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动义齿部分(E) 1.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使用模型观测仪的目的是:——中A.确定义齿的就位道;B.划出各基牙的观测线;C.确定卡环臂位置;D.填塞倒凹;E.以上都是。
(B) 2.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设计,所凭据的线是:——易A.外形高点线;B.观测线;C.支点线; D力线;E.回转线。
(C) 3.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设计时,下列哪项可不必考虑:——?A.与义齿支持形式的关系;B.与口腔组织的关系;C.与人造牙类型的关系;D.与美观发音的关系;E.与基托强度的关系。
(B) 4.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臂的主要作用是:——易A.卡抱固位作用,防止义齿龈方移位;B.卡抱固位作用,防止义齿向脱位;C.稳定固位作用,防止义齿侧方移位;D.支持作用;E.以上都不是。
(B) 5.可摘局部义齿卡环体部主要作用是:——中A.防止义齿龈向脱位;B.防止义齿侧向移位;C.防止义齿向脱位;D.恢复咬关系;E.有利与固位。
(C) 6.间接固位体的主要作用为:——?A.减小基托的面积;B.增加义齿的固位;C.防止义齿沿支点线转动;D.防止义齿龈方移位;E.防止义齿下沉。
(E) 7.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作用是:——易A.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整体;B.分散力、传导咀嚼压力;C.减小基托面积,增加舒适感;D.增强义齿的强度;E.以上都是。
(E) 8.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中A.联合卡环;B.对半卡环;C.第一类卡环;D.第二类卡环;E.回力卡环。
(D) 9.可摘局部义齿后腭杆与粘膜的关系是:——中A.牙支持式应与粘膜接触;B.粘膜支持式应与粘膜接触;C.混合支持式应与粘膜接触;D.后腭杆与粘膜应脱空 1mm间隙;E.后腭杆与粘膜应加压接触。
(B) 10.下颌舌侧牙槽突形态为倒凹形时,舌杆的位置应设计在:——难A.位于倒凹之上1mm;B.位于倒凹区,与粘膜脱空;C.与舌侧牙槽嵴粘膜脱空;D.离开牙龈缘3-4mm;E.位于牙槽突上。
(C) 11. RPI卡环一般适用于:——中A. 61│16 缺失;B. 654│缺失;C. 876│678 缺失;D. 321│123 缺失;E. │12345678 缺失。
(B) 12. 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病例最好取:——?A.解剖式印模;B.功能性印模;C.弹性印模;D.减压印模;E.水胶体一次印模。
(A) 13.可摘局部义齿支托的作用是:——易A.支持作用,防止义齿下沉;B.环抱作用,防止义齿侧方移位;C.固位作用,防止义齿下沉;D.稳定作用,防止义齿翘动;E.支持作用,防止义齿侧方移位。
(D) 14.可摘局部义齿支托的方向应是:——难A.与义齿的就位道垂直;B.与方向垂直;C.与基牙长轴平行;D. 与基牙长轴成90度或110度;E.与面平行。
(E) 15.位于下颌牙弓最后的弧立并向近中舌侧倾斜的基牙,适宜用哪一种卡环?:——难A.对半卡环;B.杆形卡环;C.倒钩卡环;D.回力卡环;E.圈形卡环。
(C) 16. 以下牙列缺损哪一例是属于 Kennedy 分类第三类第二亚类?——中A. 87632 378 缺失;B. 7621 178 缺失;C. 6541 126 缺失;D. 6541 12 缺失;E. 654 6 缺失。
(E) 17.下列哪个病例需用间接固位体:——难A. 1 1 缺失;B. 43 缺失;C. 56 缺失;D. 126 缺失;E. 876 78 缺失。
(B) 18.可摘局部义齿的应力中断设计主要是为了:——中A.增强力;B.减轻基牙负担;C.减小基托面积;D.减轻牙槽嵴负担;E.美观舒适。
(D) 19. 8765 缺失,在正常情况下,卡环应设计在:——易A. 4 4 ;B. 4 5 ;C. 4 7 ;D. 4 46 ;E. 43 4 。
(E) 20.下列各类卡环中,哪一类有应力中断作用?——中A.联合卡环;B.对半卡环;C.圈形卡环;D.Ⅰ类卡环;E.弹性固位体。
(B) 21.R.P.I卡环是用于哪种牙列缺损病例?——易A.前牙缺失;B.双侧后牙游离缺失;C.缺隙的近远中都有基牙;D.多个缺隙同时存在于牙列;E.用于弧立的基牙。
(A) 22.悬锁卡环的禁忌症是:——难A.口腔前庭过浅,唇系带附过高;B.口腔卫生好;C.基牙有先天性畸形;D.远中游离缺失,牙槽嵴吸收严重;E.基牙重度磨损。
(C) 23.可摘局部义齿一般以两端基牙长交角的分角线方向作为共同就位道的方向,其目的是:——难A.使模型向后倾斜,增加基牙远中面倒凹;B.减小前后基牙的倒凹;C.平均前后基牙的倒凹;D.使义齿就位和脱位形成制锁作用;E.使模型在垂直方向设计。
(E) 24.游离端义齿设计近中支托的优点,下列哪种提法不正确:——?A.对基牙造成的扭力小;B.可少磨牙体组织;C.对基牙远中软组织引起的损害小;D.对基牙有应力中断作用;E.近中支托和其小连接体有对抗义齿侧向和远中移位的作用。
(C) 25.冷弯支架的可摘局部义齿,后牙卡环应选用何种规格不锈钢丝:——易A. 21号;B. 20号-21号;C. 19号-20号;D. 18号-19号;E. 18号。
(A) 26.以带模铸造法制作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一般需用何种材料翻制铸造用模型:——中A.磷酸盐包埋材料;B.硅酸乙酯包埋料;C.石英和石膏;D.超硬石膏;E.琼脂。
(A) 27.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用的钴铬合金的铸造收缩率为:——难A.2.2%;B.2.0%;C.1.8%;D.1.4%;E.1.2%。
(D) 28.常用的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易A.硫酸盐基;B.琼脂基;C.硅橡胶基;D.藻酸盐基;E.树酯。
