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导滴定实验报告doc

电导滴定实验报告doc

电导滴定实验报告篇一:《电导滴定分析法测定未知酸》实验报告实验五电导滴定分析法测定未知酸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导率仪结构和测定溶液电导值的基本操作;2.了解电导电极的结构和使用;3.掌握电导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判断终点的办法。

二.实验原理在滴定分析中,一般采用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但是稀溶液的滴定终点突跃甚小,而有色溶液的颜色会影响对指示剂在终点时颜色变化的判断,因此在稀溶液和有色溶液的滴定分析中,无法采用指示剂来判断终点。

本实验借助于滴定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而引起的电导值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这种方法称为电导滴定。

NaOH溶液与HCL溶液的滴定中,在滴定开始时,由于氢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值较大,测定的溶液电导值也较大;随着滴定进行,H+和OH-离子不断结合生成不导电的水,在H+浓度不断下降的同时增加同等量的Na+离子,但是Na+离子导电能力小于H+离子,因此溶液的电导值也是不断下降的;在化学计量点以后,随着过量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溶液中增加了具有较强导电能力的OH-离子,因而溶液的电导值又会不断增加。

由此可以判断,溶液具有最小电导值时所对应的滴定剂体积即为滴定终点。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DDS-307型电导率仪2.DJS-1C型电导电极3.85-1磁力搅拌器一台4.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5.未知浓度HCL溶液6.10ml移液管1只7.100ml玻璃烧杯1个四.实验步骤1.滴定前准备按照滴定分析基本要求洗涤,润洗滴定管,装入0.1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调节滴定液面至“0.00ml”处。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00ml未知浓度HCL溶液于100ml 玻璃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稀释被测溶液,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放入搅拌珠。

按照要求将电导电极插入被测溶液;调节仪器“常数”旋钮至1.004;将仪器的“量程”旋钮旋至检查档;将“校准”旋钮旋至100;调节“温度”旋钮至室温21℃;将“量程”旋钮置于合适的量程范围。

即可开始测量。

2.滴定过程中溶液电导值测定按照下表依次滴加0.1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读取并记录电导率仪上的电导值。

五.实验数据处理1.滴定曲线绘制以测定的溶液电导值为纵坐标,滴加的NaOH标准溶液体积为横坐标制图,绘制电导滴定曲线,并采用作图法在滴定曲线上求出滴定终点所对应的滴定剂体积。

2.未知浓度HCL溶液的浓度计算根据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滴定终点时的滴定剂的体积,采用下式计算未知浓度HCL溶液的浓度:cx?六.实验小结与讨论1.实验前碱式滴定管必须清洗干净,并用0.1000mol/L 的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

2.注意调节好磁力搅拌器的速度(注意观察搅拌珠的旋转以判断速度),不能过快而使液体飞溅,亦不能过慢而未使溶液混合均匀,而影响滴定结果。

3.将电导电极插入溶液时,要注意插入的深度及位置,既要保证搅拌cNaOH?Vep5.00=珠不会损坏电极,也要保证滴定时的方便操作。

4.滴定开始前,要注意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处是否有空气,若有,一定要排空,且在后续的滴定操作中要注意控制胶管中的玻璃珠以控制差不多一次滴的滴定速度,这样即可保证不会留有空气柱。

5.一次滴定结束后,电导率仪显示的值会跳动,这是因为溶液还在混匀之中,要待其稳定后再记录电导值。

6.本次试验的误差主要来自于碱式滴定管的操作,因中途滴定中未控制好流速而使胶管中留有一段空气。

篇二:电导滴定(1)物理化学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组员:陈禹志 1131036 杨通怀 1131041谢廷波1131017 苏河涛 1131015赵春花 1131042 刘燕飞 1131043 周福乾 1131018 电导滴定法测定盐酸溶液和乙酸溶液的浓度一、目的要求1.掌握电导滴定法测定盐酸和乙酸溶液浓度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导仪的使用方法和技术二、实验原理在一定温度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和浓度有关,而滴定过程中系统的离子组成和浓度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可以利用电导率的变化来指示反应终点。

电导滴定法是利用滴定终点前后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用于很稀溶液、有色或混浊溶液、没有合适指示剂体系的测定。

电导滴定法不仅可用于酸碱反应,也可用于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和沉淀反应。

本实验采用电导滴定法测定HCl和HAc溶液的浓度。

用NaOH滴定HCl的反应为:H+ + Cl + Na+ + OH == Na+ + Cl+H2OH+和OH-的电导率都很大,Na+、 Cl-及产物H2O的电导率都很小。

在滴定开始前---由于H+浓度很大,所以溶液的电导率很大;随着NaOH的加入,溶液中的H+不断与OH -结合成电导率很小的H2O,因此在理论终点前,溶液的电导率不断下降。

当达到理论终点时溶液具有纯NaCl的电导率,此时电导率为最低。

当过量的NaOH加入后,溶液中OH -浓度不断增大,因此溶液的电导率随NaOH的加入而增大。

其电导滴定曲线见图15-1中1所示,由滴定曲线的转折点即可确定滴定终点。

用NaOH滴定HAc的反应式为:HAc + Na+ + OH- == Na+ + Ac-+H2O其电导滴定曲线如图15-1中2 所示。

HAc的解离度不大,因而未滴定前H+和Ac-的浓度较小,电导率很低;滴定刚开始时,电导率先略有下降,这是因为少量NaOH --加入后H+与OH结合为电导率很小的H2O,生成的Ac产生同离子效应使得解离度减小。

