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手工刺绣B.西瓜切块C.露天烧烤D.冰冻凉粉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手工刺绣、西瓜切块、冰冻凉粉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参考答案:解:A、手工刺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西瓜切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露天烧烤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冰冻凉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拨: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镁条B.放置滴管C.稀释浓硫酸D.读取液体体积解析:A、根据常见的夹持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点燃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胶头滴管不能放置在桌面上,保持胶头向上放在烧杯中或放在试管架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7,溶液呈酸性B.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C.无色透明液体都是溶液D.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停止运动解析:A.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C.根据溶液的特征来分析;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参考答案:解:A.pH<7,溶液呈酸性,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是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选项说法错误;C.无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基础化学知识,难度很小,解题时根据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活性炭的性质、溶液的特征、分子的性质来分析即可。
4.(2分)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①3H ②2Na+③④A.①表示三个氢元素B.②表示两个钠离子C.③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由④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解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H 可表示为:3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a+可表示两个钠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铝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5,表示原子序数为25;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元素周期表、粒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瑞德西韦(C27H35N6O8P)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有关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B.瑞德西韦由五种元素组成C.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D.瑞德西韦中含有35个氢原子解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瑞德西韦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D、根据瑞德西韦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为60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的,1个瑞德西韦中分子中含有35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2分)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节约资源B.物质分类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①生铁、硫、红磷均为单质②甲烷、75%酒精、食醋均为混合物C.物质构成D.性质用途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②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燃料②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A B.B C.C D.D 解析:A.根据节约资源的做法来分析;B.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参考答案:解:A.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节约化石资源,说法均正确,符合题意;B.①生铁是由含碳量为2%~4.3%之间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②甲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说法均错误,不合题意;C.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说法错误,不合题意;D.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不能做燃料,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A。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排除法是正确快捷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2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向80g水中加入20g甲,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解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参考答案:解: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不能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该选项说法正确;D、t2℃时甲溶解度是50g,向80g水中加入20g甲,能够完全溶解,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拨: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8.(2分)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是1:7C.甲分子是由五种原子构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解析:根据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参考答案:解:由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高温条件下四氯化硅和氢气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2H2Si+4HCl。
A.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B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是4:28=1:7,故说法正确;C .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D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 4+2H 2Si+4HCl ,故说法正确。
故选:C 。
点拨: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硫酸钡和氯化钠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过滤C 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D 鉴别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观察现象氯化铵溶液A.A B.B C.C D.D解析:A、硫酸钡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铝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铜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D、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
参考答案:解:A、硫酸钡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钡,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是因为铝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即铝比铁活泼,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即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不用其它试剂,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能够分组,但是不能确定四种具体的物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