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翻硕考研-北二外日语MTI经验分享

19翻硕考研-北二外日语MTI经验分享

下面就是翻译,北二外是一段日译中,一段中译日,题量不大,但是今年的中译日是那 种抒情散文的类型,还挺有难度的。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各种题材都要练练,但是信函啊之 类的不会考的,不用去练。我主要就用了日语三级口译实务一本书,整本书翻了两遍。其实 翻译资料不在多,好好吃透才比较要紧。苏琦的汉日翻译教程我也看了,讲的比较细,从词 语到句子的翻译技巧都有讲解,然后“日语听译学习”这个公众号里有个“天声人语”板块, 是一些短小精悍的日语短文,也可以用来练练翻译,因为风格跟学校真题差的比较远,后来 我就没练了,但有空的时候还是可以看看。日语听译学习关于翻译技巧,强烈推荐唯斯学长 的公众号“日语职翻联盟”(划重点!!!敲黑板!!!),这是备考阶段对我意义最深远 的一个公众号,唯斯学长本人的经历也非常鼓舞我,大家可以去关注,相信可以学到很多。 后期我也加了唯斯学长创建的考研冲刺群,群里会布置翻译作业,大家独立完成上传到群里 之后,唯斯学长和其他一些老师前辈会给参考译文和一些指导,受益匪浅。翻译这一门我考 的并不高,所以也不敢谈翻译方面的经验。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个人得分:117(满分 150) 推荐资料:没买书,网上收集的资料(心大~) 个人经验:
首先介绍一下自身情况:我是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但不是应届考生,毕业之后从事了几 年和日语毫无关系的工作,但心里总是放不下日语,也放不下想成为一名日语翻译的梦想, 虽然工作稳定收入也还行但这真的是一份让人提不起兴趣和热情的工作,单位里勾心斗角婆 婆妈妈的破事也让人心烦,所以最后我是在 17 年 2 月直接辞职考研的,这一步很险,因为 一旦失败就再也没有退路还会遭人嘲笑,但我的性格可能就是喜欢冒险吧,没有选择边工作 边备考也是因为不想再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无用的人和事上面。 初试
接着是谚语俗语选择题,10 个,每个也是 0.5 分,谚语俗语出的是比较简单的,()の 耳に念仏,填空,这种难度的,或者虻蜂取らず选意思相同的一个,总之不难。
再接着是语法选择题,语法今年有点摸不着头脑,出了好几个敬语我记得,正好敬语是 我的弱项…语法我是从备考开始一直复习到考试前的,每天都反复看,我认为语法很重要, 尤其翻译那课,如果语法基础差,翻出来的句子肯定没法看了。语法很推荐上面写的《初级 日本语语法知识总结 20 课》和《中级日本语语法要点整理 20 课》两本书,由易到难,循序 渐进的,很适合梳理语法结构,每天看一课两课的任务也不重。看完这两本之后我又看了《新 日语能力考前对策》那套资料的语法部分,N1N2N3 都看了,因为出题比较灵活,光看 N1 的可能还不够,建议最基础的语法也要复习。然后就开始刷了 03 年开始的所有 N1N2 真题 的语法部分,把错题都摘在了错题本上,每个题目都弄清楚,反复复习一直到考试。
这门考完出来我是崩溃的,觉得自己完了,因为今年阅读挺难的,语法也有点不按套路, 感觉自己做的挺差的。结合真题题型来讲一下吧。
首先,前面三大题分别是看假名写汉字,单词写中文意思和外来语,总共 30 个,0.5 分 一个,多错几个也不心疼。假名写汉字有几个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ちょうちん啥的,所以 复习的时候光看着汉字知道假名读音还不行,倒着也要会。单词写中文意思我好几个没写出 来,略过,反正就 0.5 一个,但不知道的不要空着哈,瞎编也要写上去。外来语倒是全写出 来了,个人感觉北二外似乎是比较喜欢出外来语的,翻译那一门前面的热词也考了好多外来 语,所以外来语要特别注意积累。然后我个人很讨厌背单词,这点不值得学习哈,开始也背 过红宝书,但是还是没能坚持下去,所以关于单词我真的是没什么发言权了~
