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强安全意识 筑牢高速铁路安全堤坝(2020新版)

增强安全意识 筑牢高速铁路安全堤坝(2020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增强安全意识筑牢高速铁路安
全堤坝(2020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增强安全意识筑牢高速铁路安全堤坝
(2020新版)
高速铁路是现代铁路发展的方向。

我国高速铁路正日新月异迅猛发展。

武广高铁自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郑西高铁自2010年1月27日正式运行,京沪高铁预计于2011年6月通车,京哈高铁也将预计于2012年建成,中国高铁“四纵四横”的规划方案显示了中国高铁未来高歌猛进发展的大趋势。

高速铁路的成功运营,表明了我国已经成熟掌握高速铁路相关技术。

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特别是作为高速铁路这种交通运输实用高技术,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仍然还须时间的检验。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控制系统复杂,采用了大量新技术,这些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区别明显的技术特征,告诉我们,其高速铁路的运行管理,相比普通铁路显然有明显
不同,其安全管理也应该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和改变。

为确保高速铁路安全运行,我们要正确面对高速铁路运行给运输安全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考验,采取措施,学习掌握新技术,采取技术先进的安全控制设备,建立针对性强的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基础,增强安全意识,筑牢确保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堤坝。

一、树立忧患意识
我国高铁运行至今,总体安全情况良好,没有出现导致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但是运行初期发生了一些导致停运的安全事故。

2010年2月3日上午11时许,武广高铁G1002次列车行驶至长沙南站发生故障,致使该次列车在长沙南站滞留两个小时。

由于临近中午,车上食物售罄,车门无法打开,近千名旅客被关在车上,一名婴儿甚至被憋气喘。

高铁运行中,还出现诸多因人为吸烟导致自动保护系统报警,造成列车紧急制动停车,甚至停运等事件。

发生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高速铁路设备出现机械故障的几
率很高,需要提高检修质量,教育检修人员学习和掌握新的检修技术,积极应对和处理新技术、新设备相关故障的能力。

另一方面曝露出高铁严重缺乏预警系统,有关部门在安全预警、预防方面有缺陷,造成类似事故频发。

比如,京津城际高铁自去年8月1日正式开通以来,已经发生多起因烟民乘客在列车厕所内吸烟导致感烟系统报警,造成列车紧急制动停车事件。

而武广高铁没有吸取京津城际高铁的教训,在禁烟宣传上不到位,导致类似的事故多次发生。

第三,反映高铁运行中安全危机应急处理不力,旅客吸烟导致感烟系统报警、列车停车,有关方面处理问题的时间过长,一起简单的吸烟导致的停车事故,处理时间竟然能够长达3小时,应急处理明显滞后。

发生这些事件,已经为高铁安全运行敲响了警钟,也为高铁安全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提出了警示。

高铁安全管理必须树立忧患意识,面对高铁新技术,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高铁安全这项新课题,采取措施展开攻关,完善高铁安全管理机制,确保高铁安全运行。

二、增强责任意识
高铁运行初期发生的事故说明,必须尽快促进高铁安全管理的“提速”,增强高铁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针对高铁新的安全技术特征,完善高铁安全管理责任制。

一是提高高铁相关职员的安全、技术和业务素质,开展维修保养人员、安全使用人员(乘务员和乘客)的安全宣传教育,明确安全责任。

特别是对于检修保养人员和乘务员,要细化安全责任制,针对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的安全控制系统的特征,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是落实高铁线路安全防护人员的责任,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措施,避免事故。

高速列车速度快,一旦发现障碍物和线路隐患突然出现在列车面前,很难采取应变措施,因此,应该高度注意高速列车运行线路的安全,落实线路防护人员的职责。

三是提高高铁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主动掌握高铁新知识、新工艺,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开展安全预想,建立健全应急机制,避免突发事件出现应对不力的局面。

日本新干线对动车检修非常重视,检修制度非常完备,检修职责非常具体。

以JR西日本公司为例,动车组的检修分为日常检查,每2天检查一次;定期检查,每运行3万公里或每30天检查一次;转向架检查,每运行60万公里或每18个月分解检修一次;全面检查,每运行120万公里或每36个月施行的最大规模的检查。

我国高铁安全运营分工和职责体系的建立,有必要学习国外高铁安全职责划分的经验,结合国内高铁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三、强化管理措施
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速铁路发达的国家,其高速度、高密度、大运量和安全可靠的运营实绩正是我国高铁运营所追求的目标
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应该借鉴国际高铁成功运行和安全管理的经验。

一是应该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系统集成技术,更有把车、地、通讯、信号、自动控制和调度指挥合为一体的系统集成的核心技术要求。

在这方面,日本新干线的COSMOS综合管理系统确实值得我们
学习和借鉴。

二是高铁调度应实行集中设置,统一指挥。

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密度、调度指挥手段应该实现与方式、设备运用与维修维护的一体化要求。

三是制定和完善高铁产品的准入办法,严格认证、审查、鉴定程序。

提高准入产品的技术门槛,确保进入高铁的产品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形成严密的设备质量源头保障体系,确保高铁设备质量安全可靠。

同时,在安全基础管理上,高铁安全管理也需要“提速”,其管理措施和有关制度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普速”的标准上,应该依据高铁运营的安全技术特征,及时制订高铁安全管理办法,并贯彻实施。

四、提高防范措施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快,为确保安全,其运行线路实行全封闭、全立交的建设和安全管理模式。

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强运用新科技,实现科技保安全的目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欲工其事,必利其器。

保障高铁运营安全,应该建立高速铁路的事故预防系统,应用速度控制系统、轨道
故障预防系统、自然灾害事故预防系统和无线闭塞中心(RBC)等高科技设备系统等,针对可能的事故因素制定对策和预防措施。

减速控制自动化显示了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的特征,即当实际速度超越规定速度时,就会,自动减速到规定速度,但加速时仅由司机控制,是惟一由火车提供的信号。

为防止司机没有及时减速而超速行驶,在火车完全停靠点前一定距离安置一个超速行驶保护装置。

该装置传递的停车信号被接收天线所收接,从而导致列车自动紧急制动。

为确保运行线路安全,除实行人工巡道防护以外,还应该发挥ATC的作用。

为了发现闯入轨道的障碍物,指示仪器装设在其他任何铁路或公路较近的地方。

一旦发生故障,装置自动切断电路,使ATC 显示停止信号。

建立和运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系统,当高速运行的列车一旦遇到影响列车安全的风害、地震、塌方、水害等自然灾害,可以及时发出减灾报警,迅速切断新干线的电网供电,迫使列车停止运行。

对日本这样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其新干线正是由于新技术的
采用,实现了大密度、大运量、高准确性的安全运行。

RBC根据列车位置报告,为其管辖范围内的每列车生成运行授权,并发送给列车,以控制列车安全地运行。

由于RBC同时管辖了多趟列车,并且控制列车运行,因此对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都极高。

总之,避免高速铁路发生事故的措施,除了增强忧患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安全管理,还有一些科技保安全的措施:一是运用速度控制系统,对高速运行列车的速度进行安全控制,降低、减少高速对列车安全的影响;二是采用人工巡道和轨道故障预警系统,保障线路安全的措施;三是建立和运用自然灾害预防系统;四是运用无线闭塞中心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