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饲及其护理》PPT课件

《鼻饲及其护理》PPT课件


注意事项及护理
长期鼻饲者,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根据胃 管种类不同适时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 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
通过鼻饲管给药时,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 灌入。
灌注的食物过冷,过热,均可引起腹泻或其他 的胃肠疾病,因此灌注前应进行测试。
在灌注前注意食物,餐具和灌注时的卫生,膳 食应新鲜配置;
鼻饲法及护理
大理学院 乔玲
相关知识
解剖
人体食管长度约有25cm,咽喉部长度约 15-16cm,总长度45cm。 胃管有3个侧孔,从顶端至第三个侧孔 的距离为10cm。
鼻饲概念: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ege)
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 胃管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的 方法 。
适应症
愿意配合
环境准备
保持病室安静 整洁 光线充足 无异味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治疗碗(压舌板、镊子、胃管、50ml 注射器、纱布)
治疗巾 夹子或橡胶圈 别针
弯盘 石蜡油 乙醇 棉签 胶布 手电筒 水温计 听诊器 适量温开水 鼻饲饮食(38~40℃)
操作流程
核对 摆体位 协助患者取半坐位
或坐位,颌下铺治疗巾(无 法做起者去右侧卧位,昏迷 患者取平卧位,头向后仰)
鼻腔准备 选择鼻腔通畅一
侧,清洁鼻腔
操作流程
标记胃管
• 病人前额发际到剑突的长 度
• 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 的长度
• 眉心至脐的体表测量法, 胃管即可到达胃体,胃窦 部
• 一般成人插入45-55cm 小儿插入14-16cm
操作流程
润滑胃管 插入胃管 插入胃管至10-15cm时(咽喉部),
若为清醒患者,嘱其做吞咽动作;若为昏迷患 者,则用左手将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 柄以利于插管
确认
在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抽吸,能抽出胃液 置听诊器于患者胃部,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
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操作流程
固定 灌注食物 处理胃管末端 整理用物 记录
侧卧位; 4.鼻饲中及鼻饲后30分钟内尽量不吸痰。
鼻饲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胃管脱出
1.告知患者及家属胃管的重要性,增加医从 性
2.固定安全,有效 3.定时巡视检查 4.讲解防止胃管脱出的相关知识 5.对躁动的患者适当约束 6.移动患者前、后固定好鼻饲管。
鼻饲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呕吐
1.喂养前: 翻身、拍背、吸痰、清理呼吸道。
2.喂养中: 如果出现呕吐应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停
止鼻饲,进行Βιβλιοθήκη 道清理,防止误吸的发生。 3.喂养后:
根据病情给予合适体位(低坡卧位或侧卧)
鼻饲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胃内残留
1.评估胃内残留液 a.胃内容物小于100ml继续鼻饲但减慢速度; b.胃内容物在100-150ml之间,延缓或停止鼻 饲。
注意事项及护理
每次灌注前必须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灌注食 物
患者对鼻饲有一适应过程,开始时膳食宜少量, 清淡,中午食量稍高于早、晚,每日5~6 次.
每次灌食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大于2h。 鼻饲后根据病情给予半卧、低坡卧位或右侧卧 位半小时左右
每次鼻饲前后都要用10-20ml的温水冲洗鼻饲 管腔。
药品等
方法:两种
操作步骤
操作前准备
• 护士准备 • 评估患者 • 环境准备 • 用物准备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 可亲。
评估患者
1.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相关检查化验,鼻饲 相关记录
2.床旁评估: 解释鼻饲的目的、方法; 评估患者鼻腔是否通畅; 患者做好准备,了解鼻饲的目的,注意事项并
不能由口进食者: 如昏迷患者、 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患者,上消化道肿瘤
引起吞咽困难的患者; 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 早产儿 病情危重的患者 拒绝进食的患者
鼻饲常用饮食
医用肠内营养液 瑞代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能全力 百普力
自制肠内营养液 米汤 牛奶 藕粉等
2.喂养时一定要保证抬高床头30-45度角; 3.持续泵入者每4小时回抽胃内容物, 4.定时鼻饲者喂前抽吸胃内容物。
鼻饲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返流-误吸
1.鼻饲前: 回抽胃内容物确定胃管在胃内及 检查胃内残留物有多少。
2.鼻饲时: 抬高床头30-45度角。 3.鼻饲后: 保持半卧位0.5-1小时或斜坡右
注意事项及护理
给躁动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防止将胃管拔 出.
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并注意与奶液分开,以 防凝块
注意膳食的调节,如排便次数多,大便酸臭 可能是进入过多的糖所致,大便稀臭,呈碱 性反映,表示蛋白消化不良。
鼻饲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呕吐 胃内残留
返流-误吸
胃管脱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