接着是 5 个缩略语和 5 个谚语翻译,缩略语今年出的我记得有 THAAD,MRI,KPI,CG, 还有个忘记了,只有一个 THAAD 是比较简单谁都知道的,MRI 还是我上次去做核磁共振的 时候留意了一眼才知道的,其他的都没写出来,尤其 KPI 老是听到,但还是没有去查到底是 什么意思,结果考试就考到了。缩略语也是要注重积累,但不用花大量时间去背,毕竟就 5 分,每天背几个然后反复记忆就可以了,当然太简单那种比如 WTO 啊 APEC 什么的是不会 考的,会略有一点难度。谚语翻译也是比翻译硕士日语那门里的选择题要难一些,我记得我 写出了俩,这个也是每天背几个,坚持复习就可以了,但是实在不知道意思的也要写上去, 不能空着~
我是背完了之后去套了四套卷的答案,而且今年的马原分析题,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应 该是只有徐涛老师押到了。
总的来说,政治就是挑选一位你信任的老师跟着他走,该做的练习就做,该背的就背,如 果觉得马原这块实在不好理解就报个班,保证得分在 60 以上就可以了,毕竟我们重头戏还 是在专业课上。 【翻译硕士日语】 个人得分:72(满分 100) 推荐资料: 1.《初级日本语语法知识总结 20 课》、《中级日本语语法要点整理 20 课》 2.新日语能力考前对策 N1、N2、N3 语法(封面画着小动物那一套资料) 3.历年 N1、N2 真题 4.红宝书 5.网上收集的谚语、俗语、惯用语资料 6.日语优秀作文精选 个人经验:
初试我的总分是 359,除了政治考的特别差,其他几门发挥还算正常吧,没有分数特别高 的科目,比较平均~今年北二外复试分数线是笔译 345,口译 349,我报的是口译,最后调剂 到了笔译专业。 【政治】 个人得分:58(满分 100) 推荐资料: 1.肖秀荣系列(包括:精讲精练、1000 题,历年真题、知识点提要、八套卷、四套卷) 2.肖秀荣教授微信公众号或微博 3.徐涛小黄书(考前预测必备 20 题)以及徐涛老师微博 个人经验:
19 考研-北二外日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TI 经验分享
前言 2018 年考研终于在收到待录取通知后即将划上句点,回顾整个考研的过程,有笑有泪,
经历了痛苦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和帮助。在刚开始备考的时候就想过,如果真的考研成功 了,一定要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写一写,虽然有点立 flag 的嫌疑,但幸好还是没有打脸。下面 就正式开始讲讲我的心路历程,算不上什么优秀的经验,可以稍微参考,而且我比较罗里吧 嗦,希望大家不会觉得烦哈~ 个人情况
政治真的谈不上经验了,只能说是教训。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自认为一直很认真准备政治, 因为北京政治基本上都会压分,所以不敢掉以轻心,但最终还是考成了这个鬼样子,看到分 数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的眼睛,后来对了答案我发现自己多选题错了大概 10 题以上,惨不 忍睹,不知道哪来的迷之自信~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千万要重视政治,虽然不靠这一门拉分, 但是最好也是保证在 60 分以上,万一因为这一门单科没过国家线影响最终成绩的话是非常 可惜的,今年政治单科国家线是 55,我还是挺危险的。
考研的路真的很辛苦也很孤独,但当真正坐在考场里,看着身边甚至有一些位置是空着 时,你就知道,你坚持到了最后,就已经是一个胜利者。所以无论有多辛苦,无论多少次想 要放弃也请重新建立信心坚持到最后,付出的所有努力一定不会是白费,请一定勇敢地做自 己!
