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教案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二第3-5题。
学习目的:
1、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游戏导入(说反话)。
2、速记比赛,激发兴趣。
师谈话:同学们,在认识亿以内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读、写比万大的数,还了解到不少知识,增长了许多本领,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能快速的记录信息中的数据。
(信息卡片资料:血液的构造,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
在一小滴血液中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天安门广场能容纳100000人;雄伟的万里长城长约6700000米等等。
)
比赛规则:一名学生介绍卡片上的信息,师生记录数据。
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在其旁边板书,其他同学记在练习本上。
3、观察比较,生成问题。
(1)抓住师生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
老师和同学们记录了相同数据,看看一样吗?
生:5000000个;10000个;100000人;6700000米;
师:500万个; 1万个; 10万人; 670万米;
(2)出示例5(学生试着做一做)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5000000、500万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万。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师: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教师小结:为了读、写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改写或者省略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板书课题:整万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速记小比赛,使生感受到:两种记录形式的结果完全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只不过老师简写后的形式读写更加方便,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
3、练习: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内蒙古:1100000 青海:720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二、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出示例6
让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
并试着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计算比较麻烦),激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2)引导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为整万的数?
(3)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方法在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4)即时尝试:先让学生尝试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交流小结出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要“舍”,等于或大于就要“入”。
2、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
3、交流得出:因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一方面回忆过去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本练习二的第3题。
第3题的素材介绍了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改写之后还要求学生进行大数的比较,对两部分知识进行混合练习。
3、课文练习二的第4~5题。
第4题是关于近似数的联系,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对比,区分联系,题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准确数,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近似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评价本节课,以及谈谈感受等)
五、板书设计:
整万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
5000000个=500万个
10000个=1万个
100000人=10万人
6700000米=670万米
12756千米≈10000千米=1万千米
1389000千米≈1390000千米=13万千米
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
邓
丽
蓉
西街实验小学
20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