(A) 29.基托边缘与天然牙的接触区域:——易A.应与天然牙轴面的非倒凹区轻轻接触;B.应与天然牙轴面的倒凹区轻轻接触;C.应与天然牙颈部紧密接触;D.应与天然牙牙龈缘紧密接触;E.应与天然牙缘轻轻接触。
(E) 30.牙列缺损的分类是为了:——中A.便于病例分析和诊断;B.便于病史的记录;C.便于指示技工的操作;D.便于医生之间交换意见;E.以上都是。
(E) 31.可摘局部义齿发挥功能的先决条件是:——难A.容易摘戴;B.良好的固位和平衡;C.良好的咬关系;D.减小基托面积;E.以上均是。
(C) 32.可摘局部义齿之所以取得固位主要是依靠:——易A.唾液的粘力来取得固位力;B.基托与粘膜的紧密接触产生吸附力来固位;C.直接固位体附着在基牙上起的固位作用;D.间接固位体固位的;E.人工牙与基牙的密合接触产生的固位力。
(E) 33.根据下列哪一项来设计卡环:——易A.临床检查;B.X片;C.基牙的位置;D.基牙倾斜方面;E.观测线的位置。
(B) 34.选择严重磨耗牙做基牙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中A.抗力;B.固位;C.支持;D.保护牙髓;E.保护牙周。
(A)35. 可摘局部义齿对抗臂的位置应在:——中A.观测线以上;B.观测线以下;C.接近龈缘;D.接近面;E.进入倒凹。
(C)36.以下卡环哪一种属于弹性连接:——易A.环状卡环;B.间隙卡环;C.回力卡环;D.双臂卡环;E.联合卡环。
(E)37.以下哪种类型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体?——中A.磁性固位体;B.套叠冠;C.卡扣固位体;D.插销固位体;E.铸造全冠。
(B)38.可摘局部义齿的铸造支架不能就位的原因是?——难A.基牙的倒凹大;B.支架铸造收缩;C.基牙向缺牙区倾斜;D.基牙有支点;E.固位体选择不当。
(C)39.可摘局部义齿的交互作用是?——?A.基牙与固位体的对抗;B.两侧固位体的对抗;C.基牙两侧卡环臂的对抗;D.卡环与连接体的对抗;E.固位体与脱位力的对抗。
(D)40.支架用钴铬合金铸造收缩如何补偿:——难A.印模材料的收缩;B.石膏模型的膨胀;C.蜡型的热膨胀;D.包埋料热膨胀;E.支架的加热膨胀。
2. 全口义齿部分(B) 1.制作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要求达到:A.解剖式印模;B.功能性印模;C.加压式印模;D.减压式印模;E.组织受压均匀的印模。
(B) 2.按照无牙颌组织的结构特点,颧突属于: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C.缓冲区;D.后堤区;E.边缘封闭区。
(E) 3.全口义齿的力主要集中在:A.尖牙和双尖牙区;B. 双尖牙区;C. 磨牙区;D.第一磨牙区;E.第二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
(C) 4.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应在:A.前颤动线之前;B.腭小凹前 2mm;C.腭小凹与翼上颌切迹连线上;D.前后颤动线之间;E.前颤动线之上。
(B) 5.全口义齿基托磨光面的处理要求有一定的斜度和外形,是为了:A.不使食物附着在义齿基托上;B.借助其斜面增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C.使口腔周围肌肉运动不受影响;D.减少对软组织的磨擦;E.便于食物排溢。
(A) 6.全口义齿修复后出现咬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后牙覆盖关系过小;B.后牙人工牙过大;C.上颌结节区基托边缘过长;D.后牙基托边缘过厚;E.下后牙人工牙过小。
(E) 7.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哪项是错误的:A.基托面积的大小;B. 基托与粘膜的适合度;C. 唾液的粘稠度;D.基托边缘的封闭性;E. 基托厚度和强度。
(C) 8.全口义齿修复制作托的目的是:A.便于排牙;B.确定垂直距离;C.颌位记录;D.确定平面;E.恢复面部外形。
(B) 9.定位平面斜度是指:A.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B.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平面的交角;C.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D.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平面的交角;E.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6│6 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 10.牙列缺失患者,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为:A.垂直距离;B.颌间距离;C.颌间高度;D.间隙;E.以上都不是。
(C) 11.全口义齿修复,印模完成后,在灌模时,在将石膏包过印模边缘,其目的是:A.避免印模损坏;B.保护印模边缘有一定的形状;C.使基托边缘有一定形状;D.防止模型断裂;E.保持印模边缘的清晰度。
(E) 12.全口义齿初戴后,说话时上下人工牙有撞击声,其原因是:A.患者沿未适应该义齿;B. 关系前伸;C.因全部用瓷牙;D.义齿因位不良;E.垂直距离过高。
(D) 13.使用面弓的目的是:A.固定和转移上颌牙托到架上;B.将下颌对上颌的关系转移到架上;C.将的髁道斜度转移以架上;D.颞颌关节的位置关系转移到架上;E.为记录上下托的关系。
(D) 14.全口义齿修复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中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当的?A.反复做自然开闭动作,在肌力闭合道终点建;B.利用吞咽动用建;C.利用卷舌法建;D.用哥特式弓法建;E.用肌电图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