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3)提出研究假设的原则:不能与事实相 背;假设文字力求简单、明确;假设中不应 该包括不能明确解释的概念;假设本身不含 逻辑上的矛盾。
三、概念与课题的操作化
涵义: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 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
概念及命题的操作化:具体化、可以测 量
研究课题的操作化:使调查研究系统化, 变得具体可行,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 表格的设计和指标的设计
该调查是双年度的纵贯调查,采用概率抽样的入户访问方式, 调查区域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了151个区市县, 604个村/居委会,每次调查访问7000到10000余个家庭。此调查有 助于获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其研究结果可推论 全国年满18-69周岁的住户人口。
中国社会综合调查
(二)问卷法
通过填写问卷(或调查表)来收集资料 问卷的类型:封闭式和开放式 问卷的结构:封面信、问题和答案(调
查对象的基本资料,有关行为方面的问 题,调查对象有关态度方面的问题) 问卷的设计:步骤,要注意的问题 问卷的使用:邮寄、送发和访问
问卷的类型
问卷类型
按有无结 构划分
结构性问 卷
(一)访谈法
调查员与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 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
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访问和座谈 访谈的准备及技巧 访谈中应注意的问题
控制访问环境
1)请被访家庭中其他人员避开调查现场。 2)如无法做到上条,则要向其他家庭成员声明, 请勿在访问时插话或影响被访人。 3)避免噪音或其它事物分散被访人的注意力。 4)请被访人在调查结束之前不要擅离现场。 5)调查员在调查期间,自始至终不离调查现场。
具。
四、社会调查研究的范式
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 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 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社会学三大范式: 实证范式 解释范式 批判范式
(一 )实证范式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学研究应该仿效自然科 学的研究方法,将社会现象当做纯粹客观的现 象来测量和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 客观地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最为典型的 是定量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将社会现象及其关 系和变化趋势用精确的统计语言描述出来,从 而达到认识和预测社会世界的目的。
(二)解释范式
解释范式认为,社会现象和人们的行为与自然 界的运动是不同的,人类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我 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研究采用特殊的方 法和视角,主张通过深入到被研究者的内心世 界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后果 (“理解的方法”),以及结合人类行为主体 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与意 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 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 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 象或过程的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注 重描述、剖析和揭示现象或过程的特性 和本质的研究方法。
三、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工作性调查报告、 学术性调查报告、普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写作:标题、导语、主体 (情况部分、分析部分、建议)、结语
类型: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结构式 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观察的实施与观察的优越性
社会学 第十四章
26
(四)文献法
用科学的态度考察文献资料,从中获得 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的资料
实地调查的辅助方法 有关著作、历史档案、研究对象的自我
记录资料,其他有关记载 关键是要辨别文献的可靠性
社会学 第十四章
非结构性问 卷
按调查方 式划分
按填答方 式划分
自填式问 卷
访问式问卷
面访问卷 街访问卷 电话调查 电脑访问 邮寄问卷
问卷
问卷
问卷结构
1、问卷标题 2、问卷说明 3、填表指导 4、调研主题 5、编码 6、被访者基本情况 7、访问员情况 8、结束语
问卷的结构——主体部分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开创了我国大型学术调查数据开放与 共享之先河。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特征
第一,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关 心的是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 动态过程。
第二,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 从整体论(holistic)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 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 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是我 国最早的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学术调查项目,由中国人民大 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执行。遵照国际标准,自2003年起, 每年一次,对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10000多户家庭进行连续性横 截面调查。
CGSS系统、全面的收集社会、社区、家庭、个人多个层次的数据, 总结社会变迁的趋势,探讨具有重大科学和现实意义的议题,推 动国内科学研究的开放与共享,为国际比较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充当了多学科的经济与社会数据采集平台。
应该注意的问题: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尊重事实,科学地运用资料;概念明确, 推理正确;语言生动,文章精练。
社会学 第十四章
30
本章重点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2、调查前准备工作有哪些 3、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4、如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27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调查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审核:审核的重要性及其原则、 内容与方法
资料的整理:文字资料的分类、数字资 料的整理(汇编)
(二)资料分析
1、定性分析方法
2、定量分析方法
社会学 第十四章
28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注重 描述、剖析和揭示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 本质的研究方法。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得出研究结果
第二节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研究题目的选择与确定 提出研究假设 概念与课题的操作化 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 调查的组织准备
1、选题对于调查研究的意义及制约因素
(1)选题的意义:实际意义、理论意义 (2)选题时要考虑的制约因素:必要性、
可行性(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2、研究题目的确定
(1)如何确定研究题目:查阅文献、向知 情者和专家进行资讯、与调查对象进行初步 接触
(2)选题时要注意的问题:不能定得太大
二、提出研究假设
(1)意义:明确问题、明确调查任务;避 免片面性和盲目性,提高调查过程的效率; 指导整个调查
(2)研究假设的形式:描述性、解释性、 预测性
四、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
全面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非随机抽样 典型调查 个案调查
五、调查的组织准备
调查员的挑选和培训 同调查地有关人员联系 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工作流程图
第三节 调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文献法
第十四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目录
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节 调查前准备工作 第三节 调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一、社会调查研究含义 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
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的资 料进行整理、分析,以科学地阐明社会 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四、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选题: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题目 准备调查:提出调查研究的具体想法、
制定调查研究的详细方案 实施调查:具体进行调查,收集整理
资料 分析总结:分析资料,概括和总结
社会学 第十四章
11
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过程图示
实验法
选择研究问题 研究设计
调查法 文献法
实地法
社会调查是直接接触社会生活,收集有关资料 的活动,而研究是对所获资料的分析,对调查 所获的经验材料的概括和加工。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项目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简称CSS)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全国范围内 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项目,目的是通过对全国公众的劳动就业、 家庭及社会生活、社会态度等方面的长期纵贯调查,来获取转型 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 提供翔实而科学的基础信息。
主体部分(问题和答案):问卷采用的是问答式,即问题-
答案一组组交互出现。先呈现问题,而后呈现答案:可分为开放/ 封闭问题-答案;单选/限选/多选问题-答案。
问题 与
答案
开放式
单选
是否式 多个答案选择
封闭式
可选多项,选项不限
多选
限选若干项 多项累具体、 生动的感性资料
第三,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
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学的方法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