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学习成长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学习成长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学习成长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幼儿园
邮编:213127
姓名:尤云霞
内容摘要: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但目前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该如何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对教学反思具体思什么、写什么比较模糊。

本文试从教学反思的内容、途径及注意点等方面阐述拙见, 旨在与同行就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以其提高教学能力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教学反思幼儿成长
所谓教学反思说得通俗些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课后反思,是教师通过自我觉察、自我反思的方法来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

具体做法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自己在教育理念、教材选择、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运用、幼儿学习上的问题和信息反馈等,认真进行反思,把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学中的失误、教训,以及幼儿在课上出现的困惑、错误,独到的见解,教师从中受到的启示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改进的想法等等一一记录下来。

”以此作为知识及时补救的依据,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反思三部曲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教师的成长等于自我的反思和经验的积累,我觉得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反思:
1、思得(反思成功之处)
一节课下来,教学的成功之处教师自己最清楚。

由此我们可以反思为什么成功的原因。

是一个有趣的开头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还是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课堂情趣大增;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等。

我们还可以从教学内容的选材上进行反思,一个成功的活动必定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及年龄特点的内容,制定了贴切、准确的目标。

当然也可能是我们采用了新颖的教学手段,抑或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机智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增色。

在大班诗歌《大自然的话》中孩子们能积极思考诗歌内涵,兴趣浓厚,讲述大胆。

那是因为在教学前教师带孩子们散步时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当他们有兴趣走进大自然,自然愿意去探索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再组织诗歌欣赏时孩子有话想说,有话会说……这便是活动准备的充分带来的良好效应。

在大班语言《好朋友克里》中,我引导孩子们按线索(一个长长圆圆的包裹)猜测奶奶收到了什么礼物,孩子们始终兴致盎然,与平常的漫无边际的猜测相比,对孩子更有挑战也更有趣,这条线索既扩散了孩子们的思维又有一定的范围,这便是教学策略运用的成功。

再如在教学大班语言《小熊图书馆》这一活动的第一环节中我引导孩子进行回忆,说一说图书的特征,孩子们从书的大小、厚薄、长短、封面纸张的软硬等等进行了讲述,我用一句“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都是书的外形,你能说一说其他的不同吗”来承上启下,既肯定了幼儿的回答又引导幼儿进一步进行思考,幼儿的思维再度活跃。

这里便是教师的回应机智起了作用。

总之,成功之处不一而足,将类似的做法如实记录下来,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以其做得更好。

2、思失(反思不足之处)
教学活动是充满不定因素的,课堂教学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比如因为讲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准备工作不充分而使活动走了弯路……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

再如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等,反思时也应记录下来,及时查找资料,补充解答。

同样是在语言活动《小熊图书馆》中,在引导孩子们给故事取名时我就犯了一个错误。

孩子们取的名很多,与故事内容也有一定关联,有“小熊的书店”“小熊图书馆”“小熊邮递员”……孩子们能想到这些说明对自己讲述的故事有了较深的认识,所以我没有细想都给予赞赏,给孩子留下了印象。

活动后我发现了故事名字存在着歧义,如果当时我请孩子讲一讲他取名的理由,那么这样的歧义就可以通过辩解而明了。

如此看来,教师在活动中及时必要的释歧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有时我们会为了整合内容而不顾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一味贪多,多领域内容的杂必然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如此活动自然是失败的,那么如何选择并制定恰当的目标便是该活动应该重点反思的地方。

将这样的失误记录下来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醒,避免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

3、思改(反思修改之法)
反思得失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组织活动,既然要更好地组织活动,就必然涉及到如何修改活动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幼儿反馈出的信息,写写“修改建议”,或者“再教设计”。

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或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重点考虑某个环节应该怎样处理才更有效,一步步明确问题,寻找对策,使自我反思达到一定的深度。

比如在中班语言活动《有趣的婚礼》最初的活动设计中有一个引导幼儿继续丰富小猪们化妆用品这一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因为故事本身的完善,孩子们经验的局限,基本没有想象补充的空间,这样的环节就应该删除。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先要阐述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或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总结自己的体会,经验和感受,提出自己觉得困惑的地方,并设想自己的改进措施或解决的策略。

只有每一次都认真的总结每节活动中的得与失,用高层次和水平来思考,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

二、教学反思多途径
说到教学反思可能大家就会想到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其实这是误解,教学反思可祥可略,可写可说,途径很多。

1、反思日记: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一天的教学活动之后,教师记录反思日记,可以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增强教师的分析、批判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日记未必要长只要能叙述清楚即
可,我们完全不必将此看成任务,只是一个兴趣,贵在坚持。

一段时间后自己再回头看看日记,必定会收获多多。

2、对话反思法:(教师之间相互观摩,详细描述,对此进行讨论)一个人进行反思,往往是力量有限,很难找出问题的症结如果多个人之间共同反思,彼此提出建议和问题会更加的有效,在进行对话时,教师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思想,清晰的表达出来。

3、现场互动法:这种方法一般在观摩教学活动的现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就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法,最后得到方案,大家分享。

有句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对话交流后我们如果也能及时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那是最好不过的。

其实,进行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只是其中的一些,而更多的方法是在教师的自身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摸索出来的。

三、教学反思注意点
教学反思旨在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这不是一项任务,当我们摆正认识态度,教学反思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教学反思时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反思应具及时性。

一节课过后要趁热打铁,及时的回忆、反思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思维闪光点,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灵感和感受,并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2、反思要有长久性。

要系统、全面地积累经验并使之升华、凝结,必须以大量的课后反思为基础,这就需要老师们写教后记像医生写病例报告一样成为一种基本的职业习惯。

锲而不舍,在持之以恒中提升水平,把教师闪光的智慧之珠串成精美的教育之链。

3、反思要有交互性。

教学反思要重视与专家、同行、学生的对话与研讨。

采用专家诊断、同伴互助、幼儿反馈等方式,通过交流互动,学习他人长处,在思维碰撞中共同成长。

4、反思要有探究性。

记录的课后反思内容和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紧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才能与时俱进,格物致知。

5、反思要有发展性。

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我们重复教授同一个内容时,要结合前几次课后反思中记述的情况和感想,科学施教,之后再认真写课后反思记录,要不断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上有新的突破,重在提炼与升华,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提高。

总之,涉及到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活动的实际情况就自己在备、教、学等整个过程中的言行及孩子表现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但是无论反思什么,采取什么方法都要认识到:一定要把反思和行动结合起来,只有“思”“行”相结合,不断实践、探讨、改进,才会使反思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才能真正从中获得并成长起
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