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钢材
屈服强度:
在屈服阶段,锯齿形的最高点对应的应力称上屈服点(B上); 最低点对应的应力称为下屈服点(B下)。因上屈服点不稳定, 所以国标规定以下屈服点作为钢材的屈服强度,用ζ s 表示。
FS s A0
Fs —屈服阶段最小荷载,N;Ao —钢材的原始截面积,mm2。
屈服强度对钢材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结构设计中,要 求构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工作,即使少量塑性变形也要避免, 因此屈服强度是确定钢材容许应力的主要依据。
9.1.2 钢的分类 一.按化学成分分类 钢材的化学成分: 铁:主要元素 碳:小于2.06% 其他元素:
不可避免的元素:Si、Mn、P、S、N… 有时专门加入的合金元素: Si、Mn、Ti、V、Ni、Nb及稀土元素
碳素钢:
低碳钢:含碳量< 0.25% 按含碳量分: 中碳钢:0.25% ~ 0.6% 高碳钢:> 0.6%
合金钢——在碳素钢中专门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
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量< 5% 按合金元素总含量分: 中合金钢:5%~10%
高合金钢:> 10%
二.按杂质含量分类
含硫量 普通钢: 含磷量
≤0.055%,≤0.045%
优质钢:
≤0.030%,≤0.035%
高级优质钢:≤0.020%,≤0.027%,
三.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 钢在冶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部分氧化铁并残留在钢 水中,钢水浇入锭模内时,便会有CO气体产生,降低了钢的质 量,因此在炼钢结束时要进行脱氧处理。脱氧的方法不同,钢 材的性能就有所差异,因此钢材又可为:沸腾钢、镇静钢和半 镇静(半脱氧)钢。 沸腾钢: 仅用少量脱氧剂进行脱氧,脱氧不完全的钢,铸 锭时有大量CO气体逸出,引起钢水沸腾,代号“F”。沸腾钢组 织不够致密,成分不太均匀,S、P等杂质偏析严重,质量较差, 但成本低,产量高,常用于一般建筑工程。 镇静钢: 用必要数量的硅铁、锰铁和铝锭等脱氧剂进行彻 底脱氧的钢,浇铸时钢水平静地冷却凝固,代号“Z” 。镇静 钢组织致密,成分均匀,质量好,但成本较高。适用于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承受冲击荷载结构和其它重要结构。 半镇静钢: 其脱氧程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代号“b” 。 特殊镇静钢:脱氧最彻底的钢,代号“TZ” ,质量最好, 适用于特别重要的工程。
第九章 钢材与铝材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以铁、铬、锰元素为主要 成分的金属及其合金。在土木工程中 应用最多的为铁碳合金,即铁、钢材 等。
有色金属:除铁、铬、锰以外的其他 金属,如铝、铜、铅、锌及其合金等。
9.1 钢材的冶炼与分类
9.1.1钢的冶炼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 钢和铁从化学组成上讲都属于以铁为主的铁碳合金。钢与生铁的区 别主要在于含碳量的多少。钢是指含碳量小于2.06%的铁碳合金, 而生铁的含碳量大于2.06%。 生铁冶炼的目的:是将铁矿石内的氧化铁还原成铁。 钢冶炼的目的:是把熔融生铁中杂质氧化去除,并将含碳量降到 2.06%以下。 常用的炼钢方法: 空气转炉炼钢:生成出来的钢质量较差,只能炼制普通碳素钢。 氧气转炉炼钢:可得到质量较好的钢,可炼制优质碳素钢和合金钢。 为现代炼钢的主要方法。 平炉炼钢:可得到质量好的钢,但成本较高。 电炉炼钢:用电加热进行高温冶炼。可得到质量最好的钢,但成本 也最高。
断面收缩率:塑性指标。 断面收缩率是指试件拉断后,颈缩处横截面积的减缩量占 原横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号Ψ ,常以%表示。
A0 A1 100% A0
A1——试样拉断后颈缩处的截面积,mm2; A0——表示钢材的原始截面积,mm2。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表示钢材断裂前的塑性变形的能力。
二.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而不破坏的能力。规范 规定以有V形缺口的标准试件,在冲击试验的摆锤冲击下, 以破坏后缺口处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功来表示,符号α k, 单位J/cm2,如下图所示。 α k(即冲击韧性值)越大, 冲断试件消耗的能量,或者说钢材断裂前吸收的能量越多, 说明钢材的韧性越好。 摆锤 计算公式:
αk=W/A V形缺口试 件放大图 V形缺口试件
标准试件的冲击韧性试验
影响冲击韧性的主要因素:
(1)化学成分。钢中的P、S含量越高,夹杂物以及焊接中形成的 微裂纹等都会降低冲击韧性。 (2)冶炼质量。脱氧不完全,成分偏析的钢,冲击韧性小。 (3)冷作及时效。经冷加工及时效后,钢材的冲击韧性降低。 冷加工是指钢材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建筑钢材常见的冷加工方 式有: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刻痕等。其目的是提高钢材的强 度和节约钢材。 时效:经过冷加工后的钢材,随时间延长,强度逐渐提高,但塑 性和韧性会下降,这种现象称时效。钢材因时效而导致其性能改变 的程度称时效敏感性。在自然条件下,钢材完成时效过程需数十年, 但经受冷加工或经受振动和反复荷载影响时,时效可迅速发展。为 保证安全,对于承受动荷载的重要结构,应选用时效敏感性小的钢 材。
四.按用途分类
