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PPT课件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PPT课件

16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 1.国内各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重大压力
17
控股:跨国公司占有市场的一种战略
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最初采取了合 资的方式,但他们利用一切机会达到控股甚 至独资的目的。在合资企业中,外商将合资 企业的关键部门控制在手,从他们自身的利 益出发制定企业的长远战略。国外跨国公司 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大都采取了“搁置中方品 牌”的战略措施。
10
1、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激发他国与中国的 经贸冲突,并为“中国威胁论”提供口实
2、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加大中国经济所面临 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
11
3、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使中国在能源和原 材料等问题上“代人受过”
4、短缺经济时期形成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 (如低工资、低地价、税收减免和以市场换 技术等政策)正在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Customs Union(关税同盟)
Common Market(共同市场)
Economic Union(经济联盟)
3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一、国际分工发展的进一步发展,出现 了所谓“全球性产品”和“全球性公司”。
第二、世界贸易迅猛增长和多边贸易体制 的形成
4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 第四、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 第五、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加强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1
一、经济全球化
国际化 :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超越 了其国境,那么就形成了经济生活的 国际化,也有人将这种情况就称为全 球化。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或经济集团
Integration: 最初指产业组织之间的联合; 现在用于描述区域经济一体化
FTA Free Trade Area(自由贸易区)
18
“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企业生产的影响 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 国内零售业日子难过
19
2.对外贸易的压力
多数企业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的观念还未彻 底改变,造成外贸粗放经营。由于没有自己 的品牌,产品技术含量低,再加上宏观管理 乏力,引起低价竞销,经营秩序混乱。在出 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成交价格却一路 下滑。
4、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会招致伙伴 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23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1、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产 业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 产业结构调整。
24
2、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提高劳动密集型产 品的质量,大力培育出口名牌产品,提高出 口商品的竞争力
3、抓紧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1870年时,中国GDP相当于英国的1.95倍, 美国的1.9倍,德国的4.2倍
1913年时,美国GDP总量是中国GDP的 1.72倍,中国GDP是英国的1.3倍,德国的2倍
1950年,美国GDP扩张为中国的4.3倍,英 国GDP上升为中国GDP的1.03倍。
7
在1820—1950年间的130年间,中 国人均GDP仅仅增长了0.17倍。同期的 美国增长了6.4倍,英国增长了2.9倍, 德国提高了2.75倍。
4、大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区 域和多边经济合作
25
THANKS
26
20
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有所提高,但在国际分工 中的地位依然较低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摩擦增加
21
顺差的影响:
1、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 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 展
2、国外投资的净流入,会对国内资金的利 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22
3、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 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 来威胁
12
2.外资流入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对我国经济成长的贡献
1.经济发展方面
引进技术、促进出口、增加就业
15
2.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WTO作为政府间的贸易组织,其要 求成员国遵守的规则不仅仅包括《WTO 协定》及其附件,还包括了25个以上的 部长宣言、决议、谅解等。在这一纷繁 复杂的法律体系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 则,其中约束各成员方政府的原则主要 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开 放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
182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相当于中 国的2.46倍,到1950年则扩大到15.6倍。
1820—1950年,英国人均收入水平 由3倍扩大到11倍,德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由2.1倍扩大到6.8倍。
8
(一)溶入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国际贸易
9
外贸依存度:进口和出口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 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5
二、中国与全球化
按照世界银行的观点,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1870—1914 年的全球化第一次浪潮;1945—1980 年的全球化第二次浪潮;1980年至今 的第三阶段或称全球化第三次浪潮。
6
按照1990年国际美元计算
1820年,中国的GDP总量是英国的5.7倍, 美国的15.9倍,德国的11.9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