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WB无极绳绞车说明书

JWB无极绳绞车说明书

JWB系列矿用无极绳调速机械绞车使用说明书(行星差速,同轴布置)(液控或手动操作)(重锤或液压张紧)执行标准 MT/T885-2000及Q/GX008-2008邹城市广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04月目录1.概述 (1)用途及适用范围 (1)使用环境条件与环境影响 (1)产品特点 (1)型号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2)2.技术特征 (2)主要技术参数 (2)主要性能 (2)3.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3)绞车主机 (3)梭车 (3)尾轮 (3)主压绳轮组 (4)副压绳轮组 (4)托绳轮组 (4)拐弯轮组 (4)液压系统 (4)控制与显示 (4)4.安装与调试 (4)设备安装的条件与技术要求 (5)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5)电气系统安装及调试 (7)试运行及注意事项 (7)5.绞车控制步骤 (8)6.使用及维护 (8)7.故障分析与排除 (9)8.运输、储存 (10)9.开箱与检查 (10)10.其他 (10)11.配件一览表 (11)12.附图 (15)13.联系地址及电话………………………………………………(封底)1.概述用途及适用范围本产品是以钢丝绳牵引的轨道运输设备,主要用于井下工作面顺槽和采区大巷实现材料、设备运输,特别适用于大型综采设备的运输牵引和长运距及材料的运输,能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及运输安全可靠性,也可用于金属矿山和地面轨道运输,可适用于坡度不大于30℃或弯曲、起伏变化的轨道运输。

特别提示:本绞车严禁运行中双工作闸同时制动。

使用环境条件与环境影响牵引绞车可在煤矿井下有瓦斯的巷道中使用;牵引绞车应安置于环境温度为10℃—40℃,环境相对湿度不超过85%(+25℃),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的巷道内工作。

对于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需要考虑到空气冷却作用和介电强度的下降,选用的电器设备应根据制造厂和用户的协议进行设计或使用;牵引绞车在有隔爆要求的巷道内工作时,必须选用在有效期内、有煤安标志的隔爆型电机及电气,且工作时周围空气中的甲烷、煤尘、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中所规定的安全含量;牵引绞车无任何污染,不影响周围环境;产品特点本设备吸收借鉴了绳牵引卡轨车的成熟技术,采用了调度绞车的行星轮减速、变速方式,具有如下特点:绞车采用了三级行星轮系减速传动,电机输入轴直接传动常啮合的行星差速器,在快速、慢速块式制动闸的相应结合下,形成零速、快速和慢速,最后传动末级行星轮系和摩擦滚筒。

可以实现:电动机空载起动,货载实施零速或慢速缓缓起动,无起动掉道危险。

绞车运行中两档变速,满足不同物料,不同巷道条件的速度、力矩要求。

多起伏巷道变坡前后的速度任意切换。

采用双锥摩擦轮液压张紧或单锥摩擦轮重锤张紧或复合张紧技术,实现正反向均有可靠恒定的张紧力及驱动力,无打滑现象,液压张紧特别适用于起伏较大或运距较大的巷道。

安全制动器采用常闭式弹簧抱闸,液压松闸,工作可靠,满足规程要求。

型号组成及其代表意义J W B □□J机械传动(无减速器不注)调速方式:齿轮变速B功率(kW)隔爆型(非隔爆型不注)无极绳绞车2.技术特征主要性能实现长运距巷道无接力直达运输,提高运输效率及安全可靠性。

实现电机空载起动、负载软起动,无起动掉道危险。

运输中可实现两挡变速,满足不同物料、不同巷道条件的力矩、变速要求。

紧急制动保护。

梭车位置动态显示功能:主电机正反转、油泵电机工作指示灯指示正常;打滑保护、超速保护指示灯指示正常;绞车位置动态显示正常。

3.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绞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机、梭车、尾轮、主压绳轮组、副压绳轮组、托绳轮组、拐弯轮组、(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组成。

