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概述 (7)1.1基本情况 (7)1.2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7)1.3编制原则 (8)1.4编制范围 (9)1.5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9)1.6主要研究结论 (9)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0)第2章**生活垃圾概况 (12)2.1概况 (12)2.2**垃圾处理现状及规划 (14)2.3**生活垃圾产量及预测 (16)2.4垃圾的性质 (19)第3章厂址选择 (22)3.1选址的基本要求 (22)3.2厂址选择 (22)3.3 3.2场址比选 (22)3.4 3.3场址选择 (27)第4章焚烧工艺方案论证 (29)4.1焚烧炉炉型选择 (29)4.2焚烧生产线的配置 (32)4.3汽轮发电机组的配置 (34)4.4烟气净化方案 (35)4.5垃圾处理工艺流程 (42)第5章工程方案设计 (43)5.1总平面布置 (43)5.2垃圾接收及贮存 (46)5.3垃圾焚烧系统 (50)5.4余热锅炉系统 (55)5.5烟气净化系统 (59)5.6汽轮发电系统 (65)5.7电气系统 (70)5.8仪表及自动控制 (75)5.9给排水系统 (84)5.10渗沥液处理系统 (93)5.11灰渣处理系统 (102)5.12辅助生产系统 (104)5.13厂房建筑与结构 (105)5.14通风与空气调节 (108)5.15除臭 (109)5.16辅助文化教育设施 (111)第6章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 (112)6.1建厂地区环境现状 (112)6.2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112)6.3本工程对环境影响 (113)6.4采用环境保护标准 (114)6.5污染物治理措施 (117)6.6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120)6.7环境管理及监测 (120)第7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22)7.1设计依据 (122)7.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122)7.3劳动卫生措施 (125)7.4安全卫生机构 (126)7.5应急措施 (126)7.6预期效果 (127)第8章节能 (128)8.1主要节能措施 (128)8.2效益评价 (129)第9章消防 (130)9.1消防设计范围 (130)9.2生产厂房火灾危险类别 (130)9.3主要设计原则 (130)9.4消防设施 (130)9.5主要防火措施 (131)第10章管理机构和劳动定员 (133)10.1组织机构 (133)10.2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133)10.3人员组成和培训 (134)第11章工程实施与进度安排 (136)11.1项目实施 (136)11.2进度安排 (136)第12章投资估算 (138)12.1编制范围及依据 (138)12.2编制说明 (138)12.3投资估算 (138)第13章经济分析 (141)13.1概述 (141)13.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141)13.3财务分析与评价 (144)13.4经济分析(定性分析) (146)13.5不确定性分析 (146)13.6结论 (148)第14章结论和建议 (149)14.1结论 (149)14.2建议 (149)附表:附表1-1 工程总估算表附表1-2 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1-3 建筑工程估算表附表1-4 其它费用估算表附表2-1 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附表2-2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2-3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2-4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2-5 营业收入、营业税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2-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附表2-7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2-8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2-9 流动资金估算表附图:附图1:区域位置图附图2:厂区周边环境图附图3:总平面布置图(彩图)附图4:效果图附图5:全厂总平面布置图(CAD)附图6:垃圾焚烧发电原理流程图附图7:质量平衡图附图8:垃圾焚烧工艺流程图附图9:主厂房0.00m平面布置图附图10:主厂房7.00m平面布置图附图11:主厂房10.00m平面布置图附图12:主厂房剖面图附图13:汽轮发电机热力系统图附图14:烟气净化系统图附图15:全厂水量平衡图附图16:除盐水工艺流程图附图17:渗沥液处理系统图附图18:电气主接线图附图19:计算机控制系统配置图附图20:全厂电视监控系统图第1章概述1.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编写单位:项目建设地点:1.2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2.1 项目背景1.2.2 项目建设必要性1、本项目是完善**新城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的措施之一。

本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的改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协调城市生态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本项目是保护水体环境的需要3、本工程的建设是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严重滞后和不足,已不能满足当前垃圾处理需要,其现有的垃圾处理场一方面容量较小(日处理能力仅为150吨),处理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有城市垃圾的有效处理;另一方面由于处理工艺较为简单粗放,主要采取简单的填埋处理,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对周边的土壤、水体和大气已造成严重的污染,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所以,及时实施**新城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健全相关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对推进现代新**新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已具备发展垃圾焚烧的条件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热值逐渐升高。

入炉垃圾热值已经达到5000kJ/kg,完全具备焚烧处理的条件。

而国内其他城市的运行经验表明,**采用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5、本工程的建设有着国家和**省良好的政策支持“十一五”期间国家也大力扶持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并在发电配套费用、上网电价以及税收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目前是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最好的时机,也是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最好时机。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相关内容,我国拟建或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均有可能申请CDM项目。

项目实施后将获得数以百万元收入,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国际上的资金来补助焚烧厂的运行。

6、本工程的建设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腾飞的需要近期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出台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其中就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本工程既是环保工程,也是节能减排的工程,符合国家促进内需的政策方针。

因此,为了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改善**的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是摆在**政府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1.3 编制原则本报告按照技术先进、环保达标、安全卫生、运行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确定建设方案,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报告重点遵循以下原则: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在实现清洁生产的前提下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为降低工程造价,采用国内先进焚烧技术和关键设备,在保证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节省一次性投资。

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污染物排放指标采用较高标准,需一定程度上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节约用地、用水,避免资源的浪费。

本工程系现代化的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尽可能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

厂区建筑物及总平面布置按现代化工厂模式配置。

1.4 编制范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新建工程。

设计处理规模为700吨/日,可研编制内容为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址围墙范围内各生产装置以及办公设施等的设计以及与外部相接的供水、供电以及排水管道等各种管线设计以厂界区外1米为设计分界线。

设计范围为垃圾焚烧发电厂厂界范围内的各项设计,不含厂外供水供电以及给排水管线等设计,但在工程总投资估算中已将厂外供水供电及给排水管线工程纳入政府投入资金部分。

1.5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如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火力发电厂水汽质量标准》SD163-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生活垃圾焚烧炉》CJ/T118-200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范》DL/T5094-19991.6 主要研究结论1、本报告选择机械炉排炉作为本工程的推荐炉型,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为中温中压(4MPa,400℃)。

2、本工程焚烧烟气处理系统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标准,二恶英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垃圾焚烧发电厂拟定规模为日焚烧垃圾700吨/日,余热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配置为中温中压,余热锅炉2台,单台锅炉蒸发量26t/h,汽轮发电机组为12MW凝汽式机组。

4、本报告通过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表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5、本项目建成后根据垃圾热值的不同,年最多可向电网送电58×106kW.h。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2章**生活垃圾概况2.1 **新城概况2.1.1 历史沿革2.1.2 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貌3.地质、地震4.气候5.水文(1)河流**境内六条河流由于河道短。

河床坡陡,上游植被差,除洛龙河有长流水外,都为季节性河流,旱季干枯、雨季洪泛,具体情况如表2-1。

表2-1 河流情况一览表(2)湖泊2.1.3 社会经济概况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同比增长20%。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57:23调整为18 :59 :23。

财政收入实现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01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5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同比增长20%。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57:23调整为18 :59 :23。

财政收入实现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01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5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