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 灰烬.(jìn)隽.永(juàn)反间.计(jiān)铩.羽而归(shā)B 敕.造(chì)诳.语(kuáng)什刹.海(chà)山隐水迢.(tiáo)C 炮烙.(pào)饿殍.(piǎo)不更.事(gēng)锲.而不舍(qiè)D 啮.噬(niè)慰藉.(jiè)黑魆.魆(xū)拾.级而上(shí)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缔造寒暄暴发力没精打采B 迁徙篷松金銮殿目不暇接C 蹒跚厮守座右铭无计于事D 发轫桅杆万户侯走投无路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汗流浃背,四肢颤动,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逃避我的责任。

②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要从群众强烈的问题入手,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带头改进,为全省党员干部作出表率。

③他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

除了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

A 权力反映偶尔B 权利反映偶尔C 权力反应偶然 D权利反应偶然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连绵的群山之上,一轮金色的落日正缓缓下坠,一时万山层林落晖,一片金碧辉煌....。

B 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发回的月球表面真实照片,再一次证明了嫦娥奔月只不过是一个想入..非非..的传说。

C 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要擦亮眼睛,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目张胆...地变革各种不合理的因素。

D 经过十数年的潜心磨练,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笔下的人物无不栩栩如生,神.气活现...。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3D打印机可以使用数字文件打印出实际物品,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进入普通家庭,将极大地改观人们的生活。

B 放眼望去,青海湖不是想象中的蓝色,而是一种墨绿甚至有点发黑的颜色,远处的山脉因隔着云雾而若隐若现,缥缈朦胧。

C 知名评论家白烨提及2013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成果时表示,今年原创长篇小说约为四千多篇,与往年基本持平,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D 为消除“一考定终身”制度的不合理性,普通高校将逐步建立健全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二、(9分,每小题3分)联系教材内容,完成6—8题。

6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戍卒叫,函谷举A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 而今安在哉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是岁,元和四年也7 下面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不用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8 对下列语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想北平》中,“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几句,通过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喜爱与思念。

B 《荷塘月色》“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浮”字用得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雾轻而缓的升腾状态和飘而柔的美感。

C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绘形绘色,诉诸视觉嗅觉、听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

D 《祝福》中“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放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用肖像、细节描写,表现出祥林嫂对生活失去希望,精神完全麻木。

三、(每小题3分,共l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l2题。

广州沈又村家,中秋日,忽有老人来,携幼女一,布囊一,自云琼州人,携眷返里,遇海风覆舟,妻子俱殁,仅与幼女免,今飘泊难归,乞少助川资,俾.老弱得归故里。

阍者斥之,老人不服,遂争辩,喧声达内室。

又村出而问故,老人前自陈白,且云善种种新奇戏术。

又村乃.命於厅事试演之,且曰:“果佳,当重犒.也。

”老人乃张布囊,出红巾二,石块二,又出小锄,掘地深尺许,将石块分埋其中,取一红巾覆其上,旋以清水灌溉之,俄见土起,石芽生焉。

老人灌溉愈勤,芽亦猛长,渐分枝节,穿巾而出。

已而益高,枝叶并茂,庭中竟生双玉树矣。

所覆红巾,自发芽时已裂为碎锦,絓石枝而上,变为红花。

俄花落,片片皆红玉,老人拾之,徧送沈之家人。

家人各给以钱,老人称谢。

视树上,已结实矣,碧圆莹滑,非李非柰,不知何果。

老人乃于.囊中取竹筐一,命女猱升其上,摘果盛其中,赠众人,众又各给以钱。

老人遂以竹筐击树三,树忽暴缩,渐入土中,了无痕迹。

出花果视之,还成布屑石子矣。

老人至是而言曰:“尚有薄技,敢尽献之。

”乃出一朱漆盤,上书「聚宝盆」三字,令家人投物其中,云一可得百。

又村夫人戏以.金簪投之,老人持向西,三摇之,果然金簪满矣。

送至夫人前,视之,皆与真者无少异,竟不辨何者为己物,乃尽藏之,给钱五千。

老人叩谢,荷.囊而去。

逾时,夫人出簪视之,悉.芦梗,而真者亦乌有矣。

使人追之,已不知所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俾.老弱得归故里B当重犒.也C荷.囊而去D夫人出簪视之,悉.芦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又村乃.命於厅事试演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 挂石枝而.上登高而.招C老人乃于.囊中取竹筐一徘徊于.斗牛之间D又村夫人戏以.金簪投之洎牧以.谗诛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老人“戏术高超”的一组是①忽有老人来,携幼女一,布囊一②俄见土起,石芽生焉③俄花落,片片皆红玉④视树上,已结实矣,碧圆莹滑⑤老人持向西,三摇之,果然金簪满矣⑥使人追之,已不知所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秋节这天,广州沈又村中来了一个老人,他自称是琼州人,举家返回故乡途中遇到大风翻了船,妻子和儿子都溺死了。

