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胶布、探棒、弯盘等
← 患者←准备

定穴
↓ ← 消毒←皮肤

进针行针
↓ ← 观 ←察
遵医嘱核对穴位, 手持探 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
→ 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
敏感点
选针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 手持针对准穴位刺入,深度以
→ 刺入软骨→而又不穿透为度。留
针,或用菜籽小方块胶布固定 在耳穴部位,酌情留置数日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பைடு நூலகம்for
commercial use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针示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 (如菜籽等) 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 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 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
3.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 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 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 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如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 经绝期综合征等,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Nur f ü r den pers?nlichen f
ü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 é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 ü r den pers?nlichen f
ü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带状疱疹、坐骨神络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 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麻醉 后的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合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 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 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耳针取 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 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 理体位
消毒局部皮肤
患者是否晕针、 疼痛等不 适情况
安排舒适体位,告知患者 留针后应注意的事项,整 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 评←估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皮肤
→ 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л юдейко, торыиес пользуюдтлсяоя б ученияссл, едоваин нией д 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起针
↓ ← 整 ←理
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
→ 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
消毒,防止感染

记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耳针
→ 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Pour l ' é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6.一部分传染病症如对菌痢、疟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复和 提高机体的兔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
7.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 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耳针除上述病症外,还可用于针刺麻 醉中(耳针麻醉) 。也可用于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也能用 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还可用 于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毒等。 【操作流程】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 精消毒,预防感染。
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耳郭暴露在外,结构特殊,血液循环 较差,容易感染,且感染后易波及软骨,严重者可致软骨坏死、萎缩 而导致耳郭畸变,故应重视预防。一旦感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如局部红肿疼痛较轻,可涂 2.5%碘酒,每日 2~3 次;重者局部涂 擦四黄膏或消炎抗菌类的软膏,并口服抗生素。如局部化脓,恶寒发 热,白细胞增高,发生软骨膜炎,当选用相应抗生素注射, 并用 0.1%~ 0.2%的庆大霉素冲洗患处,也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剂,外敷中草药 及外用艾条灸之。 2、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3 、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 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 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4、对年老体弱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高血压病者,治疗前 应适当休息,治疗时手法要轻柔,刺激量不宜过大,以防意外。 5、耳针法亦可能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6、对肢体活动障碍及扭伤的患者,在耳针留针期间,应配合适 量的肢体活动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疗效。
1、备齐用物(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碘酒、酒精、棉签、镊子、 探棒、胶布、弯盘等) ,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 、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 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 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 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