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四要素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理论三、思考题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三、思考题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尚书》中提出的______________命题被朱自清先生称为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

3、文学艺术起源的主要学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生活活动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思考题1、简述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2、简述文学起源的几种学说。

3、简述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4、为什么说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一、填空1、提出“诗缘情”的是______________。

2、话语的五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双重性质是指它既是______________的,又是______________的。

二、名词解释2、话语蕴藉3、含混三、思考题1、简述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2、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3、什么是话语蕴藉,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略)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一、填空1、“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2、精神生产是以为手段创造观念世界的。

3、文学创造是以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4、有关文学创造客体的重要认识有和,有关文学创造主体的观点主要有和。

二、名词解释1、艺术生产2、文学创造的客体3、文学创造的主体4、精神生产三、思考题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2、文学生产与科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文学生产与宗教生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试述文学创造客体的特征。

5、试述文学创造主体的特征。

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一、填空1、文学创造过程可分为渐次递进的几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和。

2、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和等三个环节。

3、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起点。

4、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和、等四种。

6、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内趋力是。

8、艺术构思过程中想象的主要方式有、和。

9、联想的主要类别有、、和。

12、“三竹说”是提出的。

二、名词解释1、文学材料2、艺术发现3、创作动机4、艺术构思5、灵感6、直觉三、思考题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2、灵感与直觉的区别何在?3、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一、填空1、艺术真实是一种的真实、的真实、的真实和的真实。

3、“诗意的裁判”这一情感评价的别名是由提出的。

4、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在文学作品里是个立体结构:包括和。

二、名词解释1、艺术真实2、艺术概括3、情感评价4、人文关怀5、艺术形式三、思考题1、简述艺术真实的特征。

2、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3、简述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实现的意义。

第九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文学作品分为——、——、——三种类型。

2、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3、诗的音乐性主要在----和----两方面。

4、文学作品的体裁有——、——、——、——和——。

二、名词解释1、现实型文学2、理想型文学3、象征型文学4、诗歌5、小说6、剧本7、散文三、思考题1、简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诗歌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明小说的基本特征。

4、举例说明散文的基本特征。

5、举例说明剧本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是----、-----、----。

2、《周易·系辞》在探讨哲学思想的表达问题是,曾提出----、----、----三个要素。

3 、文学言语的特征是、、。

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

5、文学意蕴层面包括、、。

6、文学文本的层次包括——、——、——二、名词解释1、文本2、文学形象3、文学典型4、文学意境5、文学意象三、思考题1、结合作品谈谈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作品谈谈文学意境的特征。

3、结合作品论述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4、简述文学作品三个本文层次的特征。

5、简述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

6、结合作品谈谈文学言语的基本特征第十一章练习题一、填空1、构成文学叙事概念的三个方面是----、----、----。

2、叙事结构的节奏性主要体现在----、----、-----中。

3、叙事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4、叙事作品的时序包括----、----两种。

5、人物的二重性是——、——。

6、故事包括——、——、——、——。

7、结构包括——、——。

二、名词解释1、情节2、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3、行动元与角色4、视角5、叙述者的声音6、文学叙事三、思考题1、简述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

2、简述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十二章练习题一、填空1、2、抒情角色分为----和----。

3、抒情话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是----、——、——、——、——、——、——、——。

二、名词解释1、抒情2、抒情角色3、抒情话语4、象征三、思考题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第十三章文学风格一、填空1、在中国古代,西汉的提出了“心画心声”说;以“气”论文,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2、明代在其《四溟诗话》中指出:“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一。

”3、“风格即人”的观点是由法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二、名词解释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三、思考题1、简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2、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一、填空1、德国文艺社会学家阿多诺等人将现代文化生产领域称为“”。

2、目前,关于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属性本身,大多数美学家赞同将其概括为、、三个层次。

3、古罗马诗人较早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

4、“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命题是由提出来的;“乐和同”的观点则是由提出来的。

二、名词解释文学消费文学接受三、思考题1、简述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

2、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一、填空1、“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的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2、读者的文学接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3、文学接受的动机概括起来主要有、、、和五种动机。

4、文艺理论中“召唤结构”这一概念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提出来的。

5、在具体阅读现象中,误解可分为与两种情况。

6、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常常呈现出与两种情况。

7、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期待视野接受心境正误与反误共鸣三、思考题1、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2、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3、文学接受活动中生产共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5、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一、填空1、人类的文学活动,从总体上说是三大活动,即、、。

2、和曾被恩格斯称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3、《毛诗序》指出:诗应用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是一种模式的文学批评理论;我国古代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属于一种的文学批评模式。

二、名词解释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标准三、思考题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