结构钢:主要用于工程结构及机械零件的钢(一般为低、 中碳钢)。 工具钢:用于各种工具的钢(一般为高碳钢)。 特殊钢: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质的钢。 (不锈钢、耐热钢、耐酸钢)
建筑上常用的主要钢种是普通碳素钢中的低碳钢和合金 钢中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9.2
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冷弯试验意义:冷弯也是检验钢材塑性的一种方法,并与 伸长率存在有机的联系,伸长率大的钢材,其冷弯性能必 然好,但冷弯检验对钢材塑性的评定比拉伸试验更严格、 更敏感。
二.钢的冷加工 冷加工是指钢材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建筑钢材常见的冷加 工方式有: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刻痕等。 冷加工强化:在常温下对钢材进行冷拉、冷拔、冷轧等冷加工, 使钢材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强度明显提高,但塑性和韧性 则有所降低,这个过程称冷加工强化。其目的是提高钢材的 强度和节约钢材。 1.冷拉和时效 将I~IV级热轧钢筋在常温下拉伸至超过屈服点而小于抗拉强 度的某一应力,然后卸载,此过程称为冷拉。冷拉后,钢材 的屈服点将有所提高,塑性变形能力将有所降低。钢筋经冷 拉后,一般屈服点可提高20%~25%。冷拉钢筋的性能应符合 相关标准的规定(见表9-2)。
布氏硬度——压痕单位球体面积上所承受的荷载大小,MPa 。
9.2.2 工艺性能 一.冷弯性能:常温下钢材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冷弯性能试验:试件被弯曲的角度(90°、180°)
装好的试件
弯曲180°
弯曲90°
判定标准:若试件弯曲处的外表面无裂断、裂缝或起层,
认为冷弯性能合格。
一般用弯曲角度α 以及弯心直径D与钢材的厚度或直径d的比 值来表示钢材的冷弯性能。弯曲角度越大,D与d的比值越小, 表明冷弯性能好。
拉拔模孔
3.冷 轧:
将圆钢在冷轧机上轧成断面形状规则的钢筋。
目的:提高强度、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4. 冷轧扭
对热轧圆盘条,越薄,塑性变形越大,抗拉强度提高得越多, 伸长率降低得也越多。 螺距:螺距大小将直接影响钢筋与砼的握裹力。 螺距小,握裹力大,冷轧扭难度加大。 特点:冷轧扭钢筋无明显的屈服台阶。
(4)环境温度影响。常温下,随温度的降低,钢材冲击韧性缓 慢降低,当温度降至某一温度范围时, α k 骤然下降很多,钢 材呈脆性,这种性质称为冷脆性。发生脆性转变时的温度(范 围)称为脆性临界/转变温度。 在北方严寒地区选用钢材时,必须对钢材的冷脆性进行评定, 此时选用的钢材的脆性临界温度应比环境最低温度低些。 由于脆性临界温度的测定工作复杂,规范中通常是根据气温 条件规定-20℃或-40℃的负温冲击值。
力学性质:强度、弹性、塑性、韧性、硬度、
耐疲劳性
工艺性质(可加工性):冷弯性能、可焊性
9.2.1力学性能
一.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最重要的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 极限抗拉强度等。
低碳钢(软钢)拉伸过程分四个阶段: OA:弹性阶段 AB:屈服阶段 BC:强化阶段 CD:颈缩阶段
B B下
弹性阶段: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应力和应变的比 值称为弹性模量,即E=ζ /ε ,单位MPa。 弹性模量反映了钢材的刚度,是计算结构变形 的重要指标。建筑常用碳素结构钢Q235的弹性模 量E=(2.0-2.1)×105 Mpa。 比例极限(或弹性极限):使钢材产生最大弹 性变形的应力称弹性极限,即A点对应的应力。 屈服阶段:钢材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产生大 量塑性变形。
冷加工和时效在工程中的应用: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钢筋冷拉、冷拔和时效后, 屈服点可明显提高,由此可适当减小钢筋混凝土结 构的设计截面积,或减少混凝土中钢筋的数量,从 而可节约钢材。 钢筋冷拉还有利于简化施工工序,如盘条钢筋经冷 拉可省去调直工序,直条钢筋则可省去矫直工序等。
2.冷 拔:是将直径为6.5~8㎜光圆钢筋通过钨合金拔 丝模孔(孔径比钢筋直径小)强行拉拔,得到直径比 原钢筋小的钢丝,这个过程称冷拔。 冷拔比纯拉伸作用更强烈,钢筋受拉、挤压同 时作用。如:经过多次的冷拔后得到的冷拔低碳钢 丝,屈服点可提高40%~60%,但失去了软钢的塑性 和韧性,而具有硬钢的特点,主要用作预应力钢筋。
伸长率:试件拉断后,标距长 度的增量与原标距长度之比, 符号δ ,常用%表示
L1 L 0 100% L0
Lo——试件原始标距长度,mm ;
L1——试件拉断后测定出伸长后标距部分的长度,mm。
意义: 值越大,塑性越好,可使超过屈服点的应力重新分布, 避免应力集中,从而避免结构过早破坏;加工性越好,安全性 增强。 与L0/d0有关,对于同种钢材δ 5>δ 10。 5——表示L0=5d0时的伸长率,d0——钢材直径; 10——表示L0=10d0时的伸长率。
强化阶段 当荷载超过B点后,钢材抵抗外力的能力又重新提高, 但随应力增加应变不成比例增加,而是增加速度越 来越快。到达C点时,钢材已无承载能力。 (极限)抗拉强度:钢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Fb——最大拉力。
Fb b A0
颈缩阶段 当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后,处于试件薄弱处的截面将 显著缩小,产生颈缩现象。塑性变形迅速增加, 拉应力随着下降,最后钢材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