B老人在沈家厅堂上打开布囊,拿出两条红巾,两块石块,掘地一尺多深,将石块种下,用清水灌溉,石块竟然发芽长成两棵玉树。

C 老人命令女儿爬上玉树,摘下果实赠给大家,大家给了他许多金钱;老人又捡起落花变成的红玉送给沈府家人,家人们也给了他金钱。

D 老人和少女用种树和聚宝盆的戏法骗走了沈家许多钱物,等沈家人明白过来追赶时,她们早已不知去向了。

四、(24分)13.把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老人遂以竹筐击树三,树忽暴缩,渐入土中,了无痕迹。

(3分)(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忘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3分)(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8分)【双调】寿阳曲远浦①帆归马致远夕阳下,酒旆②闲,两三航③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草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①浦:水边。

②酒旆: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③航:渔船。

(1)“酒旆闲”句中“闲”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改字的妙处。

(4分)(2)请任选一个写景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小题)(6分)(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韩愈《师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五、(12分)16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字)(4分)成龙宣布捐赠4栋古建筑给新加坡的消息传出后,迅速引发各界关注。

随后全国各地政府、企业纷纷向成龙发出捐赠请求。

长汀县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日源一行前往北京,与成龙洽谈捐赠古建筑事宜。

经深思熟虑后,成龙决定将他收藏的老房子送给长汀一栋。

此次赠与的古建筑为木质,之前放在家里,现在已运抵到长汀。

17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减个别词语。

(4分)月球车是一种由轮式底盘和相关仪器组成,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能够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巡视探测器。

18 下面是某商场的一则促销信息,在语言得体和标点使用方面存在四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答谢新老顾客的喜爱,元月18日至28日,本商场商品打折销售:衣服、鞋帽等,打五折,床上用品、家用电器、汽车用品等,打八折;烟酒食用油、猪羊肉、蛋奶等,打九折。

敬请惠顾,勿自误。

欲知更多信息,欢迎就教。

商场购物热线:8586878。

(1)将改为(2)将改为(2)将改为(3)将改为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2题。

过冰达坂谢志强我走到天亮,回头望冰达坂,根本看不见他了。

照相机的镜头一下子把冰达坂的峰巅拉到了眼前,阳光给它镀上了一面金色。

我徒步穿过山下的炎炎夏季,进入山上的寒寒冬天。

我打算翻过冰达坂,去拍摄山那边的草原。

到达雪线,背后的绿色,面前的白色,截然分明,却都镀上了黄昏余晖的绯红。

山峰直插青天。

我闻到了凝固的冰雪的气息,一阵一阵的寒气袭来,我打了个冷战。

我辨别不出路的痕迹。

我听说过,冰达坂有条路,却没人说得清那条路存在的时间。

我走过无数条难走的路,我自信,有路,我就能走。

那路,似乎隐匿在冰雪里。

我听见一声打招呼性质的干咳,像是冰达坂发出的声音——冰块落在冰块上的声音。

一位穿着翻毛羊皮大衣、戴着巴达姆小花帽的汉子,他扛着一把冰镐。

猛一眼,以为是冰山脱离出的人体冰雕,使我想起关于雪人的传说。

他的手在空中画了个弧,说:你要从山这边,去山那边?我点点头,说:是呀,过冰达坂,我找不到路。

他那手势、语气,似乎冰达坂在他画的弧的范围里。

他笑了,说:你当然看不见路。

山下的客栈老板告诉过我,山上有个专门护送过冰达坂的人,就住在冰达坂上,可能住在冰窟里,或岩洞里,谁也没见过他的居所。

我真幸运。

我猜出面前这个汉子就是送过客过冰达坂的人。

他说:跟我来。

我说:明天一大早再过吧,现在太阳要落山了。

他说:你没翻过冰达坂,那就今晚翻。

我们在一面冰壁前停下来。

他挥动冰镐。

冰碴在冰镐的凿击中飞溅。

我跺着脚,吐口唾沫,眼看着唾沫落在冰地前已凝结成了冰疙瘩。

飞溅的冰碴子落定,眼前,有一段台阶似的冰路了。

他丢给我两块羊毛毡子,两条绳子,示意我裹上。

我裹住了旅游鞋。

我跟着他走过冰坡,它是冰崖上的一个缺口,仿佛我们进了一个白色巨兽张开的嘴。

我想,这就是过冰达坂的引子了。

出了巨兽的嘴,竟是绝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