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基处理QC小组成果总结

软基处理QC小组成果总结

目录一、前言 (1)二、小组简介 (1)三、选择课题 (2)四、活动计划 (2)五、设定课题目标 (4)六、方案的提出及确定最佳方案 (5)(一)方案的提出 (5)(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 (5)七、方案具体化并制定对策表 (7)八、方案实施过程 (8)九、效果检查 (10)(一)目标值实现情况 (10)(二)技术效益 (11)(三)经济效益 (12)(四)综合提高 (12)十、巩固措施和今后打算 (13)一、前言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五条地区环线之一和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规划“五纵.八横.两环.十联”中的环一线,它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连接起来,形成重要的城际高速公路网络,是辽宁省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环线,也是沈阳经济区的重要交通环线。

本合同段为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铁岭之本溪段项目路基工程施工第三合同段,里程桩号为K286+650~~~~~k297+200,总长10.550公里,二、小组简介QC小组成员表小组成立日期2016年3月26日课题登记号小组名称铁本三标项目部QC小组小组类型课题名称软基处理施工方案的探索出勤率100% 活动时间2016年4月~2016年5月活动次数6次小组成员表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或职称组内分工组长程敬男32 本科项目总工负责小组工作开副组吴智男31 本科项目副总工负责小组策划工组员易刚男37 本科工程部长负责技术指导工组员张庆男29 本科质检部长负责质量指导工组员陈磊男27 专科技术员负责小组技术工组员郝文男27 本科技术员负责小组技术工组员李清男37 本科测量员负责小组测量工组员贺想男26 专科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检制表人:李清宇 2016年4月6日三、选择课题(一)问题的提出:在桩号K289+220.18——K289+670.68范围路基施工区域内,经部分路基开挖情况显示,位于机动车道路面及非机动车道挡墙基础下方存在明显的淤泥层。

(二)确定课题:由于此类软基处理在施工中往往是难点,如何保障软基路段处理后路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处理完成后路基的工后沉降最小化,施工工期短,施工造价低。

因此我们决定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索,所以选定课题:软基处理施工方案的探索。

四、活动计划表4-1 小组活动计划表活动阶段2016年4月2016年4月2016年4月2016年5月1 1010 20231 5P 选择课题计划实际设定目标计划实际提出方案计划实际确定方案计划实际制定对策计划实际D 对策实施计划实际C 效果检查计划实际A 巩固措施计划实际总结计划计划实际计划时间实际时间制表人:李清宇 2016年4月20日五、设定课题目标查阅相关规范及设计图纸,确定课题目标为:确保软基处理后路基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目标值:(1)复合地基承载力≥110Kpa ;(2)后期沉降为10cm ; (3)施工时间短工程造价低。

六、方案的提出及确定最佳方案小组成员在付晓俊组长的带领下,开会商讨软土路基施工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评估,以确定最佳方案。

(一)方案的提出小组成员围绕实现小组活动目标,提出了如下三套对策方案,见图6-1:(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 制图人:李清宇 2016年4月22日 预制混凝土方桩加固 铺设钢筋混凝土 清淤换填松木桩加固处理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方案方案一、预制混凝土方桩加固方案二、铺设钢筋混凝土方案三、清淤换填松木桩加固施工方法采用350mm*350mm混凝土方桩对挡墙下部基础及机动车道路基进行加固,桩间距1.5m,呈矩形布置,桩顶以下50cm采用宕渣换填,桩顶以上80cm宕渣内部铺设2层土工格宕渣层下铺设混凝土板,板下铺设30cm宕渣垫层,混凝土板厚度为20cm,采用双面配筋,钢筋间距为12.5m,挡墙基础采用混泥土方桩进行加固,呈矩形布置,在原设计中的80cm宕渣层以下清淤50cm,采用宕渣回填,在机动车道宕渣层中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在路基宕渣层下打入松木桩,桩端进入粉质粘土持力优点1、施工进度快,工期短2、地基加固效果较好,沉降小,竖向承载1、施工技术较为成熟2、施工过程中无噪音、无振动。

1、施工简单2、施工进度快,工期短缺点1、桩体横向承载力较低,桩距过密易导致地表土隆起1、工程造价比较高2、后期沉降较大工后沉降相对较大工程量比较此方案用宕渣约:1950m³方桩约:4539m土工格栅:5600㎡此方案用C30混凝土约:560m³钢筋:22.12t此方案全部完成用宕渣约2190m³松木桩45000m制表人:李清宇 2016年4月30日通过对软基处理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清淤换填松木桩加固方案具有质量可控性高、施工操作简易、成本低的优势,为此我们确定此方案三为实施方案。

七、方案具体化并制定对策表(一)方案三的具体分析清淤换填松木桩加固,并要确保其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关键控制点在于:1.清淤标高要控制准确;2.松木桩施工时桩间距控制;3.宕渣铺设时,铺设厚度及压实情况要控制良好。

