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范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

师范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

2012年第16期广东化工第39卷总第240期 · 157 · 师范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姜大雨,赵东雪,陈新颖,郝乐,崔运成(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摘要]分析了师范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剖析,建立了开放式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实践能力;教学特色[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6-0157-01Improvement and Practice on Analytical ChemistryExperiment Teaching of Normal UniversityJiang Dayu, Zhao Dongxue, Chen Xinying , Hao Le, Cui Yuncheng(College of Chemistry,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were analyzed from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 Open teaching mode and various test system were formed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tudent.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 was trained and character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experiment teaching were formed.Keywords: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practice ability;teaching character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实验单独设课,与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是化学专业基础课之一。

分析化学实验应遵循“基础性、先进性、适应性、实用性”的原则,对实验原理部分力图做到阐述清楚,对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叙述详细,以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和加深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对传授教师角色作用的概念。

千百年来,无论在古代的个别教学中,还是近代的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基本上没有超出这六个字的范围。

因此出现以下问题:1.1.1 “封闭式”教学模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实验条件和教学大纲、教学安排等因素的限制,使学生处于“封闭式”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实验教学没有应有的生机,学生只能在教学大纲安排的固定学时和时间内到实验室做已规定的实验项目,其余的空余时间没有地方补充实验[1]。

教师会按照教学大纲把实验的内容完整地讲解,因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实验的状态。

1.1.2 “垄断性”教学体系由于教师在信息上具有垄断性,教师控制了整个课堂活动,学生学习的内容、时间、方法、氛围、结果完全掌握在教师的预设之中,该教学体系忽视了学生的性格差异,漠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1.1.3 “单一化”考核方式成绩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实验课的考核往往只流于形式,没有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和标准,实验教学的中心地位在考核比例中没有体现[2]。

单一化的成绩考核方式,不仅不能评价学生实验的真实情况,还会扼杀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以致学生会出现相互抄袭或改写实验数据等实验不认真的现象。

1.2 学生的学习动机微弱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一个学生是否学习分析化学实验、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导性等,都受学习动机的影响。

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微弱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影响:1.2.1 对知识价值的认识不充分学习动机的强弱受对知识价值认识的影响。

师范学校的学生把课程讲解和粉笔字作为将来工作的中心,认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与将来工作关联不大,从而难以有学习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动机。

1.2.2 缺乏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的直接兴趣又称为求知欲,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探求真理并伴随着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最活跃的成分。

由于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偏重于理论验证和规范化操作训练,学生们在做实验时只是照方抓药、纸上谈兵,到了工作岗位后,遇到实际问题,不知从何下手,往往感到无能为力[3]。

实验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直接兴趣。

2 教学改革与实践2.1 教师变为“平等中的首席”2.1.1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师范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实验空间,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该体系是一种以教师提出实验目标或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和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实验、体验知识形成,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教学活动[4]。

以学生的主体为主题,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实验题目,实行开放式实验模式,例如: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在实验室内准备了充分的铝合金片、EDTA标准溶液和二甲基酚橙指示剂,实验室随时开放,有兴趣的学生就通过查教科书和搜索文献等途径学习这个实验,自己设计并完成了实验。

实践证明,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实验转为主动实验。

2.1.2 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师范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应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

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正确处理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关系。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生性孤僻、沉默寡言、害怕实验、害怕失败,教师应通过鼓励和指导、多表扬他,使他树立信心、勇于实践。

有的同学生性活泼、性格外向、易喜易怒、表现欲强,教师应适当地进行调整,设置设计性实验任务,培养其耐心,训练其耐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5]。

这样有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1.3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考核,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根据分析化学与实验的特点把实验成绩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

平时考核包括报告和课堂表现两部分,实验预习报告情况和实验报告的内容占总成绩的20 %,主要检查预习报告的目的、实验原理是否清楚,实验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 %,主要检查基本操作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及时记录和处理,数据是否真实[6]。

期末考试分为操作考试和笔试两种,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30 %,(下转第156页)[收稿日期] 2012-10-15[基金项目] 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吉师教科[2008]005号)[作者简介] 姜大雨(1972),男,吉林延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

广东化工 2012年第16期· 156 · 第39卷总第240期图1 学生制备的温敏凝胶在25 ℃和37 ℃下的不同形态Fig.1 Different form of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s under 25 ℃ and 37 ℃图2 温敏凝胶溶胀体积比较Fig.2 The comparison of swelling volume of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s图3 胰酶消化与降温脱附细胞形态比较Fig.3 The morphology comparison of cells that detached by enzymedigestion or cooling参考文献[1]李成功.新材料研究发展与产业化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154-156.[2]王建方,邢新,吴文健,等.生物材料学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95-97.[3]张青松,赵孔银,赵义平,等.大型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29(增1):50-52.(本文文献格式:杨宁,张青松,冯霞,等.在材料专业开设生物功能材料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16):155-156)(上接第157页)考试内容根据已做过的实验随机抽取,采用“一对一”监考模式,采用具体量化的评分标准,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7]。

笔试占总成绩的30 %,主要考查实验课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方面的内容。

只有长期的严谨要求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严谨的重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严谨的要求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使学生真正重视基础分析实验课程[8]。

2.2 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2.2.1 提高对分析化学实验的认识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是化学、化工、生物、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化学、石油化工、医药、食品检验、环境监测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我们每年都会举行关于分析化学实验在化工、医疗、食品等领域的讲座,组织学生到分析化学研究所、化工厂、医院检测室、环保局的化验室等地方参观,加强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认识和重视,以及了解一些新颖的实验方法和高端的仪器。

经过一系列的举措后,学生对于分析化学实验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鹿奶粉事件出现后,人们对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提出质疑。

学生果断地通过查找资料和文献等途径,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出了检测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运用分析化学实验的原理和知识帮助人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混合磷酸盐中各组分含量、混合碱等实验的测定,学生不仅掌握这门实验技能,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2.2.2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兴趣指向学习活动本身。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因此,要想让学习分析化学实验有直接兴趣,就应该在满足实验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与现实情况有关联,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如:用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教材和查阅文献运用所学到的分析化学理论知识,了解水中Ca2+、Mg2+的含量。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直接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