主机:绞车为螺旋缠绕式摩擦滚筒,电机输入轴直接传动常啮合的行星差速器,在快、慢闸的相应结合下,形成零速、快速、和慢速,最终传动末级行星轮及摩擦滚筒。

借助钢丝绳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而达到传送重物的目的。

绞车主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底座:有型材焊接成整体。

2)行星差速器:通过一双联内齿圈,圈内安装两级行星轮系,通过两套块式制动器与摩擦轮离合方式进行变速。

一套摩擦轮与第一级行星轮架通过花键联接,另一套摩擦轮通过两平键与双联内齿圈相联。

当电动机空载起动时,两块式制动器全部打开,行星差速器空转,而摩擦滚筒不转。

带载时通过两块式制动器交互使用可形成慢速、快速,最终通过末级行星系传动摩擦滚筒。

3)调速闸:分为手动制动闸和液控操作闸。

通过交互使用两制动闸,实现绞车在不停的情况下进行零速、慢速、快速的快速转换,操作灵活,控制方便。

制动闸支座与绞车底座采用螺栓联接,安装孔位为对称布置,可满足不同的巷道对绞车的布置要求。

液控操作闸是采用液压控制,可以远距操作,实现集中控制。

4)末级传动装置:末级传动装置由内齿圈、末级行星架、末级太阳轮、安全制动器、末级传动支承架等组成。

安全制动器在正常工作时处于开状态,如发生异常情况紧急制动。

末级传动支承架通过花键将末级行星件固定,在工作中末级行星轮只有自转而无公转,起减速作用。

5)滚筒部分:根据用户使用的张紧方式不同,分为单摩擦滚筒和双摩擦滚筒,滚筒由摩擦轮、筒内套件组成。

摩擦轮通过螺栓与筒内套件联接,方便拆装,传动可靠。

6)安全闸:安全闸为采用弹簧施压的常闭结构型式的液压闸,当绞车断电时,制动闸通过节流阀快速回油,实现安全制动。

绞车运行部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梭车:梭车是无极绳绞车运输的关键部件,是钢丝绳两头的结合点。

由梭头、钢丝绳锁紧器、卷绳筒、车架、轮组组成。

车架支撑在轮组上,梭头、钢丝绳锁紧器、卷绳筒固定在车架上。

梭头是钢丝绳过主压绳轮组的导向器件。

尾轮:尾轮是无极绳绞车运输的关键部件,是在无极绳绞车运输到尾部钢丝绳导向之用。

由槽轮及轴承、轴、支撑组成。

主压绳轮组:用于凹形巷道避免钢丝绳飘绳。

由架体及主压绳轮、弹簧组成。

副压绳轮组:用于凹形巷道避免钢丝绳副绳飘绳。

由架体及副压绳轮组成。

托绳轮组:用于巷道托钢丝绳。

由架体及托绳轮组成。

拐弯轮组:用于钢丝绳改向。

由架体及拐绳轮组成。

液压系统:绞车液压系统可对安全闸12、液控闸16、18、拉紧油缸13进行控制,系统如附图2-2。

绞车采用手动闸时,泵2系统不用;当绞车仅有安全闸时,泵2系统及泵1系统电磁阀后面部分均不用。

控制与显示:绞车包含控制的显示箱。

控制用于绞车主机、液压站的控制,显示箱用于显示梭车运行位置。

其原理如附图4。

4.安装与调试4.1设备安装的条件与技术要求根据使用煤矿的巷道条件、运输对象、使用要求,完成无极绳牵引绞车布置设计,绞车总体布置图见附图6。

牵引绞车安装位置需要扩巷时,设备安装先按设计扩巷。

根据基础图进行基础施工,绞车本体、前压绳轮、拉紧尾轮及尾轮必须打混凝土地基固定(尾轮可根据巷道情况打立柱固定);主压绳轮、副压绳轮、托绳轮、拐弯轮巷道条件好的情况下可不作基础,如坡度较大,拐弯半径小且多应作基础或打锚杆固定。

基础要与巷道底板连接牢固,如巷道底部煤层较厚时,应在基础中加打底锚。

尽可能选择平巷或坡度较小的巷道处布置基础,但在坡道上打基础时,基础上表面应水平。

本体混凝土基础尺寸见附图2,其他运行部件结构及基础图按绞车总体布置图施工。

地脚螺栓可在浇灌基础时一次定位(用定位磨具),也可在浇灌基础时留出地脚螺栓孔,等设备稳好后再用二次灌浆将地脚螺栓灌入。

注意:在浇灌基础时要预先留出准备二次灌浆的槽子来。

基础浇灌须待5~6天混凝土凝固后方可安装绞车。

特别提醒:无极绳绞车基础可高于张紧装置基础100mm,不允许绞车基础低于张紧装置基础。

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主机安装:牵引绞车如为解体下井(解体时须作好记号,尤其是垫铁的对应记号),先在安装地点进行组装,然后利用手拉葫芦等工具将设备移动到基础上,再固定地脚螺栓。

