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灾难事故避险自救》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含碳固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金属火灾、带电燃烧的火灾。

2.火灾当前,生命第一;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穿过浓烟,谨防窒息;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发送信号,寻求援助;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跳楼求生,慎之又慎。

3.惊慌失措;向光朝亮;盲目追随;自高向下;冒险跳楼。

4.防烟雾中毒、防窒息5.软家具加重法、竿棒跳楼法6.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地气异常、地鼓异常、地动异7.先多后少,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轻后重二、问答题:1.火灾发生单位、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火场地址,包括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火场处于平房、楼房,还是其他建筑物,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如果火场内有被困人员,要尽可能清点、统计出具体人数,为消防人员抢救提供可靠数据。

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地到达起火地点。

不要在火场旁边观望,在街道上观火的人群会造成交通不畅,导致消防车辆不能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2.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时,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

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

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

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灭火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防止因缺氧窒息。

3.水非万能灭火物。

(1)碱金属引发的火灾。

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

(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引发的火灾。

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氰化钾、氯化镁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

(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

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

(6)高压电气装置引发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

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拿来灭火的。

杀虫水、发胶、空气清新剂甚至花露水里面的物质都是可燃物或易燃物,千万不能拿来灭火,若拿来扑火,只能火上加油。

打开窗户不能透气,反助火势。

有的人在烟雾弥漫的时候盲目打开门窗,以为这样可以加快空气流通,呼吸顺畅,殊不知开窗后空气对流,会造成火势的扩大蔓延。

4.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1)家用电器着火后应先断电后灭火,切忌不断电即用水泼。

电视机、电脑等家用电器意外起火后要马上拔掉插头或关掉总开关,用湿地毯或棉被等盖住电脑,达到灭火和防显像管爆炸伤人双重目的。

切勿用水泼,以防显像管爆裂或引起触电。

切勿揭起覆盖物观看。

灭火时,为防显像管爆炸伤人,要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脑或电视机。

(2)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配备有简易灭火器的,平时应学会使用方法,发生火灾时,根据情况正确选择和使用灭火器。

5.要立即在室内选择合适的地方躲避,如床下、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要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内墙墙根、墙角躲避。

这些地方跨度小、楼房又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大多还有排水管道等的支撑,相对来说较为安全,能够在房屋垮塌后形成理想的生存空间。

地震突然发生后,必须抓住时机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以防火灾和煤气泄露等次生灾害。

地震时最好不要外逃,如果条件许可能够外逃时,最好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

为防止震时门框变形打不开门,在防震期间,如家居安全条件允许,最好不要关门;楼道内的杂物要在地震临时预警时清理彻底,保障楼道畅通。

城镇和乡村不符合抗震标准的房屋,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改造和加固,一旦有破坏性地震发生,要迅速逃往户外。

6.应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衣袖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被灰尘呛闷呼入毒气发生窒息,也可预防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想方设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尽量扩大“安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寻找和开辟通道,想方设法逃离险境。

如发觉被埋周围有较大空间通道,可以试着从下面爬过去或者仰面蹭过去。

切要记住,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带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朝着有光亮和宽敞的地方移动。

当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应该由一人先出来,到了安全地带后,再一个接一个地脱险。

如果周围比较稳定的话,最好像排队似的一起出来,还有一种方法是,先脱险的人把一头打了结的绳索或者表面粗糙容易抓住的皮带丢给待脱险者,等脱险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她)迅速脱险。

一时无法脱险,要静卧,尽量节省体力,不要肓目大声呼救。

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引起救灾人员注意及时抢救。

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在被压埋的期间,还要想方设法在周围寻找水源、食物或代用食物,包括自己的尿液等,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7.泥石流的识别。

泥石流暴发突然猛烈,较难准确预报,易造成较大伤亡。

前往山区沟谷旅游,一定事先要了解当地的近期天气情况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

游客应尽量避免大雨天或连续阴雨天前往景区旅游。

如恰逢恶劣天气,宁可蒙受经济损失、调整旅游路线,也不可贸然前往。

要正确判断泥石流的发生,除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暴发的可能性外,还可通过一些特有现象来判断泥石流的发生,以便采取及时的自救方法。

(1)当发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一般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如听到这种声音,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

(3)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振动感,则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遇到泥石流的脱险方法:如果身处山区时,不幸遇上泥石流,不要惊慌,必须遵循规律采取以下应急避险措施:(1)沿山谷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长时问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白天降雨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密切注意雨情,最好提前转移、撤离。

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2)发现泥石流即将爆发后的迹象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往沟谷两侧的山坡或高地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切忌朝着泥石流的下游走。

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要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一、填空题:1.先呼救、报警,再抢救;先抢救人员,后抢救财物;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

2.止血、保持呼吸道畅通、移开卡压物、避免二次损伤、防止复合伤、加强自我保护、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3.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明辨是非,不谋小利;耐心周旋,寻找机会;有礼有节,掌握分寸;依法办事,据理力争;放下“包袱”,及时报案4.不要用感情代替理智、交往要有选择、要学会宽容二、问答题:1.(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2)要树立交通安全观念,时时提高警惕。

(3)熟悉路线地形,记住易出事故地段。

(4)走路留神,见到各种车辆提前避让,防止意外肇事。

(5)骑车、驾车要慢速行驶,复杂地段要缓缓而行。

(6)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迅速进行自救或互救。

(7)危急时刻人能想起的任何一个电话可能都有帮助,不管是110、120、119还是SOS或者家人的电话都可以拨打。

打电话时候尽量保持冷静,告诉对方自己的位置和出现的险情。

2.发生撞车时,应迅速横移滑下座位,如果是单独驾车,就应该立即倒向旁边的乘客座位,同时以双手抱头,以免方向盘挤压胸部受伤。

经验证明,副驾驶位是最危险的座位,如果坐在该处的话,首先要抱住头部躺在座位上,或者双手握拳,用手腕护住前额,同时屈身抬膝护住腹部和胸部。

后座人员最好的防护办法就是迅速向前伸出一只脚,顶在前面坐椅的背面,并在胸前屈肘,双手张开,保护头面部,背部后挺,压在坐椅上。

即使没有时间,车祸时应迅速用双手用力向前推扶手或椅背,两脚一前一后用力向前蹬,这样,撞击力消耗,缓冲身体前冲的速度,从而减轻受害的程度。

相撞时切忌喊叫,应该紧闭嘴唇,咬紧牙齿,以免相撞时咬坏舌头。

汽车相撞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撞击一停止,尽快设法离开汽车。

3.(1)汽车刚落水时,往往不会立即沉没,在车辆沉没前,若有可能,应弃车逃出。

(2)汽车刚入水时,水的压力会使车门很难打开,若有机会可以摇下车窗,从中逃出。

(3)汽车沉入水中,不要急于打开车窗和车门,应关闭车门和所有门窗,阻止水涌进;然后,打开车灯,以便营救人员施救时及时找到目标;当水位到达下颌时,表示汽车内外压力差不多相等,作一个深呼吸,然后打开车门或车窗跳出,假如车门打不开,可用修车工具或在手上缠上衣服后打碎车窗玻璃。

如果可能,车内人应手牵手一起出来。

4.骑车外出的人员,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

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

通过路口时要严守信号,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不要绕过信号行驶;不要骑车逆行;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骑车;不攀扶其他车辆;不在便道上骑车。

在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