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时间、感情限定的原则: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
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初次受理时可以适当延长),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咨访关系的确立是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咨询者和来访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
但这是有限度的。
来自来访者的劝诱和要求,即便是好意,在终止咨询之前应该予以拒绝。
5、“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心理咨询人员在向来访者提供咨询服务时,应给予来访者自己的意愿,到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
“来者不拒”,指对来访者积极提供可能的帮助;“去者不追”,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退出或离开,应及时安排,做好结束咨询工作,不必勉强建议来访者继续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6、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来访者情绪过于不稳和动摇,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如退学、转学等重大决定。
在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的情绪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比率较小。
就此应在咨询开始时予以告知。
第32题. ABC理论?常见的不合理信念•自己应比别人强,自我价值过高•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逃避挑战与责任可能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不合理观念的特征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
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
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
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以他的意愿来改变。
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
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
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
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
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
”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
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四、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20分)第33题. 她是一名高一学生,独生女。
聪明活泼,个性好强。
上高中前与父母同住,父母对她较为宠爱,在各方面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同时对她的期望也很高。
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担任班里的小队长,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一直受到老师的偏爱,在同学面前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上高中后,她住进了学校,进了重点班,同时也当上了班干部。
父母对她有了更高的期望,她对自己也信心十足,然而在期中考试的排名中,却没进入前十名,这对她来说如当头一棒,父母也训斥她学习不如从前,她便赌气和哭闹,上课也不愿发言,在做班级的工作中,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闹情绪,常因一些小事向教师哭诉,以至同学们都不愿理睬她。
她每天下课就离开班级,独自一人到操场上玩,感觉这个班集体没人能容下她,由活泼开朗变得常常郁郁不乐,学习?成绩下降。
1、试用ABC理论来说明本案例存在的A、B、C 2、不合理信念有哪些答:1、诱发事件A:其中考试没考进前十名不合理信念B: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实现我的愿望;我必须感到舒心,必须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赞同。
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非功能性的):情绪表现——沮丧,自我贬低;行为表现——回避、退缩、发牢骚、焦虑、气愤。
经常与人发生冲突,学习受到影响。
2、不合理信念:(1)我必须考进前十名。
客观题共题(满分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 心理咨询师说你怎么因为这点小事就睡不着呢?这种提问方式()BA.经常使用可以推动咨询B.在心理咨询中避免使用C.会促进来访者自我探索第2题. ()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应以真正的我出现,而不是让自己隐藏在专业身份的后面,扮演十全十美的咨询员角色。
AA.真诚B.尊重C.努力而刻苦。
然而,事与愿违,尽管当事人勤奋、努力,毕竟起点不同,同学都是优秀生,彼此间竞争激烈。
在这高水平的竞争中,当事人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在班上只属于中等水平。
为此,当事人很着急,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力争赶上优秀的同学。
慢慢地,当事人开始感到疲倦,同时对自己的成绩和他人的态度患得患失。
