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景观分析
庭院绿地系统 中心广场 水体 中央绿洲 林荫路
1. 环境景小区中心部位规划建设小区绿地
规划主要从生活空间、功配套等方
步行对营造城会
景观核心区,围绕这个环境景观核心区, 面着重加以考虑。从生活空间方面,分 生活非常关键,应当
布置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水系景观三 为室外空间内空间。室外空间为了更好 将住宅中心点、各共
功能概况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中心屋顶花园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空间层次分析
当代MOMA的建筑空间由三个层次组成,9栋不等高的大楼极度向外扩张地落在一个长形的基 地上。首先,地面层设有不同的商店和服务设施,环绕水池而立;第二个层次是屋顶花园;第三个 层次是在16层与19层,以及随着楼梯高度变化的楼板间,以悬浮的天桥彼此连接,并形成一个带开 口的环状空中布道。
观资源最大限度的使住区居民共享。给 等,给居民提供团体交间。室内空间主 汽车的依赖,保护环
住区居民以回归自然,共享自然景观的 要布置在园区南部的中心,包括棋牌室、 境。
生活感觉。
老年活动室、文化站、健身室等。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道路与停车系统分析
小区设计了三个出入口,北侧两个,南侧一个。其中在小区北侧路偏东的为小区的主要人行出入口,是 小区形象地带的开始;还有两个小区的车行出入口分别设在小区北侧偏西以及小区南侧偏西。会所及公建配 套综合楼设置在小区的东北角,有独立的形象,并设有相应的停车场。
通过周边用地功能分析,充 分说明规划地块周边主要功能设 施齐全,通过步行方式,均具有 较好的可达性。
规划形式——规划容积率为 1.14,提供给住户高品位的社区 室外空间和绿化条。
建筑类型上以板式高层为主, 提供给住户优秀的采光通风条件, 在减少开强度的同时创造多样化 的建筑空间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主题
虽然是采用街坊的形式,但住 宅仍然是以南北朝向为主。南北两 栋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院落的东 西两端为庭院的人行出入口,并设 有为此院落独有的共享空间,增加 每个院落住户的归属感。
住宅的首层及顶层住户均享有 独家的室外庭院和屋顶露台,提高 了小区的生活品质。
每一户住宅的房间的均为南北 朝向,保证了采光的需求以及人们 对于景色的要求。
立面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北立面1、2、3号楼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南立面 1、2、3号楼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北立面7、8、9号楼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南立面7、8、9号楼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万科西山庭院
区位分析
北京市海淀区以历史、文化、风景为胜,本项目位于此京西上风上水之地,圆明园、颐和园等皇 家园林附近,周边历史文脉丰富,并为中关村概念大区所涵盖。
整个小区的住宅 建筑设计成街坊院落 的形式,使居民产生 对自己居住环境的关 心。院落是聚合住区 居民,使其产生并保 持认同感和归属感的 空间环境。
内庭院强调空间 围合感,强调属于自 己街坊的个性,同时 促进居民在院落中的 共同活动的可能性, 促进居民的相互交往。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院落单元设计
院落的设计为每个街坊的居民 创造了一个内向型的空间,增加了 街坊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总规划布局
整个小区由13个院落,五个地带空间(形象地带、景观地带、绿色走廊、休闲地带、院落),一个公共 配套区(商业街、会所、幼儿园)组成。
小区的东北角布置商业街、会所、幼儿园,5#、6#楼东侧设置底商,与东侧的商业街共同形成小区的步 行商业街。8班全日制幼儿园(3个托儿班、5个幼儿班)为大区配套,其出入口从商业街引入,并设计了单独 的儿童活动场地。其余小区内配套的设备用房根据其服务的半径,放于小区的相应位置。 建筑布局
建筑外部采用磨砂氧化铝板,以轻盈的形式来减轻高密度、大体量建筑带来的压迫感,所有开 窗都采用标准尺寸,用于抗震的斜撑使立面更具丰富性和个性感。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空中长廊
建筑之间的空中连廊会所为社区创造了更多的邻里交往的空间。在16至18层的高空将8栋建筑 环连成一个整体,除了视觉冲击外,还具有丰富的使用功能包括游泳馆、健身房、咖啡厅、酒吧、 画廊、图书馆、小型社区聚会场所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
配套建筑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MOMA通过环 状的空中连廊将8 栋建筑连接在一期, 加之一栋艺术酒庖 和一座多功能水上 影院,构成一个立 体的建筑空间。外 立面材料采用磨砂 氧化铝板,以轻盈 的形式来减轻高密 度、大体量建筑的 压迫感,所有开窗 均为标准尺寸,用 于抗震的斜撑的应 用使立面更具丰富 性和个性感。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空中长廊的室内景观, 提供给居民娱乐休闲 的空间。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多厅的艺术影院位于社 区建筑的围合中心,既是居民 聚会的场所,也是建筑艺术造 就的视觉焦点。
