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2010年7月8日大庆油田走过5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扬大庆精神、继续艰苦创业,传承光荣历史、永续大庆辉煌,是时代赋予新时期大庆人的神圣使命。
一、50年的历史辉煌5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条战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代又一代大庆人的艰苦奋斗,大庆油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成功之路。
——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
累计生产原油超过20亿吨,上缴利税1.3万亿元,为维护国家石油供给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高水平贡献。
——擎起了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臶。
从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半个世纪以来,大庆的经验、大庆的贡献、大庆的水平,始终走在我国工业企业的前列。
——创造了世界领先的油田开发水平。
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油田勘探开发成果与“两弹一星”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册。
——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了国有大企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亘古荒原上催生了现代化的新兴油城。
——打造了一支过硬的铁人式职工队伍。
油田开发建设50年来,不仅生产了大量的石油产品,而且锤炼了敢打硬仗、永创一流的英雄队伍,涌现出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当前,大庆油田的改革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它联接着50年的辉煌历史,联接着百年油田的长远未来。
站在这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过去、用辩证的思维审视现在、用发展的视角思考未来,油田发展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油田发展面临“四重”:一是大庆的地位重。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臶,党和国家始终对油田发展高度关注、寄予厚望。
二是历史的荣誉重。
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所走过的历程、所做出的贡献、所创造的水平、所孕育的精神,令人无比尊重和崇敬。
三是肩负的责任重。
国家的石油战略安全,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都要求大庆油田发挥好支柱骨干作用。
四是发展的任务重。
走过50年的发展历程,油田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当代大庆人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油田发展面临“五大挑战”:一是资源接替的问题。
油田每年提交的油气储量,还不能满足原油稳产、天然气上产的需要,实现储量有序接替、储采基本平衡,困难多、任务重。
二是稳产效益的问题。
目前长垣主力油田三次采油成本较高,外围低品位储量动用难度大,在保持原油稳产的同时,把投入降下来、效益提上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优化结构的问题。
油田部分企业业务交叉、资源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资产创效能力不强,经营比较困难,需要加大优化调整的力度。
四是经济质量的问题。
油田很多业务经营规模比较大,收入产值也很高,但利润空间却很小,核心是经济运行质量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五是发展空间的问题。
油田队伍大、人员多、负担重,有些业务尚未实现自我发展的战略转型,外部市场的规模与效益有待提升,必须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支撑点。
油田发展具备“六大优势”:一是有完整的业务体系。
油田现有业务几乎涉及石油行业的各个领域,拥有整体协同、一体化运作的产业链条,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业务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业务支撑。
二是有一定的资源储备。
目前大庆探区石油探明率为48%,天然气探明率不到15%,具备较为广阔的勘探前景。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田剩余可采储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三是有系统配套的领先技术。
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特别是以精细挖潜为主的水驱配套技术、以聚合物开采为主的化学驱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正在研究攻关的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微生物驱等技术,还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
四是有享誉中外的大庆品牌。
长期以来,大庆油田以辉煌的业绩、一流的水平和过硬的实力,在国内外赢得广泛赞誉,树立了良好形象,成为油田今后发展的巨大无形资产。
五是有独特的政治优势。
油田各级党组织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员工队伍素质过硬,以及几十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始终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
六是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兄弟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都为油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永续辉煌的奋斗目标“珍惜荣誉、高举旗臶、开创未来、永续辉煌”,是大庆油田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当代大庆人面向未来的使命与宣言。
“永续辉煌”的基本内涵是,搞好“三个建设”,做到“四个保持”,打造“八个大庆”。
三个建设:——建设一个资源探明率最大、油田采收率最高、分阶段持续稳产,在国家能源布局中始终保持重要地位的百年油田。
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202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全面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工程技术、装备制造、油田化工和科技创新“五大基地”。
本世纪中叶、油田开发100周年之际,本土油气当量保持在2000~2500万吨,让大庆油田基业长青。
