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1、试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结构、织物组织的含义。
3、试分别说明组织点(浮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
4、试说明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纱循环数R j、纬纱循环数R w的含义。
5、试分别说明同面组织、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异面组织的含义。
第二章机织物三原组织1、什么是飞数?什么是经向飞数S j、纬向飞数S w?2、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3、说明平纹组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应用织物。
4、平纹隐条、隐格织物是怎样形成条格的?5、机织泡泡纱织物一般采用什么组织?形成泡泡的原理是什么?6、如何区分平布和府绸织物?7、平纹组织常用什么穿综方法?为什么?8、举例说明几种特殊效应的平纹织物及形成原因。
9、原组织的斜纹组织织物主要有哪些品种?试写出它们的表达式。
10、简述织物的经、纬密对斜纹倾斜角度的影响。
11、举例说明如何选择斜纹组织的斜向,使斜纹织物清晰?12、构成原组织的缎纹组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13、作出下列组织图及其反面组织图,并画出第一根经、纬纱的剖面图。
(1)1/4↗斜纹(2)3/1↖斜纹(3)7/2j (4)7/3w14、写出R=8的三原缎纹组织表达式,并说明哪些互为正、反面?15、试设计五枚缎纹织物:(1)经面缎纹采用S捻股线作经纱;(2)纬面缎纹采用Z捻单纱作纬纱。
16、举例说明如何配置缎纹织物纱线的捻向,使缎纹织物光泽良好?17、试比较平纹、2/1斜纹、五枚缎纹的平均浮长。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说明它们的松紧程度。
18、用分式表示法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细纺、平布、巴里纱、塔夫绸、单面卡其、横贡缎、直贡呢、派立司、乔其纱、单面华达呢、凡立丁。
为什么有些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织物要用反织法?19、试比较三原组织的特性差异。
第三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1、试述上机图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穿综的原则是什么?各穿综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织物?3、综框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叫复列式综框?为什么要采用复列式综框?4、钢筘的作用是什么?筘号的含义是什么?5、试作平纹组织的高支府绸织物的上机图,用综数分别为:(1)4片;(2)6片;(3)8片。
6、某哔叽织物,采用四页综上机织造,求作上机图。
7、筘齿穿入数的大小对织造有何影响?如何确定筘齿穿入数?8、什么是空齿?常用于什么情况?9、画出用双龙骨制织1/2右斜纹的上机图。
10、用右手复动式多臂机制织2/3左斜纹,试画出上机图并画出纹板纹钉植法图。
11、试说明织物中经纬纱交错次数与交织次数的区别。
12、试述分析织物的步骤。
13、试说明分析织物时所需的主要仪器、工具、用品等的名称。
14、试说明确定织物正反面、经纬向的依据。
15、简述如何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
16、试说明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拆纱分析法适用的范围。
第四章机织物变化组织1、试述平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
常用平纹变化组织的织物有哪些?2、试绘作2 1/1 2变化经重平、2/3变化纬重平、2 1/1 2变化方平的组织图。
3、作出用双龙骨综框制织3/3经重平的上机图。
4、试简述经重平和纬重平织物的外观特点。
欲使织物外观更加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5、试作出布身组织为2/2↖斜纹,布边组织为2/2纬重平的上机图。
6、试述斜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有哪几种?分别得到什么组织?7、作出下列组织图:(1)3 1/2 2↖(2)3 1/1 1↗(3)2 2 2/3 2 2↗8、试简述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织物的区别。
9、一般情况下纱的捻向为Z捻,线的捻向为S捻,为了提高斜纹织物的斜纹效果,纱哔叽、半线华达呢、线卡其等织物的斜纹方向应如何确定?10、写出组织循环等于5的所有可能的复合斜纹组织的分式表示式。
11、试述影响斜纹角度的因素有哪些?12、以6 1/3 3↗斜纹为基础,Sj=3,作急斜纹组织图。
13、以5 2/3 2↗斜纹为基础,作63º倾斜角的角度斜纹。
14、以6 2/2 2↗斜纹为基础,Sw=2,作角度斜纹组织图。
15、以1 6/3 1↗斜纹为基础,Sw=2,作角度斜纹组织图。
16、已知某织物的基础组织为5 1 1/2 2 1↗斜纹,经纬纱密度为133(根/10cm)×72(根/10cm),其斜纹线倾斜角度为74º,试作织物的组织图。
(tan74º=3.5)17、简述构成曲线斜纹的条件是什么?18、简述在设计曲线斜纹的飞数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9、以3 1/2 2↗斜纹为基础,按下面经向飞数的变化作曲线斜纹,Sj为1,1,0,1,0,1,0,1,0,0,-1,0,-1,0,-1,0,-1,-1。
20、以4 1/2 2↗斜纹为基础,自己确定Sj值,试作一曲线斜纹的组织图。
21、以1 2/2 1↗为基础,Kj=7,作经山形斜纹上机图。
22、以2 1/2 1↗为基础,Kj=9,作经山形斜纹组织图。
23、以1 2/3 2↗为基础,Kw=7,作纬山形斜纹组织图。