安装好后先初调试:两快慢速闸操作灵活无阻滞,安全闸开合自如,绞车本体空运转无异常噪声,且于安全闸、快慢速闸打开时不摩擦。

张紧装置安装张紧装置分为两种:液压张紧装置、重锤张紧装置。

液压张紧安装:首先将拉紧油缸用销轴固定在绞车本体上(拉紧绳轮已安装在油缸上)、张紧尾轮安装于基础(或立柱)上,将拉紧歪轮用钢丝绳通过张紧尾轮与拉紧油缸上拉紧绳轮连接起来(长度根据现场情况定),用绳卡将钢丝绳固定,初试油缸应伸缩自如,无阻滞。

重锤张紧安装:重锤张紧装置安装于基础上,固定地脚螺栓。

用5吨葫芦(一端固定在梭车上,另一端固定在钢丝绳上)拉梭车松边一侧的钢丝绳,当达到要求的预紧力时,把钢丝绳固定在梭车上,然后挂上重锤块,拉紧钢丝绳。

梭车安装:梭车如为解体下井,先在安装地点进行组装,然后利用手拉葫芦等工具将钢丝绳拉紧,固定在梭车上。

初试运行观察车轮与轨道、主压绳轮、副压绳轮、托绳轮、拐弯轮无卡阻现象,运行平稳。

尾轮、前压绳轮安装:直接用基础上的地脚螺栓固定即可。

运行部件安装:托绳轮一般按30米一组布置安装,但在凸变坡处一般3米一组布置;主压绳轮、副压绳轮根据巷道起伏条件在凹边坡处一般按3米一组布置安装;拐弯轮一般按6度一组布置安装。

要求绳轮间轴线及弧度误差小于~2mm。

钢丝绳安装:将检查、检验过的钢丝绳一端经一前压绳轮、绞车本体上缠绕3圈、拉紧歪轮、再经绞车本体缠绕3圈、过另一前压绳轮、梭车梭头、插爪固定于梭车上;另一端经副绳轮组、尾轮后返回、过主绳轮组、梭车梭头、插爪先固定于绞车上,然后将剩余绳缠绕在固定的滚筒上。

液压系统安装:清洗油箱(禁用棉纱)、注油,油位液面达到液位计的三分之一处(46号抗磨液压油)。

根据用户要求的操作方式与张紧装置,连接管路。

连接处用U型卡固定,然后开启液压站。

观察油管各连接处、阀块安装阀处、制动闸处无渗油、漏油现象,且快慢速闸、安全闸开合自如、无阻滞。

液压系统调试步骤如下:1)将溢流阀6Ⅰ、6Ⅱ、6Ⅲ,截止阀14均打开。

2)启动油泵,检查电机旋向正确。

3)调泵2系统及液控闸。

调溢流阀6Ⅰ压力至。

手动换向阀至某一液控闸位置。

调手动溢流阀,压力可逐渐升高,或逐渐降低。

然后再将手动换向阀至另一位置,调手动溢流阀,可达到相同效果。

注意:若残压大,说明手动溢流阀阀芯簧不合适。

4)调泵1液压张紧部分。

电磁换向阀5不得电,手动换向阀选择后腔进油。

调6Ⅱ溢流阀至合适值(油压根据拉紧需要确定,一般在7-11MPa),活塞杆外伸。

手动换向阀11换向,前腔进油,关断截止阀14,则蓄能器10(充气压力为3MPa)充液。

同时油缸13前腔进油,后腔回油,活塞杆缩回。

蓄能器充液压力达7MPa 时,停油泵,开截止阀14,油应能流回油箱,然后关断截止阀,完成调试。

注意:蓄能器有压力时不能打开管路,应将压力通过截止阀14卸放。

5)调泵1安全闸部分。

关断节流阀8,调溢流阀6Ⅲ至压力6MPa-8MPa。

调手动溢流阀17Ⅱ,调节流阀8能缓慢打开安全闸,然后操作手动溢流阀能操作安全阀缓慢打开,快速闭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