我最喜欢的乐队后海大鲨鱼有首歌叫《心要野》,其中唱到“谁想永远的活在这无人旷 野,谁又想就这样消失在黑夜”。是呀,永远都不要停止想象,永远都不要失去自由的灵魂, 但凡人能想象之事,必有人能将其实现。与大家共勉!
再接着是阅读,4 篇,共 40 分,二外题量不大,所以阅读有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做, 这部分两分一题,分数比较宝贵,尽量不要失分太多。今年阅读挺难的,每一篇我都看了好 几遍。阅读我也是复习后期做了做 N1 真题,没有花太多时间准备。
最后是 400 字的日语作文,今年的题目是跟人工智能翻译机器有关的,不算难写。日语 作文没什么特殊准备方法,只是不要试图用日语去表达中文思维,因为肯定会觉得难以表达。 日语作文不在乎有多么好的文采,主要是逻辑清晰,叙述清楚就可以了,可以背一些好词好 句,但作文我也是没花太多时间准备,惭愧~ 【日语翻译基础】 个人得分:112(满分 150) 推荐资料:
1.日语三级口译实务 2.汉日翻译教程(苏琦主编) 3.汉译日精选汇编 2016 4.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日文版、CRI 日语频道、日语听译学习、日语 Catti(干货超多,但 4 月开始停更了) 个人经验:
这门就是重头戏了,也应该是花最多时间去准备的一门。 首先是热词和专有名词对译,各 10 个,这个就靠平时多积累了,没有其他办法,积累的 越多越好。上面的几个微信公众号可以好好利用,人民网日文版里的週間時事用語和 CRI 日语频道里的キーワードチャイナ板块会定期发布当前的一些热词对译,日语 Catti 里也有 很多干货,虽然停更了,但以往的学习资料现在都可以打包下载,有需要的可以赶紧去下载。 《汉译日精选汇编 2016》这本书后面也有一些紧贴当前社会的热词,我也全都背了。
这一门我真的没花太多时间(不值得学习哈),因为北二外百科部分是选择题,所以我就 根本没放心上,到 11 月才从网上下了一个资料挑重点看了看,按照以往的风格,北二外比 较喜欢出中外文学,历史文化方面的,所以建议多看看学校的真题出题风格,再对应地去复 习,有些学校百科是名词解释,这个要早点开始积累,可千万不要学我到 11 月才看哈~今年 选择题也是各种灵活,但是我发现中外文学、作家,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相关, 还有中国古代诗人、书法家、画家之类的,都是常出的题目,要作为重点复习!
政治我一开始一直跟的是肖秀荣,大概是 6,7 月左右开始准备的,先看了精讲精练,看一 章做一章 1000 题里的练习,这个阶段不用背,重在为选择题打基础,当然如果有精力的话, 一些重点可以稍微花时间去记一下。9 月底到 10 月中旬的时候大概就看完了第一遍,然后 我对着知识点提要又把重要知识点再梳理了一遍(没有再看精讲精练,因为精讲精练讲得很 细,复习的过程一定是越到后面看的书越来越薄才对,抓住重点哈),同时把 1000 题又做 了一遍,没时间的可以只做错题。过了第二遍之后开始做真题的选择题,分析题我只是稍微 看了看,有些人觉得真题没必要,但我还是觉得至少应该看一看,了解出题风格和一些陷阱 的设置方式。然后到 11 月下旬八套卷出版的时候就可以拿八套卷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了, 肖老师的要求是选择题和马原分析题自己独立做,其他分析题至少看懂。最后冲刺阶段就是 四套卷,四套卷是必须要背的,但我没有照着四套卷的答案背(据说今年的答案比较拗口比 较难背),我背的是徐涛老师的小黄书。小黄书里有 20 个知识点,内容相对比较好背,我 最后还买了一个徐涛老师的押题班,100 多块钱,他带着我们划了整本小黄书的背诵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