24、作Rw=16,基础组织为3/3↗斜纹的山形斜纹组织图。
25、以2 2 1/1 2 2↗为基础,以12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6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的规律排列经纱,绘制经山形斜纹的组织图。
26、以1 3/1 3↗为基础,Kj=8,作破斜纹组织图。
27、以2 1 2/2 2 1↗为基础,Kj=5,作破斜纹组织图。
28、以2 1/2 3↗为基础,Kw=8,作破斜纹组织图。
29、以3/3↗为基础,按照连续4根经纱右斜,连续6根经纱右斜的规律作一破斜纹组织图。
30、为使破斜纹组织外观的人字形分界清晰,宜用什么基础组织较适合?31、以2 2/3 1↗为基础,K=R。
,作菱形斜纹组织图。
32、作Rj=20,Rw=16,以1/3↗为基础的菱形斜纹组织图。
33、以2 3/1 2↗为基础,作Rj=14,Rw=14的菱形斜纹组织图。
34、以2/4↗为基础,Kj=7,S′=2,作锯齿形斜纹组织图。
35、以1 2/2 2↗为基础,Kj=7,S′=2,作锯齿形斜纹上机图。
36、以3 2/2 2↗为基础,Kw=9,S′=3,作锯齿形斜纹组织图。
37、以8/5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沿着横向由纬面过渡到经面,作阴影缎纹组织图。
38、作出以2/2↗为基础,同一方向的斜纹线为4条的芦席斜纹组织图。
39、作出以3/3↗为基础,同一方向的斜纹线为3条的芦席斜纹组织图。
40、说明缎背华达呢织物的组织构成及织物外观特点?41、绘制七枚变则缎纹组织图。
42、以12/7纬面缎纹为基础,设计一较均匀的变则缎纹。
43、什么是重缎纹组织?它主要用于什么织物?并举例说明。
44、试述重缎纹组织的特性,和在实际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
第五章机织物联合组织1、作出以四枚不规则经面缎纹和四枚不规则纬面缎纹组织为基础的纵条纹组织。
2、以2/2↗、2/2经重平和2/2↖为基础组织,设计一纵条纹组织。
3、试以八枚经面缎纹和平纹为基础组织,构作一纵条纹组织的上机图,(组织循环大小自定),并指出相应织物的表面效应和上机特征。
4、以六枚变则缎纹和平纹组织为基础,设计一个纵条纹组织的上机图,并说明上机用注意的问题。
5、以2/3↗斜纹为基础,设计一清晰的方格组织图。
6、以7/5纬面缎纹为A区,B区自定,作一清晰的方格组织图,并写出B区组织表达式。
7、以1 1/3 1↗斜纹和六枚变则缎纹为基础,用增点法绘制绉组织。
8、在平纹组织(10×10范围内)的基础上,按照5/2纬面缎纹组织的规律增加组织点,设计一个绉组织。
9、以2/2经重平和1/2↗斜纹为基础,经纱排列比为1:1,用移入纱线法作绉组织。
10、将2/1↗斜纹的经纱移置于四枚破斜纹经纱间,其排列比为1:1,绘制绉组织的组织图。
11、以3 1/2 2↗斜纹为基础,采用调整纱线次序的方法构成绉组织。
12、用旋转法构作一个绉组织,基础组织自选,并说明应组织的问题。
13、说明利用省综设计法设计绉组织的步骤。
14、用6片综的省综设计法,得到的绉组织是在哪几种提综规律基础上,按不同顺序排列组成纹板图的?15、试画出三根成束的透孔组织,标出小孔的位置,并说明透孔形成的原因。
16、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花式透孔组织,花型纹样为5/3纬面缎纹,每小格代表6根经纬纱。
17、简述设计透孔组织织物时的注意事项。
18、以1/5斜纹为基础,绘制蜂巢组织的上机图,并说明织物外观形成的原因。
19、试说明判断蜂巢中心凸起或凹下的方法。
20、试设计Rj=24,Rw=8,以2/2↗斜纹为固接组织的凸条组织。
21、以4/4纬重平为基础组织,平纹为固接组织,要求凸条效应明显,试作出凸条组织的组织图,说明穿综的顺序。
22、说明增加凸条组织织物凸条效应的方法有哪些?已知基础组织为4/4纬重平,固接组织为平纹,画出反织法制织凸条组织的上机图。
23、在小提花组织设计中,选择几种设计方法举例说明形成什么样的小花纹效果。
24、说明平纹地小提花织物的特征,在设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5、以2/2↗斜纹为基础,经纬纱排列比均为2A2B,试画出该织物的配色模纹图。
26、以3/3↗斜纹为基础,经纬纱排列比均为1A1B1C,试画出该织物的配色模纹图。
27、某纺织厂欲生产3/3↗色织物,经纱排列为1白1蓝1红,纬纱排列为1红1蓝1白,试画出该织物的配色模纹图。
28、分析所给织物并画出配色模纹图,还有哪些织物组织采用同样的色纱排列可得出同样的花纹?29、试述色纱与组织配合的效果,并说明在设计配色模纹时应注意的问题。
30、试述已知配色模纹和经、纬色纱排列作组织图的方法及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的实际意义。
第六章机织物重组织1、什么叫复杂组织?复杂组织主要包括哪些组织?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试述经二重组织的设计原则及穿综方法。
3、为了保证表、里基础组织的良好重叠,使里组织点不显露在织物表面,举例说明里组织应如何选择和配置。
4、绘作以四枚经破斜纹为基础组织的同面经二重组织的组织图及纵向切面图。
5、试作表组织为8/5经面缎纹,里组织为1/3斜纹,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的经二重组织的上机图。
6、试作表组织为4/2↗斜纹,,反组织为5/1斜纹,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的经二重组织的上机图及经向剖面图。
7、试作2/2↗斜纹为表组织,1/3斜纹为里组织,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的经二重组织的上机图。
8、试作4/2↗斜纹为表组织,5/1斜纹为反组织,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的经二重组织上机图及其经向剖面图。
9、、已知纬二重组织的表组织和反组织均为1/3破斜纹,表、里纬纱排列比为1:1,试作织物组织图。
10、试作表组织为2/2↗斜纹,里组织为3/1↗斜纹,表、里纬纱排列比为1:1的纬二重组织图及纬向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