: (1)客体: (略) (2)客观:“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 组织、代理人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 标”。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1、概念: 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 领土完整与安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 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2、构成特征: (1)客体特征是必须危害了国家安全; (2)客观特征是必须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 的行为; (3)主体特征是行为人多是必须年满16周 岁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特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直接故 意少数情况存在间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