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大18春《道路工程》第二次作业

川大18春《道路工程》第二次作业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10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验算的方法有()。

A.力学验算法与试算法B.力学验算法与计算机法C.力学验算法与工程地质法D.数值解与图解法2.路基边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滑动,这种现象称为()。

A.剥落B.碎落C.崩坍D.滑坡3.路基常见的病害中,由于山坡陡,基底的摩阻力不足引起的病害是()。

A.路堤的沉陷B.路堤沿山坡滑动C.路堤边坡滑坍D.路堤边坡剥落4.路基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其应力作用范围一般深度是在路基顶面以下0.8m范围之内,此部分路基称为()。

A.路堤B.路堑C.路床D.路面5.路基的应力工作区范围指()。

A.自重应力作用的土基范围B.车辆荷载作用较大的土基范围C.路面厚度的范围D.车辆荷载作用影响较小的土基范围6.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指标是()。

A.路基土的稠度B.路基土的密度C.路基的临界高度D.路基的受力状况7.路基施工基本方法中,工效最低的是()。

A.人工施工B.简易机械化施工C.爆破施工D.水力机械化施工8.路基用土中,优先选用的填料为()。

A.砂B.粉性土C.砂性土D.粘性土9.路面保持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几何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的能力称为()。

A.路面结构的强度B.路面结构的稳定性C.路面结构的刚度D.路面结构的耐久性10.路面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A.为车辆提供快速、安全、舒适和经济的行驶环境B.给道路使用者留下美好的印象C.防治路基出现滑坡、崩塌等病害D.承受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下传给地基11.路面抵抗变形的能力是指路面的()。

A.强度B.挠度C.刚度D.耐久性12.路面结构层次中的承重层是()。

A.面层B.基层C.垫层D.防水层13.路面结构层次中直接与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表面层次是()。

A.面层B.基层C.垫层D.结构层14.路面结构整体及格结构层抵抗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及破坏的能力是指路面的()。

A.强度C.刚度D.耐久性15.路面面层的要求包括()。

A.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B.足够强度和有隔温效果C.有厚度以扩散应力D.有足够的厚度以减少基层厚度16.路面损坏可分为裂缝、变形、松散、接缝损坏及其他损坏五大类,路面结构中部分材料的散失或磨损指的是()。

A.裂缝B.变形C.松散D.接缝损坏17.路面损坏可分为裂缝、变形、松散、接缝损坏及其他损坏五大类,使路面结构整体性受到破坏的损坏类型指的是()。

A.裂缝B.变形C.松散D.接缝损坏18.密实类沥青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混合料的()。

A.粘聚力B.内摩阻力C.压实度D.粘聚力和内摩阻力19.某交点JD桩号为K1+300,设置基本型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T为150.5m,则直缓【ZY】点桩号为()。

A.K1+350.5B.K1+149.5C.K1+450.5D.K1+249.520.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与衔接形式中,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的组合是()。

A.“S”型B.基本型C.凸型D.“C”型21.平面线形要素组成为直—缓—圆—缓—直的形式,一般称这种线形组合为()。

B.基本型C.凸型D.“C”型22.坡度差【分别为变坡点前后直坡段的坡度值,上坡取“+”,下坡取“-”】当< 0时,设置的曲线为()。

A.凹曲线B.凸曲线C.圆曲线D.过渡曲线23.汽车行驶轨迹是圆滑的,决定其最大宽度的因素是()。

A.前外轮和后内轮B.前外轮和后外轮C.前内轮和后内轮D.前内轮和后外轮24.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是指()。

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错车视距D.超车视距25.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

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错车视距D.超车视距26.汽车行驶在曲线上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关系是()。

A.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成正比关系B.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成反比关系C.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平方成正比关系D.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平方成反比关系27.汽车在行驶中要克服中空气阻力和道路阻力,以下属于道路阻力的一项是()。

A.迎风面空气质点压力B.车后面真空吸引力C.空气质点与车身的摩擦力D.滚动阻力28.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受离心力作用产生的横向失稳具体体现为()。

A.向外滑移和向外倾覆B.向外滑移和向内倾覆C.向内滑移和向外倾覆D.向内滑移和向内倾覆29.确定道路的空间位置最少需要路线的()。

A.纵断面图和平面图B.平面图和横断面图C.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D.纵断面图30.确定公路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的决定性因素是()。

A.设计速度B.道路等级C.道路通行量D.通行能力31.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

A.Ψ=f+iB.Ψ=f-iC.Ψ=f*iD.Ψ=f/i32.设计速度为120KM/h的高速公路,每条车道的宽度应采用()。

A. 3.75mB. 3.7mC. 3.5mD.3.0m33.设汽车重力为G,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所受横向力为Y,则横向力系数μ为()。

A.μ=Y+GB.μ=Y-GC.μ=YGD.μ=Y/G34.设汽车总重为G,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滚动阻力为()。

A.f*GB.f+GC.f/GD.f-G35.方调配中,采用人力挑运土方,一“级”为10m。

设L 和L 免分别为平均运距和免费运距,单位均为m,则平均运距单位n 为()。

A.n= L+L 免/10【级】B.n= 【L+L 免】/10【级】C.n= L-L 免/10【级】D.n= 【L-L 免】/10【级】36.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 的单位均为m ,则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Z=T+yB.Z=T-yC.Z=T+2yD.Z=T-2y37.设置超高是为了抵消部分离心力作用,但超高率并不是越大越好,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最大超高横向坡度不宜大于()。

A.1%B.5%C.10%D.20%38.石灰及二灰稳定类结构层拉应力验算时,材料强度龄期为()。

A.7天B.28天C.90天D.180天39.石质路基开挖最简单有效地施工方法是()。

A.人工施工B.简易机械化施工C.爆破施工D.水力机械化施工40.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最小厚度一般应为18~21cm,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理论。

A.弹性层状体系B.极限荷载C.经验法D.弹性地基板41.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设置应与路线中线平行,其间距一般为()。

A.0.5~1mB.1~2mC.3~4.5mD.5~10m42.水泥混凝土面层板施工程序的第一步是()。

A.接缝的设置B.安装模板C.混凝土的摊铺和振捣D.混凝土的养护和填缝43.土石方运量为()。

A.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和B.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差C.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积D.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比44.土质高路堤一般是指填土高度大于()。

A.20米B.30米C.12米D.18米45.为保证水泥混凝土板因温度和湿度的降低而收缩时,沿断面缩裂设置的横向接缝是()。

A.缩缝B.胀缝C.施工缝D.纵缝46.为防止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应选择采用()。

A.稠度较低的沥青B.稠度较高的沥青C.大空隙率混合料D.开级配47.为了降低在平曲线上行驶汽车所受到的离心力作用,可采用简单有效的工程措施是()。

A.减速慢行B.设置路面外侧超高C.将曲线改为直线D.增大车重48.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提高混合料粘结力和内摩阻力C.增大温度D.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49.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可以采取()。

A.提高沥青粘稠度B.减少空隙率C.增加沥青用量D.减少粗骨料含量50.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设()。

A.三个等级B.四个等级C.五个等级D.六个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