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城市规划如何依法行政的浅谈

关于城市规划如何依法行政的浅谈

关于城市规划如何依法行政的浅谈XXX XXXXXXXXXXXX【摘要】依法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遵循依法的原则行使行政权的过程。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行政权,综合指导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活动的全过程即为城市规划依法行政。

经过十多年的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实践,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我国的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在人治与法治、依法与违法、自觉与不自觉、主动与被动的较量中,、逐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强化、健全和完善。

【关键词】依法行政城市规划1 引言一个城市的规划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城市发展的未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映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其主要标志就是城市建设发展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由过去主要采取行政手段,依靠经验进行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转变为主要运用法律手段,依法进行城市建设综合的科学的规划管理。

1989年12月26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法》的颁布是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颁布和实施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的发展。

实现依法治城、依法行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加强城市法治是必然的选择,城市规划同时也是依法行政、整顿城市发展建设秩序和查处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

符合不符合城市规划、服从不服从规划管理,是区别合法用地、合法建设与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分水岭。

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才能抓好城市规划,有效整顿城市发展建设中由于追求高额利润、盲目投资、盲目开发而出现的混乱秩序和不正之冈,划清是非界限,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严格规划执法,能够保证城市发展建设沿着科学、合理、健康的轨道运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规划好城市,才能建设和管理好城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必须以法律来保证。

因此,加强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成为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做好城市规划的根本任务。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根本反应。

我国宪法对包括土地在内的自然资源的规定中最本质的一点就是这些自然资源都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意味着政府对于城市土地的利用拥有充分的权利,这就十分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这也是许多西方国家城市政府所羡慕的。

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城市规划工作也必然涉及与之相关的法律。

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管理法》等。

2 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法制建设,实行法制管理,是搞好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具体来讲,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赋予城市规划法律效力,保证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如何才能具体并体现出来,其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法律,由法律规定的部门负责编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在这种情况下说产生的城市规划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有关城市规划管理的法规在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起着保证作用。

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从而使城市规划成为整个城市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次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法律规定来控制城市的发展方向。

对影响城市性质、发展规模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制约,特别是对当前建设项目的立项、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增长和迁移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划管理;二是通过法律规定来控制城市发展的结构。

主要是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容积率、日照间距、建筑层数、绿化要求、建设部以及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划管理;2)科学总结规划管理的经验,使之规范化、合理化;3)为理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内外部关系创造条件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

城市规划管理法规是调整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称谓。

因此,它可以调整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外部关系,理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保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自己的行政管理权限。

同时,通过法规规章,理顺城市规划局与各办事机构的合作关系,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4)法制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手段和保障实行法制管理,能够避免或者减少有关部门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依法进行分工管理、协调配合。

3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的特点城市规划是政府行为,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实质上就是依法行政的过程,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现实性、地方性、群众性等特点。

它的对象是整个城市,是要通过依法行政把城市规划与当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

他关系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关系着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的切身利益。

4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的要素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环境,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之上。

这也就是说,必须提高领导和群众的城市意识、规划意识、法制意识和行政意识,为实现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创造必要的思想条件,消除思想障碍,从思想上保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能够依法行政。

1)城市意识城市是不同于乡村的,城市环境、城市形象、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与乡村不同的,城市工作也不同于乡村工作,要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首先要有一定的城市意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城市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建设与管理的随意性比较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必须一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2)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和管理的龙头,但在一些小城市,城市规划的意思还不浓,以权代法,以领导的主观意识代替城市规划的想象依然存在,要努力确定城市规划的重要地位。

3)法制意识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4000多年以前便已经开始了运用法律手段来治理国家。

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揭开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立法的新篇章。

但是必须认识到,从全国来讲,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执法也比较薄弱,城市规划法制观念还不够强,不少城市对于各种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查处还不够得力。

城市规划工作全面进入法制轨道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尽管《城市规划、法》颁布已经十多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社会来看,城市规划法的普及还刚刚开始。

因此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城市规划法,使广大干部和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仍然是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4) 行政意识城市规划是城市人民政府意志的体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城市人民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

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是一项战略性、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行政工作。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城市规划,并依法和按照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各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进行规划管理,对其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违章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使行政处罚权等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畴。

现在,广大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行政一时有所加强,但依法行政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尚待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依法行政的需要。

5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行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城市规划方面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的行为则为城市规划依法行政行为。

依法行政行为具体表现为依法实施制定法规政策、决策、执行公务、处理事务、协调关系、组织、管理以及监督检查和进行行政处罚等形式。

5.1 行政立法其具体表现在建立健全城市法规体系、制定法规文件、法规协调、清理、修改、授权解释、废止和城市规划等方面1)建立健全城市法规体系《城市规划法》颁布以后,摆在城市规划法制领域里的一项首要任务,就是以《城市规划法》为中心,建立健全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以及行政措施在内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实现三个方面的配套,即城市规划的基本法与各个单项法规的配套、技术性法规于各种行政管理法规的配套、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的配套。

2)制定法规文件这要坚持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依上原则,二是依新原则,三是依法原则。

3)法规协调4)法规清理、修改、授权解释和废止5) 审批城市规划这使我国城市进入按照批准的城市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的新时期。

5.2 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管理权限内,按照法定规划管理程序,对建设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发生影响,包括核发“一书两证“、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强制执行等方面。

5.3 行政司法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有城市规划方面的行政复议裁决权,同时依法进行行政调解和仲裁也属于行政司法的范畴。

6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进入依法行政的新阶段。

《城市规划法》的顺利实施,城市规划所以能够很好地变为现实,离开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和加强规划管理是不行的,大量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需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去承担。

6.1 搞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要素纵观国内外各大城市,凡是管理得比较好的,主要靠科学的规划、完备的法制、精干的队伍和合理的体制以及统一的领导。

因此,我们把规划、法制、队伍、体制、领导称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五大要素。

这是搞好城市规划管理的五项基本建设工作,缺一不可。

要强化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主要应在这五方面下功夫。

6.1.1 科学的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方向、目标和依据,规划管理的诞生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一步一步地实现城市规划。

十年动乱中,废止规划,无政府主义的滥建所留下的深刻教训,记忆犹新。

当然光有规划还不够,还应当是科学的规划。

规划得科学合理,建设才有可能合理。

规划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

规划的好坏,关系着城市建设的好与坏,关系着城市管理的好与坏。

高质量的规划,才能有高质量的管理。

所以加强规划管理,首先要提高规划质量。

6.1.2 完备的法制尽管《城市规划法》颁布以来,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当前还没有一整套完备的法规体系;多年来的人治习惯,一下子还变不过来,有的人甚至不愿意变过来。

因此,建立完备的法制,尽量摒弃人治,仍然是加强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措施。

6.1.3 精良的队伍规划与法令是纸上的东西,要靠人去实施,专业管理队伍是搞好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