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读《撒哈拉的故事》 PPT

浅读《撒哈拉的故事》 PPT


《娃娃新娘》

讲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个风俗,就是新娘坐迎亲的车 时要被车上的男人一直殴打到男人家,因为“结婚不 挣扎,事后要被人笑的。这样拼命反抗才是好女子”, 在他们的观念里, 结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夺取一 个小女孩的贞操而已。从言语间可以感受到三毛对这 种行为的谴责与愤怒,她无法忍受一个还是花儿一般 年纪的女孩就这样失去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感悟二:坚持梦想
正如三毛所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
由去坚强。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要
心存梦想,努力前行。

三毛的一生完成了两件事, 一件是走遍千山万水的流 浪,她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旅行,寻找存在的意义,在 一场又一场陌生的事物面前寻找心灵的慰藉。另一件 是一场理想主义的浪漫爱情, 三毛曾说:“每天想你 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
《撒哈拉的故事》简介
本书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主要描 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 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在她的笔下,那些撒哈拉沙漠 的人和物变得丰富多彩。
《芳邻》与《素人渔夫》
面对撒哈拉威邻居们时偷时“抢”的各种骚扰, 三毛却把他们称为芳邻,并且写下“感谢这些邻居, 我沙漠的日子被他们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道寂寞 的滋味了”; 为了多赚些钱,两人辛辛苦苦一天打渔卖钱后的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结婚记


荷西的求婚:他写信给三毛,“我们夏天结婚好么?”。 那封信三毛看了不下十遍,出门散步回来就答应了。随后, 三毛收拾了行李,退掉马德里的房子,也到西属撒哈拉沙 漠里来与荷西登记结婚。 荷西与三毛的婚礼:在沙漠里没有消遣,结婚前两人去看 了场电影算是同单身的日子告别。第二日,荷西送给三毛 的结婚礼物是一整副骆驼的头骨,惨白的骨头和黑洞洞的 眼睛,而三毛赞叹“真豪华!真是知音!”。婚礼的装扮 很简单,三毛一件麻布衣服,一顶帽子加上香菜做装饰, 荷西一件衬衫,两人热热闹闹就结婚了。沙漠里毫不讲究, 完全没有什么礼法可循。荷西的戒指是自己给自己戴上的, 甚至忘了给三毛戴上就去追问法官要户口簿了,场面一片 混乱。
创作背景
三毛在外留学、工作,于1970年回到台湾,受张其 昀先生之聘请,在文大德学系、哲学系任教。后因 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台,回到西班 牙。在1973年,她禁不住撒哈拉沙漠的诱惑,与深 爱着她的西班牙青年荷西来到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 漠结婚,白手成家。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 潜藏的写作才华,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了 很多情感真挚的作品,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从此开启, 并受到时任《联合报》主编平鑫涛先生的鼓励,三 毛开始把她的作品集结出书。她的第一部作品集 《撒哈拉的故事》于1976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
在沙漠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浅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介绍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 (mà 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 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 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 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 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 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

书中无论是《沙漠中的饭店》中记述荷西把粉丝当 做雨来吃,还是《结婚记》中记述的他们简单得不 能再简单的婚礼、白手起家建立他们沙漠上最美丽 的房子,都渗透着彼此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对于 三毛这样的流浪者来说,像是无处漂泊的千年的情, 终于有了一处栖息地。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
用三毛自己的话是说:当别人都在怀疑她稀奇
古怪的想法的时候,只有荷西相信三毛真的会
这么做,并且为她做准备,和她一起去到她想
去的地方。
三毛与荷西的对话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 吃点。
收账单,却被三毛不小心放在洗衣机里洗烂了,此时,
三毛写到“我坐在浴室门口的石阶上,又哭又笑起 来”;
《荒山之夜》


故事讲述了荷西开车带三毛到沙漠中找寻化石,荷西 身陷泥淖,越陷越深,三毛向路过的车求救反被三个 撒哈拉威人调戏,经过一番周旋,三毛跳进车内,开 车逃脱,摆脱他们后又折回沼泽地,用轮胎将荷西救 出。 文章的最后:荷西问:“三毛,还要化石吗?”三毛 说:“要,你呢”荷西答:“我更要了,明天下午再 来”,表明了他们要努力坚强地在沙漠中活下去的决 心以及笑对风雨的人生态度。
《哑奴》

这篇文章就描绘了一个沙漠里奴隶的生活,善良的三 毛同情奴隶被财主虐待, 便常常偷偷跑去给哑奴送吃 的和钱,即便已经这样帮他了,但三毛还是觉得不够, 她觉得她的帮助只能帮他度过眼前的困难,却打开不 了他一辈子的枷锁,改变不了他的命运,所以她心怀 愧疚,在奴隶被买走时,她竟泪流满面,这就是三毛, 一个心怀怜悯、善良的三毛。
感悟一:笑对风雨的人生态度
三毛曾说:“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 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面
对生活的苦难,我们就算伤痕累累,就算遍体鳞伤,
也要勇敢地站起来,拥抱生活,微笑着面对。
执着的追梦人
在撒哈拉沙漠,三毛承受体力的透支,物质的匮乏, 生活的苦难,但却能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 述着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美丽 的景色、生活的乐趣、千疮百孔的大帐篷、铁皮做的 小屋、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
感悟三:找一个懂你的人,然后爱一辈子
用三毛自己的话说:当别人都在怀疑她稀奇古怪的想
法的时候,只有荷西相信三毛真的会这么做,并且为
她做准备,和她一起去到她想去的地方。
三毛是幸福的。他们的爱没有束缚,没有羁绊。喜欢
漂泊的她,遇到一个愿意毫无条件陪伴她的人。
落后的撒哈拉沙漠
在黄沙漫天的撒哈拉沙漠,一切都显得那么荒芜,生活 在当地的人们仿佛与世隔绝,落后的生活方式与思想, 女性与奴隶所遭受的灾难时时刺痛了三毛善良的内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