(二)针对以上关键控制点,小组成员进行认真、细致地讨论分析,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并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制定了如下对策表:对策表序号关键对策目标值措施完成时间负责人控制点1 清淤标高控制根据设计标高计算出清淤底标高,采用水准仪控制标高,双人复测。

标高允许误差控制在±3cm1.一人测量完成后由另一人复测2.现场专人指挥挖机作业2016年4月17日2 松木桩施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内容进行施工作业松木桩施工时必须深入到持力层1.在施工前用白灰放好桩位2.松木桩施工时专人监控控制插入深度2013年4月26日3 宕渣回填宕渣回填必须分层压实,按照方案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宕渣每层压实度都能达到96%1、技术人员实时测量控制每层铺设厚度2、及时联系检测单位检测压实度2013年5月5日制表人:李清宇2016年5月1日八、方案实施过程实施一:土面清淤我们从2016年4月10日开始进行了以下工作:组织土方队伍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土方作业队伍进场两台挖机,并组织运输车辆将现场土方及时拉出。

在开挖前对需换填段进行测量方样,用石灰打出开挖边线。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技术测量人员及时跟进,测量开挖标高,现场工班负责人指挥挖机,对开挖高度进行全面控制。

开挖到位后,复测人员及时复测,有效的控制开挖标高。

效果检查: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我们成功地控制土方开挖标高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符合目标要求。

实施二:松木桩施工我们在2016年4月18日开始做了以下工作:联系材料供应商,及时进场松木桩,做好施工前准备,要求作业队伍在施工前用白灰放好桩位,技术人员进行复测,符合要求后开始施工。

松木桩施工采用挖机压桩,为能够有效的控制桩体进入土体后的垂直度及深入程度,在开始施工前先进行现场试打,机械作业人员与指挥人员相互配合。

工班派专人进行监控,对打桩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有效保证桩体全部插入持力层,及有效控制桩间距。

效果检查:松木桩深入粘土持力层,桩间距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实施三:宕渣回填压实我们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做了以下工作:组织作业队伍进行技术交底,进场一台挖掘机及一台压路机,根据方案要求换填宕渣分两层进行铺设,宕渣原材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进场后经技术人员检查后方可采用,按照铺设厚度首先进行第一层宕渣铺设,铺设前定好标高桩,技术人员复合检查后开始铺设,铺设结束后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直至压实到设计标高。

压实到位后进行标高测量,达到预定标高后联系检测单位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合格后铺设土工格栅,进行第二层宕渣铺设。

施工方法与第一层一致。

效果检查:经检测达到要求压实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九、效果检查(一)目标值实现情况小组成员通过对完成后的宕渣路基进行现场实体检查及检测报告显示,得出数据如下:换填宕渣层检查结果表序号位置压实度(%)地基承载力(Mpa)回弹模量(Mpa)顶层高程控制11#K289+30096 115 35 +5mm2 1#K289+42597 120 33 -6mm3 1#96 122 36 +8mmK289+595 41#K289+64097 118 35 +3mm制表人:李清宇2016年5月3日由上表的数据可知,小组经过近2个月的攻关活动,完成了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经过班组级、项目部级和检测单位三级检查验收,4个随机试验点的施工质量均达到目标值。

1、处理后宕渣层压实度均满足要求。

2、回弹模量达到要求值以上。

3、路基承载力也达到设计要求。

制图人:李清宇 2016年5月3日(二)技术效益通过本次攻关活动,使我们积累了软土路基处理的施工经验,总结了一套系统的施工方法,为今后顺利完成工程实际当中的软基处理施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单位:mm高差对比540.511.522.533.544.55目标值实际值2022.5161718192021222324目标值实际值单位:Mpa承载力对比(三)经济效益在有效的时间内按照工期目标完成了施工,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利用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法完成了施工任务。

(四)综合提高1、通过本次活动,各组员利用QC 各种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保障了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组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详见下表:小组综合素质评价表制表人:李清宇 2016年5月序号 项目名称 活动前(分) 活动后(分)1 QC 知识 82 94 2 解决问题能力 77 963 经济意识 83 934 质量意识 85 97 5团队精神85984日2、通过本次活动,在很好完成设定目标值的同时,QC小组得到了业主、监理等单位的好评,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品牌竞争力,为公司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十、巩固措施和今后打算1、小组总结的软基处理施工经验,并将其编制成有实用价值的专项施工方案,以供其它有软基处理的工程项目推广使用,使该技术不断得到巩固。

2、今后,我们仍要将QC小组活动认真、深入地开展下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针对目前在施工中遇到各种新工艺,积极组织技术攻关,不断的努力做好下QC攻关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