整座建筑漂浮在水池上, 外墙上可以放映广告片花,影 院一层完全架空,将空间留给 社区,透过观众休息厅的玻璃 幕墙便可以看到室外景色。并 且在社区内,每栋楼朝向社区 围合中心的功能空间都可以在 不同角度观看水上电影。
当代MOMA强调了楼与楼之间的联系,空中连廊及中央顶层花园都成为楼层之间的活动空间, 让大家在这里交往。强调了一种来源四合院胡同的新邻里关系。
当代MOMA在16至18层的高空将8栋建筑连成一体,加之一栋艺术酒店和一座多功能水上影院。 除了视觉冲击外,还有丰富的使用功能,包括游泳馆、健身房、咖啡厅、酒吧、画廊、图书馆、小 型社区聚会场所等,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
《舞蹈》画作的主要内容为五 个拉着手跳舞的人
通过空中连廊连在一起的建筑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1、以传统的北京四合院与 胡同的邻里关系为基调形成一种既 相对独立、又便于交往的生活状态。
2、将室内空间向外延伸,寻 找大家共同的生活空间。形成公共 平台。
3、公共步道,营造了户与户 间交往的桥梁,使大家可以有交流 的机会。
4、整个社区,从地面、空中、 地下,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有机结 合在一起,不仅创造了精彩的建筑 形体构成,也为人们带来特殊的都 市生活体验。
特点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方案推敲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当代MOMA由 9栋塔楼组成,其中 8栋为公寓,一栋为 酒店。
公共空间分三 部分:底层主要是 店铺、餐厅等商业 空间;中间是一些 半 公共花园和5座 山丘,其中包括儿 童中心和冥想室等 功能;高层为空中 连廊,包括游泳馆、 健身房、咖啡厅、 酒吧、画廊、图书 馆、小型社区聚会 场所等功能。
庭院南北两侧的住宅底层为地 下车库,住宅楼的竖向交通一直通 至地下车库,住户停放车辆后可直 接通过楼梯到达自己的住宅,相对 独立安全;院落为开敞式的步行活 动空间,室内外高差为0.6米。这样 使小区内人车分流,便于居民的出 行。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小区用地面积 9.8814公顷
配套建筑面 积
924平方米
小区建筑面积 145852平方米(地上 容积率
1.14
112709平方米,地下:
33143平方米)
住宅建筑面积 106419平方米
小区绿化率 30%
地下车库建筑面 31874平方米 积
结构体系
住宅部分为剪力墙
总户数
639
外装饰材料 面砖、涂料、局部石材
会所建筑面积
1808平方米(地上 1109平方米)
栋数
26栋
商业建筑面积 1965平方米(含底商) 建筑形态
物业用房建筑面 395平方米 积
住宅层高
地上五层<4跃5层或5层 退台>,地下一层<车库>
3米
幼儿园建筑面积 2467平方米
小区车位数: 地下住户车位:618个
地上临时车位:61个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设计
——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北京当代MoMa
项目名称:北京当代MOMA 设 计 人:斯蒂芬·霍尔 建造地点:中国 北京 项目类别: 综合公寓 占地面积: 6.1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2万平方米 施工时间: 2005年12月- 2008年6月
经济技术指标
西山庭院强调设计了街坊式的住宅形式,街坊 中间设计了院落,进而形成十字形的路网格局,这 样的形式使得空间的类型非常清楚,为公共空间的 形成和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公共空间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街坊与院落
从城市中心到大 街,从大街到街坊、 再从街坊到住宅,这 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空 间序列,将居民与城 市联系在一起。
由此,小区内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车行道沿周圈绕行,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就近停车,方便入户。环 形车道以内为步行系统,安全舒适。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西山庭院在几个线性的地带空间的交汇处、进 行了重点公共空间的设计,通过一些围合空间的方 式来进行表现。
商业街和中心绿化带交接处放大为“水景广 场”。它是建筑自然围合成的街区中心的概念,是 形态的中心,追求生活的味道,亲切的感觉,而不 是规则的、人为的、过分几何构图的无生命的形式, 是小区的中心。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区位分析
当代MOMA位于香河 园北街与左家庄西街交叉 口。(其中香河园北街是 通往首都机场的快速路。) 地处东直门商圈。坐拥东 直门、工体,燕莎使馆区 等诸多核心区域,附近有 东直门外医院、朝阳医院 等多家大中型医院;另外, 附近还有北京五中、北京 四中、163中学、55中学、 曙光小学、十字坡幼儿园、 北海幼儿园等,东城区集 中了许多著名的中小学。
机动车交通从小区外城市道路进入小区内外环道路系统,并由此就近分别进入所属院落的地下车库出入 口,使机动车能够便捷的到达目的地。沿小区北侧及南侧内部道路设有来访客人的地面停车位,以方便访客 停放车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