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评价及考核制度

学生评价及考核制度

学生评价及考核制度
学生评价制度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结合《课标》的基本理念,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制定了如下评价机制:
一、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a、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或鼓励,针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精神给予定性评价。

b、每一学期,教师都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给予鼓励性评价,以激励、启发为主。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不同学生段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技能的测查,针对不同学科的训练重点,每学期必搞一些实践能力测查活动。

(一)、数学 1、低年段以口算、听算为主,采取笔试和听试两种,用录音机标准语速录下听算试题,然后下到各村小深入班级进行测查。

2、高年段以口算为主。

(二)语文
1、1—2年级以字、词为主,采取听写字,词来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每班抽一半的人进行口语交际测查,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另一半进行写字测查。

2、3—4年级以朗读课文和听写词语、钢笔字书写为主,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一半的同学进行朗读测查,另一半的同学进行听写词语、钢笔字书写测查。

3、5—6年级以口头作文和以抽查半命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听、说、读的综合能力。

4、语言积累、各个学段都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完成大纲指定古诗背诵篇目的基础上,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内容,增加名言、警句、精彩句段的的积累和运用。

三、采用“等级制+评语”的评价方式,给学生第二次考试的机会。

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给予公开、排名,而是采取“等级+评语”的评价方式,填好小学生素质综合发展评定手册,对考试不及格的,给予学生第二次考试机会,直到及格为止。

四、精心制定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要与《课标》相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业务考核方案关于教师评价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由上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是给教师进行排队,或者机械的把教师分成三流人九等,而是促进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反思、总结、改进,帮助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和不足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由终结性评价逐步向实际能力和操作水平的测查过渡。

学生考核制度
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为此学校要加强考核管理。

1、注重平时的考核。

教师可通过课堂口头提问、书面考核、能力考核,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每次考核教师要有考核记录。

2、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克服偏育、偏科、偏分的错误倾向。

3、每学期期末对各学科进行一次考试和考核。

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即:A、B、C、D,成绩要记入学籍簿。

4、考试后,教师要对考试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交教导处审核、归档。

5、学生考核成绩不公布、不排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