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期末论文

国际法期末论文

论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
【摘要】:农村水污染是指构成农村水生态系统的水环境遭到人类活动尤其是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乡镇工业污染的总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农村已经成为人类最后的圣地。

然而农村水环境也日益成为威胁的对象,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水生态系统总称。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农村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我国的农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我国也造成很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

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

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

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

并且,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

这不仅带来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

与此同时,又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

同时,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方式并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井水(地下水)作为直接的生活和牲畜饮用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随处泼洒。

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并且以小型工矿和乡镇企业为主的经济区域会越来越多。

首先,这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效益较差、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使其环境呈现出脏、乱、差的局面,流经乡镇企业区域的河流水质往往较差。

并且,由于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多采用土法生产,直接污染严重。

往往是一家小造纸厂、小印染厂污染一条河,一个小冶炼厂、小采选厂毁掉一座山。

再者,基层政府由于看重短期的经济效益,故而环保意识淡薄,在环境保护措施上比较落后,更有甚者任其发展。

二:国内外农村对污水的处理
国外已经对农村污水处理有了很好的应用,技术相当成熟,而我国的污水处理比较落后,可以借鉴国外技术处理我国农村污水。

(一):国外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农村污水处理方面,各国都有自己的处理工艺。

德国很重视污水处理,到1992 年,全德国的污水接管率就达到92. 2 %[4]。

在相对集中的农村采用集中处理,对于分散的农村采用分散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其主要以腐化池为主,外加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池、稳定塘等[5]。

韩国农村居民多分散居住,采用小型、简易的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为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缺点是占地大,受充分供氧、气温和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等[3]。

欧洲、北美、新西兰等农村也采用该工艺[3]。

(二)国内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比较晚,“十一五”规划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建设,要求农村无
公害排放,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才刚起步。

北方部分农村及沿海地区大部分农村配有污水处理系统,多以单村处理为主。

沿海地区等集中村落设有污水处理系统,但处理工艺落后,多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靠近城市村落,接入城市管网;分散的、经济相对差的村落无污水处理设施。

三、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对于目前我国农村的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对策。

当前,在
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国家支持农村建设的前提下,构建农村水环境保护体系及创新其运作机制已成为解决我国农村水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针对这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要从农村水环境问题的自身特点入手。

(一)、加强农村水环境立法。

建立健全以农村水环境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专业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

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城乡规划法》等,对农村环境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没有形成针对性的法律依据。

应在法律的层面提高基层政府领导的环保意识,强化环保奖惩机制,增强他们的水污染防治的责任感。

(二)、走现代化的绿色农业道路。

在新农村建中应该以农民为中心,改以往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精密型的生态农业生产。

鼓励社会各类资金帮组农民建立新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处理,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以及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力度,降低以往依靠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获得增产的落后思想。

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杆还田技术。

努力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要求政府将投资重点放在生态工程的研究和利用上。

生态工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控制工程、营养元素植物带控制生态工程、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

从根源上制止农业污染,使农业生产体现出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并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三)、提高农民水环境保护意识。

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宣传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方式,把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防治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突破农村环保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使农村的水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以达到农村整体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污染治理的成功率。

四、小结。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流域等水体污染,同时农村经济发展赶不上城镇,地区特点突出等,因此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迫切需要经济、高效、自动化高的一体化处理系统,以适应我国农村污水的多样性等。

在选择工艺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水质、水温、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工艺。

我认为,从国家层面,对以农村水环境为核心的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视,我们的农村水污染问题才有得到真正治理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苏立红.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84-87.
[2]夏妍,彭鹏,崔凤云,等.农业生产对水体环境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环境科技,2009(2):94-95.
[3]曾令芳. 简评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方法[J ]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 (9) :30 - 33.
[4] 钱勇.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3.
[5] 井文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中国水环境保护:水工业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