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培训
机械通气的培训
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江意春
呼吸的概念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机械通气(Mechinical Ventilation)
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改善
氧合和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同时可减轻病人的
呼吸作功和氧耗,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机械通气的装置称通 气装置(或 通气机 Ventilator 或呼吸机Respirator)。
医生的习惯
通气模式选择
通气开始
和熟悉程度
病人的病情特点 各模式的优缺点
完全通气支持 病情改善
部分通气支持
A-CV、高频率SIMV
SIMV、PSV、PSV+SIMV
控制通气(Control ventilation, CV)
控制通气(Control ventilation ,CV )是因患者无自主 呼吸或自主呼吸极弱,由呼吸机控制呼吸的频率、潮气量 和吸气时间。这种通气模式在自主呼吸较强的患者有可能 引起呼吸机对抗,在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应用不当可能引 起过度换气或通气不足。 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PPV)
1913年 Janyway 第一台定型呼吸机
负压呼吸机
德国的Drager呼吸机
瑞典伽利略呼吸机
PB840呼吸机
德国西门子呼吸机
家庭和转运呼吸机
瑞思迈家庭用呼吸机
纽邦转运呼吸机
世界知名呼吸机品牌
美国的鸟牌,伟康(美国伟康无创呼吸机),PB840(美国泰康 医疗)。 德国Drager德尔格,西门子伟康,西门子迈柯唯(Maquet)。 Hamilton(瑞士哈美顿呼吸机),瑞典伽利略。 澳大利亚瑞思迈(Resmed)呼吸机。 新西兰费雪派克(Fisher&raykel)。
机械通气的目的
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纠正低氧血症 降低呼吸功消耗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为安全使用镇静剂和肌松剂提供通气保障
稳定胸壁
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标达到下列标准的任何一项时,即应开始机械通 气治疗: 1. 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者。 2. 自主潮气最小于正常1/3者。 3. 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者。 4. 肺活量<10~15ml/kg者。 5. PaCO2>5OmmHg(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除外)且有继续升高趋 势,或出现精神症状者。 6. PaO2<正常值1/3。 7. P(A-a)O2>5OmmHg(FiO2=0.21,吸空气)者。 8. P(A-a)O2<30OmmHg(FiO2=1.0,吸纯O2)者。 9. 最大吸气压力<25cmH2O者 (闭合气路,努力吸气时的气 道负压)。 10. 肺内分流 (QS/QT)>15%者。
有创正压呼吸模式发展简史(2)
1970S: 陆续出现了间歇性指令通气(IMV),同步间歇性指 令通气(SIMV)。分钟指令通气(MMV)等模式。 1980S: 人们开始重视定容型呼吸机易发生气压伤的缺点,又 开发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 1992年:由于微电脑技术的应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PRVCV)得以实现,使机械通气更符合人的生理状态,疗效更 理想。 1992年至今: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容量支持通气(VSV), 比例辅助通气(PAV)等一系列新的通气模式不断出现,有创正 压通气前景光明。
日常最喜欢应用模式 撤机方法
A-CV PSV SIMV或+ PSV
62% 34% 35%
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
辅助-控制通气(A-CV))
间歇指令通气(IMV)和SIMV
常用模式
压力支持通气(PSV)
SIMV +PSV
新通气模式
容量保障压力支持(VAPSV),压力调 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容量支持 (VSV) ASV Bi-level 成比例通气(PAV)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
由机械和患者控制呼吸时相的变化特殊结合来定 义呼吸类型
通气方式 触发 指令(控制) 机器 辅助 患者 支持 患者 自主 患者 限制 机器 机器 机器 患者 切换 机器 机器 患者 患者
机械通气对机体的影响
Esteban等(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161:1450~1458)
有创正压呼吸模式发展简史(1)
1775年:Hunter 用风箱将气体吹入患者肺中,有创正压通气 真正意义上诞生。 1775-1940年期间:由于技术落后和战乱,呼吸机发展缓慢,装 置简易,多数采用间歇性正压通气模式(IPPV)。 1950S :脊灰在世界范围大流行,定压型呼吸机被广泛应用, 现代呼吸机技术有长足的进步。 1960S :随着物理学发展,电子技术被引进机械通气中,人们 设计出定容型呼吸机。 60年代末:越战爆发,许多伤员出现“ARDS”,临床上应用 IPPV难以纠正低氧血症,1967年,Ashbaugh首次应用呼气末正 压(PEEP)治疗ARDS获得满意效果;1971年Gregory应用持续气 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成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呼吸机的构成
1)气源:氧气和压缩空气 2)主机和控制面板:
包括各项参数调节及 呼吸监测和各种报 警系统。
3)主机支架:
4)湿化器及雾化装置:
5)通气螺纹管道及支架:
呼吸机的工作台面
报警模板 监测模板 (病人实际情况) (机器、理想)
控制模板 (为病人设置)
通气模式所需具备的“三要素”
412 ICU, 用机1638例,所用通气模式
平时 A-CV SIMV 47% 6% 93% PSV
撤机时 36% 28%
SIMV+PSV
PSV
SIMV+PSV 其他
15%
25% 7%
SIMV
间歇自主呼吸 每天自主呼吸
5%
17% 4%
其他 (BIPAP,2种以 9% 上方法)
2226位医生的问卷调查 2226位医生的问卷调查
触发(Trigger)
呼吸机触发
时间触发
控制(Control)
容量控制(定容) 压力控制(定压)
切换(Cycle)
时间切换 容量切换 流速切换
患者触发
压力、流速触发
定容通气和定压通气的主要区别
定容通气
以“潮气量”为目标控制气流,完成通气
定压通气 以“压力”为目标控制气流,完成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