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和学生评价及管理制度

教师和学生评价及管理制度

教师和学生评价及管理制度
一、师生评价制度
(1)学生评价:坚持并完善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增加实践操作评价含量,重视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评价;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机组结合;评价方式以书面测试为主,同时采用开放性考查(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

突出评价过程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尝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2)教师评价:①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

评价时,更加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包括学生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

②继续修订和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考核办法,促使教师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教师自评,领导、教师、学习、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二、教师管理制度
1、正点上、下班。

2、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虚心接受领导的指导。

3、及时进课堂,不压堂,不脱堂,对学生全面负责。

课堂中执行好三为主。

4、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不准乱订刊物,乱收费。

收费必须有主管领导同意。

6、保持办公室的卫生,室内不准大声喧哗,不要干扰他人的正常办公。

7、经常家访,召开学生及家长座谈会,掌握学生的全面情况。

8、组织好学生的文体,科研等活动。

9、积极探索,搞好教改。

学年要撰写论文两篇以上。

10、无条件地接受学校的教研和教改课题的安排。

劳动和活动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讲师德、树形象,履行好岗位职责。

11、班级管理要做到井然有序。

12、认真做好值日值宿工作。

13、对不服从领导,违反纪律,完不成学校定量、定性指标(不履行本岗位职责的)教师予以解聘
三、学生管理制度
课堂常规制度
1、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笔记、文具盒一律放在课桌的左上角。

2、上课铃响后,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安静坐好。

唱歌等待上课。

3、老师走进教室时,老师喊“上课”,全班同学起立(立正、站好),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声音要响亮)。

4、上课迟到的学生要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5、上课坐姿要端正,专心听课,积极思考,发言大胆,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不看与课本无关的书籍。

6、测验考试要实事求是,忠诚老实,不弄虚作假。

7、做实验时,要明确目的要求,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观察分析。

写好实验报告,爱护实验器材,节约实验材料,按时归还实验用品,并做好清洁工作。

8、教师宣布下课时,师生互相喊“再见”,学生按顺序走出教室。

9、早自习要和上课一样看待,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早上到校教师不在时,必须进教室进行自习,由班长(或学习委员)负责主持全班同学学习。

10、要认真上好体育课,上体育课时,体育委员负责整队,按规定着装上体育课。

礼仪常规要求
1、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行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2、着装整洁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3、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4、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5、进校第一次见老师,鞠躬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

上课发言先举手。

课余,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

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

6、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归家与家长打招呼。

7、对待客人或外宾主动问候,微笑致意。

起立欢迎、招手送别。

八、对待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先尊重帮助残疾人。

8、递送或接受物品起立并用双手。

9、参加集会守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小学生“十不准”要求
1、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大声喧哗、打架。

2、不爬墙、不爬树、不爬阳台上的栏杆。

3、不玩火、不玩电、不玩火药、爆竹。

4、不带木棒、刀具、汽枪等利器进校园。

5、未经教师或家长批准,不下河游泳,不下水捕鱼。

6、不在公路上骑车。

7、不在放学、上学路上玩耍、逗留,未经家长同意,不准在外住宿。

8、不在变压台旁、高压电线下等危险地方玩耍。

9、不玩电子游戏、台球,健康上网。

10、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不进行赌博游戏、盗窃、勒索。

观看健康影像、书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