原来说话流畅的他,变得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并出现口吃现象。
这种情况无疑令当事人更加紧张,他经常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或别人不理解他的意思。
随后,此症状更加显著,当事人经常烦躁不安,提心吊胆,总是担心会出现不好的事情,全身肌肉也变得僵硬,难以放松。
问题:1、当事人的症状属于什么问题,请具体分析?2、你采用的咨询方法,具体过程?分析诊断:学习与考试焦虑是大学生心里咨询中常见的问题。
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和性格内向敏感、学习方法不灵活的同学,更易产生此类问题。
如果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的症状,矫治起就更费力,需进行多方面、较长期的咨询和治疗。
根据来访者的口述和表现,基本可以确诊,其理障碍较为严重,诊断为考试焦虑。
施治方案:拟从以下几方面对他进行帮助和指导。
(1)采用从认知行为方法,引导他消除对考试的重重顾虑。
通过交谈、回忆,找准其“致病”根源,“对症下药”进行帮助指导。
(2)以多种方式改善其睡眠状况。
如加强体育锻炼、运用放松技术让其放松紧张的情绪等等。
(3)帮助他分析其个性中的优缺点。
使之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之处,从而培养出健康乐观的心理。
咨询与治疗:作两次咨询,基本找准了他的“病根”后,与他进行指导性的讨论。
给他分析:你在失眠以前,学习成绩优良,中学时因为各方面都比较突出,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过去的考试成绩一般都较好,考前也没有畏惧心理。
大学成绩的不理想,使你的心理上对考试产生了畏惧。
努力过后的效果并不明显,又强化了对考试的畏惧。
在这样的分析讨论后,心理咨询师又特别向他指出:在这么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不是努力了就可以考出好成绩,也需要学习方法的正确性,正视自己学习方法的缺陷,从现在的水平开始一点一点慢慢进步。
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测验表帮助他作了自测,找出自己的强项与弱项,然后告诉他应扬长而不避短,对自己的弱项不作过高要求,也不逃避,应培养自己豁达大度的个性。
并建议他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剂神经系统的活动,以助于睡眠状况的改善。
同时要有意识地放松情绪,在考前不要人为地加剧紧张,考前复习也要有劳有逸,适时进行休息、散步。
失眠严重时,应找神经科医生进行治疗,将心理治疗与躯体治疗相结合。
这一个阶段的咨询治疗为期三周。
本学期复习考试开始前,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专心学习,勇敢地迎接考试;即使考不好,补考也没关系,不必在考试前就这么紧张。
到了这学期考试临近之际,考虑到他的情绪又会紧张起来,告诉她:这一切都是心理紧张的表现,应到门诊来接受放松疗法的治疗。
在治疗时,适当采用思维阻断疗法治疗其强迫观念,并要求他在复习考试期间坚持来诊所接受治疗,以便其疲惫的大脑得到松驰与休整。
总结: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拆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这些第3题. 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主要区别在于()。
AA.强迫思维或行为主要是强迫患者所具有.B.强迫症的患者具有完美主义倾向C.二者没有区别第4题. ()有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命不凡的个性特点。
BA.强迫症B.偏执型人格障碍C.妄想症第5题. 依赖型人格障碍又叫()。
AA.不成熟性人格障碍B.自恋型人格障碍C.强迫型人格障碍第6题. 狭义的性指()。
CA.生物学上的性第13题. 在家庭婚姻咨询中重点以()为主要着眼点CA.弱势方B.强势方C.夫妻关系第14题. 家庭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
BA.亲子关系B.夫妻关系C.婆媳关系第15题. 被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是()。
BA.社会B.家庭C.学校第16题. 鸡肋在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描述动机冲突中的哪种类型?()CA.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第31题. 简述:友情与爱情的区别有哪些?爱情以异性间的性爱为基础,是建立在男女双方间的一种崇高纯洁的情感;爱情的目的和归宿是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爱情是专一的、排他的,只能在一对男女之间形成特殊的感情。
友情则不具备这些特点。
当然,在一定条件下友情和爱情也可以互相转化。
(1)认真倾听,积极同感。
当事人曾到过其他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咨询,所以了解有关心理咨询的目的和原则。
在咨询时,他能较为主动地讲出自己的心理困扰。
这时,咨询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倾听,了解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尽量设身处地地对当事人的烦恼给予理解,尤其是对当事人的过度自慰行为,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
这样,有助于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也有助于减轻他的焦虑、自卑情绪。
(2)共同分析,引导领悟。
通过与当事人一起分析其心理困扰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他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出现对人的恐惧,其根源在于过度自慰所带来的强烈的罪恶感。
同时,向当事人讲解自慰行为是一种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有助于缓解性冲动所带来的紧张状态。
当然,过度自慰有时可能会导致性器官的不适或并发一些炎症,过度的性兴奋也可能会导致人的精神疲劳,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