——建设一个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赶超国际一流,在中国石油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海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具有强劲竞争力的能源企业。
2020年,油田经营总收入达到3200亿元以上,其中,油气业务收入2000亿元,非油气业务收入1200亿元以上,海外市场收入达到非油业务的50%以上,让大庆油田走向世界。
——建设一个发展和谐、环境和谐、人企和谐,始终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列的现代企业。
油田开发技术走在世界石油工业的前列,经营管理水平走在国内同行业的前列,党的建设、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工业企业的前列,员工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走在全国工矿企业的前列,让大庆油田更加美好。
四个保持:保持油田开发的领先水平,保持经济贡献的稳定增长,保持精神品牌的历久弥新,保持大庆红旗的政治地位。
八个大庆:政治大庆。
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召唤,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让大庆红旗高高飘扬。
经济大庆。
以保障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为己任,实现原油分阶段持续稳产,努力为国家多产油气、多缴利税,巩固和保持国家重要能源生产基地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做出高水平贡献。
社会大庆。
充分发挥国有大企业的支柱、骨干作用,辐射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履行“三大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大企业形象。
精神大庆。
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大庆优良传统作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科技大庆。
立足全面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打好新时期高科技的新会战,抢占世界石油科技的制高点,保持油田科技的领先水平。
开放大庆。
全面推进开放型企业建设,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融入集团公司国际化的大舞台,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化的大格局,融入市场竞争差异化的大趋势,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
和谐大庆。
坚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努力构建油田与地方、企业与员工、资源与环境的和谐,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把油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发展大庆。
立足“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谋发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主创新、持续创新,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各项业务的发展定位集中发展油气勘探开发业务。
巩固松辽、加快新区,稳油增气、发展海外,确保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并以原油稳产带动相关业务的发展。
202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达到80~100亿立方米;累计新增石油可采储量4亿吨以上、天然气探明储量4000亿立方米,基本实现储采平衡,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油田的地位。
油气勘探,围绕“优质储量更多一些,勘探进度更快一些,总量规模更大一些,发现成本再低一些”,立足长垣、加快海塔、加强深层、拓展三肇、准备西坡、发展海外、探索外围、研究非常规,力争5年内,松辽盆地石油勘探每年至少提交探明可动用储量5000万吨、准备可动用地质储量8000万吨,海塔盆地石油勘探累计提交探明储量8亿吨以上、动用5亿吨。
油田开发,立足长垣、稳定外围、加快海塔、依靠技术、夯实基础、突出效益,大力实施“4331”工程(四控:控投资、控成本、控含水、控递减;三提:提高注水质量、提高油井利用率、提高单井日产量;三增:增加可采储量、增加海塔产量、增加天然气产量;一稳:稳定油田开发形势),努力实现“高效益,可持续,有保障”的4000万。
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长垣老区水驱自然递减率控制到7%以内,综合递减率控制到3%以内。
天然气上产,立足深层气,加快浅层气,近期尽快建成8~10亿立方米深层气、2亿立方米浅层气的生产能力,同时搞好煤层气、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力争5年内,年产气量达到60亿立方米左右。
重点发展工程技术服务业务。
做优做强物探、钻井、测井、固井、录井等主要业务,稳步发展钻井服务、运输等配套业务,切实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和企业创效能力。
2020年,经营收入达到300亿元,建成行业领先的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实现“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目标。
积极发展工程建设业务。
做大油建、做强管建、做专化建、做优路建,全面提升EPC总承包能力,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
2020年,经营收入达到300亿元,进入ENR全球承包商150强。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务。
做强做专人工举升、工程技术服务、地面工程油气处理集输及节能环保配套装备,稳妥发展石化成套装备,适度发展锻铸及其他业务,逐步向高端制造、数字制造、绿色制造方向发展。
2020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建成石油行业的高科技装备制造基地。
专业化发展石油化工业务。
做精现有装臵、做特三采表活剂、做专油田化学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020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亿元,建成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油田专用化学品生产基地。
配套发展生产保障业务。
积极做好发供电、供热、供排水、污水处理和通信等业务,做到安全平稳、保障需求,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切实增强保障生产、促进发展的能力。
2020年,经营收入达到300亿元。
协调发展矿区服务业务。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积极推进物业、医疗、公共交通、园林绿化、托幼、保险、高等教育等业务,逐步实现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