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学前教育科教案首页
班级:“3+2”大专班计划课时数:2 个课时
课题: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并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原理2、能力:应用条件反射原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三个阶段、重点区分四个概念教学难点:如何应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学习现象教学准备: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的实验图片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举例法参考资料:《当代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科教案续页
导入(实验)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手拿一支粉笔。
向学生说明,每当我说“写”时,他就要在黑板上划一条线。
(其余我什么也没说)实验开始我站在实验对象身后,每次我说“写”的时候,同时用手拍一下实验对象的肩膀,共做
20 次。
到第21 次,我只用手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但不说“写” 。
(提问)当我用手拍同学的肩膀,但并没有说“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同学划线了没有?在第21 次时,我并没有说“写”,只拍了一下这位同学的肩膀,他也学会了划线,我们称实验者的这种学习方式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
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设计意图)这个小实验的目的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亲自看、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对条件反射的形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基本部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
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
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
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
其过程如下:(一)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
食物是一种无条件刺激。
(二)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
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三)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四)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引导学生写出)无条件刺激反应=见到食物流唾液
条件刺激反应=听到声音流唾液
(设计意图)四个过程用投影仪给学生呈现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精品文档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行为一联想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在这个实验当中,有什么样的刺激,发生了哪些反应?
(一)刺激无条件刺激:在这个实验中,狗看见食物就会分泌唾液,这是
2 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
-条件刺激:本来单独的铃声是不可能引起狗分泌唾液。
对狗来说,
铃声属于一个中性刺激,当这个中性刺激(铃声)与无
条件刺激(肉)联结就变成了条件刺激。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彳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三)列表
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设计意图)回想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填充此表。
(四)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例一)其实在人的生理过程中也有非常类似的情况。
哺乳期的妈妈,当婴儿吮吸的时候,乳汁开始分泌。
后来,当孩子一哭的时候,母亲会认为孩子饿了,就抱起孩子喂奶,如果持续几天以后,这位母亲一听到孩子的哭声,乳汁就开始分泌。
(提问)在这个例子中,什么是无条件刺激?(孩子的吮吸)什么是条件刺激?(哭声)什么是无条件反应?什么是条件反应?
(例二)大家都见过警车。
警车开过的时候有闪烁的红蓝灯,还有刺耳的警报声。
我们一般人走在大街上看到警车经过有没有反应?应该没有反应。
警车的光和声音对我们来说属于中性刺激。
可当一个人因为某次开车超速,而被警车拦截受到罚款,这次经历使他感到害怕或尴尬。
如果这个人经常因为超速而受到罚款,那么他以后一看到警车,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让学生试填以下此图:
精品文档
三、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的意义
幼儿同我们成人一样,在生活环境里会接触到无数的信号刺激,如物体的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甚至抽象的刺激物,如言语等,都可以引起幼儿的联
想,并产生某种相应的反应。
平时人们常说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绪性反应,如恐惧、焦虑等有可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产生的。
华生曾经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做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
(略)
了解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规律,可以主动建立积极的联想,同时也可以避免建立消极的联想,或者祛除已经建立的消极联想。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
例如, 许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这些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历联系了起来。
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反射,可能泛化到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习机构的恐惧,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
了解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有助于消除自己的坏习惯。
(提问)有没有一种习惯你从未意识到,但你确实养成了这种习惯?你认为这种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例如)肥胖的人有时并不认为自己吃的太多。
当让他们注意自己行为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自己只要看电视,就要找东西吃。
看电视和刚才我用手拍肩膀的实验一样,你已对此有了习惯的反应,是自己训练自己学习带来的结果。
如果你想改正自己的习惯,就去注意自己的习惯性的行为。
结束部分
实验设计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
我们知道,如果一股气流吹我们眼睛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会自动闭上。
气流是无条件刺激,闭眼是无条件反应。
设计一个实验,使一个人在没有气流的时候或不该闭眼的时候闭上眼睛。
教学后记这节课重点是理解和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三个阶段,区分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反应四个概念。
在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刺激、两种反应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多举事例,举一反三,深入浅出。
关于经典条件反射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应让同学在课下进行讨论。
〈板书设计〉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过程(1)(2)(3)(4)(一)刺激-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刺激反应= -条件刺激
见到食物流唾液(二)反应-无条件反应
条件刺激反应= -条件反应
听到声音流唾液(三)列表
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