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核辐射探测器201003301953[19983]

第四章 核辐射探测器201003301953[19983]


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Ⅰ区,电离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加。 第Ⅱ区称为饱和区或电离室区。
第Ⅲ区称为正比区。
第Ⅳ区称为有限正比区。 第V区称为G-M区或盖革区。 当外加电压继续增高,便进入连续放 电,并有光产生。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2 电离室
1 电离室结构
电离室的主体由两 个处于不同电位的
电极组成,电极之
1)带电的入射粒子通过气体 2)发生电离或激发
图1.1 气体电离示意图
3)在通过的径迹上生成大量离
总电离=初电离+次级电离
平均电离能( ):带电粒子在气体中产生一对离子所需的平均能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பைடு நூலகம்气体探测器
4.2.1 气体中电子和离子的运动规律
2 电子和离子的漂移与扩散
气体中,电离后生成的电子和离子的运动: ①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②定向运动: ⅰ沿电场方向漂移
问世了。1960年,半导体探测器得到广泛应用。
核辐射测量方法
4.1 概述
1 探测器的发展
1968年,多丝正比电离室出现,使放冷落的气体探测器又 获得了生命力,使核物理测量由高能向低能扩展。 1970年初,常温半导体问世。
1980年以后,常温半导体得到应用,制成X荧光仪。
1960年末至1990年,交替性应用,多面发展,根据测量对
4.2 气体探测器
4.2.3 正比计数器
1 气体放大机制
设圆柱形计数管的阳极半径为a , 电位为Vc;阴极半径为b ,电位
为 Vk;外加工作电压
则沿着径向位置为r的电场强度 为: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3 正比计数器
2 放脉冲的成形
脉冲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 子运动所贡献的,另一部分是正
离有关。
2)坪斜。在坪区,计数率仍随电 压升高而略有增加,表现为坪有 坡度,称为坪斜。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4 G-M计数器
2 死时间、恢复时间和分辨时间
入射粒子进入计数管引起放电后, 形成了正离子鞘,使阳极周围的 电场削弱,终止了放电。这时, 若再有粒子进入就不能引起放电, 直到正离子鞘移出强场区,场强 恢复到足以维持放电的强度为止。 这段时间称为死时间。 经过死时间后,雪崩区的场强逐渐恢复,但是在正离子完全被收 集之前是不能达到正常值的。在这期间,粒子进入计数管所产生 的脉冲幅度要低于正常幅度,直到正离子全部被收集后才完全恢 复,这段时间称为恢复时间。
或中性分子。
离子复合几率比电子大几个量级。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1 气体中电子和离子的运动规律
4 离子的收集和电压电流曲线
气体探测器利用收
集辐射在气体中产
生的电离电荷来探 测入射粒子。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1 气体中电子和离子的运动规律
4 离子的收集和电压电流曲线
象的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合理选用。
核辐射测量方法
4.1 概述
2 探测器的分类
气体探测器:电离室、正比计数器、G-M计数器。 闪烁计数器 半导体探测器 其它探测器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1 气体中电子和离子的运动规律
1 气体的电离
. . . . . . .. ++ . .-- . . . . . .
第四章 核辐射探测器
4.1 概述
1 探测器的发展
1908年,气体电离室(G-M计数器)问世。 1948年,二次大战以后,光电倍增管的应用,使闪烁计数 器(Scintillation)得到广泛应用。
1940年末,有人发现Ge半导体点接触性二极管在受到α粒
子 照射时有脉冲输出,受这一物理现象启发,半导体探测器
间用绝缘体隔开, 并密封于充一定气 体的容器内。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2 电离室
2 电离室分类
1)脉冲电离室,记录单个辐射粒子,主要用于测量重带电 粒子的能量和强度。 2)电流电离室和累计电离室,分别记录大量辐射粒子平均 效应和累计效应,主要用于测量X, , 和中子的照射量率 或通量、剂量或剂量率,它是剂量监测和反应堆控制的主 要传感元件。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3 正比计数器
气体探测器工作于正比区时,在离子收集的过程中将 出现气体放大现象,即被加速的原电离电子在电离碰撞中 逐次倍增而形成电子的雪崩。于是,在收集电极上感生的
脉冲幅度
将是原电离感生的脉冲幅度的M倍,即
处于这种工作状态下的气体探测器就是正比计数器。
核辐射测量方法
离子运动所贡献的。电子脉冲的
幅度 为: 与总脉冲幅度 的比例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4 G-M计数器
G-M计数器大多是圆柱形的。电源常见接法如图。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4 G-M计数器
1 G-M的特性
坪曲线是衡量G-M计数管性能的 重要标志。其主要参数是: 1)起始电压。当工作电压超过起 始电压后,输出脉冲不再与原电

+ + — + — +V

ⅱ从密度大向密度小的空间扩散
图1.2 电子定向运动示意图
核辐射测量方法
4.2 气体探测器
4.2.1 气体中电子和离子的运动规律
3 负离子的形成和离子的复合
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可能被捕获而形成负离子。 电子被捕获形成负离子的结果使漂移速度大大地减慢,从而 增加了复合损失。 电子和正离子碰撞或负离子和正离子碰撞可复合成中性原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