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非电导的HAc浓度逐渐减小,Na+ 、Ac-浓度不断增大。

故溶液的电导率由极小点不断增加至理论终点,但增加的较为缓慢。

理论终点后NaOH过量,溶液中电导率很大的OH浓度不断增加,因此电导率迅速增加。

由滴定曲线的转折点即可确定滴定终点[1]。

-图15—1 电导滴定曲线1—NaOH滴定HCl;2—NaOH滴定HAc三、实验用品1.仪器(DDS-11A型)电导仪(DJS-1型)铂黑电极烧杯(200mL)移液管(50mL)量筒(50mL)碱式滴定管(10mL)2.试剂0.5125mol · L1NaOH约0.0924 mol · L--1 HAc 约4mol · L1HCl-四、操作步骤1. 取1mLHCl于烧杯并稀释100倍(为了避免滴定过程中由于滴定剂加入过多使得总体积变化过大而引起溶液电导率的改变,一般要求滴定剂的浓度比待测定溶液大10倍。

)2.装好电导池,按(DDS-11A型)电导仪的使用方法开启电导仪3.测定(1)用移液管移取50.00mL待测HCl溶液于一干净200mL 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后,将电导电极插入溶液中,测此时溶液电导率,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

然后用滴定管加入NaOH标准溶液,每加0.50mL充分搅拌后,测定并记录溶液的电导率,当溶液电导率由减小转为开始增大后,再测4~5个点即可停止。

(2)用移液管移取50.00mL待测HAc溶液于干净的200mL 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测定步骤与测HCl的电导滴定法相同,当溶液电导率由缓慢增加转为显著增加后,再测4~5个点即可停止。

实验完毕,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将电极浸泡在去离子水中。

五、数据处理1. 记录实验数据NaOH滴定HCl溶液NaOH滴定HAc溶液2.计算浓度分别以κ对V(NaOH)作图,求得滴定终点时所消耗NaOH 标准溶液体积V终,计算HCl和HAc溶液的物质量浓度。

lc六、结果与讨论1.溶液配制时是大浓度向小浓度稀释的。

一旦某上一浓度出现偏差,则将影响到后面的浓度,因此在稀释时要及时小心,这也是影响实验准确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电导滴定法主意优点就是判断滴定终点比较准确。

而指示法是用肉眼来判断滴定终点,误差较大。

而电导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被滴定电导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它用仪器来滴定,并用作图法来确定,误差较小。

3、以NaOH滴定HAc时,由于Ac-水解的原因,滴定终点附近曲线会弯曲,使得转折并不十分显著,但滴定终点前后电导曲线走向会有明显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滴定终点前后直线部分延线相交而求得理论终点的位置。

实际测得的电导率值常常由于水的解离产生H+和OH-而位于该点的上面。

4、为了避免滴定过程中由于滴定剂加入过多使得总体积变化过大而引起溶液电导率的改变,一般要求滴定剂的浓度比待测定溶液大10倍。

七、实验总结总体来说本次实验比较成功,没有出现操作错误。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电导仪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巩固了减时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要点。

篇三: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测量KCl水溶液的电导率,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2、用电导法测量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常数。

3、掌握恒温水槽及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电导G可表示为:(1)式中,k为电导率,电极间距离为l,电极面积为A,l/A 为电导池常数Kcell,单位为m-1。

本实验是用一种已知电导率值的溶液先求出Kcell,然后把欲测溶液放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G,根据(1)式求出电导率k。

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的关系:(2)-3式中C为该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m。

2、总是随着溶液的浓度降低而增大的。

对强电解质稀溶液,式中(3)对c作图得到的直线外推是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A为常数,故将。

(4)至C=0处,可求得3、对弱电解质溶液,式中、分别表示正、负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在弱电解质的稀薄溶液中,解离度与摩尔电导率的关系为: (5)对于HAc,HAc的(6)可通过下式求得:把(4)代入(1)得:以C对作图,其直线的斜率为或,如知道值,就可算出Ko三、实验仪器、试剂仪器:梅特勒326电导率仪1台,电导电极1台,量杯(50ml)2只,移液管(25ml)3只,洗瓶1只,洗耳球1只试剂:10.00(mol·m-3)KCl溶液,100.0(mol·m-3)HAc溶液,电导水四、实验步骤1、打开电导率仪开关,预热5min。

2、KCl溶液电导率测定:⑴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00(mol·m-3)KCl溶液25.00ml于洁净、干燥的量杯中,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⑵再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 ml电导水,置于上述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⑶用移液管准确移出25.00 ml上述量杯中的溶液,弃去;再准确移入25.00 ml电导水,只于上述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⑷重复⑶的步骤2次。

⑸倾去电导池中的KCl溶液,用电导水洗净量杯和电极,量杯放回烘箱,电极用滤纸吸干 3、HAc溶液和电导水的电导率测定:⑴用移液管准确移入100.0(mol·m)HAc溶液25.00 ml,置于洁净、干燥的量杯中,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