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究
摘要:本文对当今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内容选择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大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对策措施,指出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该朝着综合化、发展化、生活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进行。

关键词:大学化学存在问题课程改革
一、前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1]。

二、当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
化学实验课是化学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实验课能够让学生加深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找到实验课的乐趣,对以后深入学习化学知识起到推进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实验教学始终得不到重视,且存在着种种弊端。

在全国的许多高校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太陈旧,体验不到化学学科最新的发展成就和将来的趋势,而且很多实验课都只是做一些较基础的实验,目的只是为书本上的理论作出验证,
这就很难激起学生们的热情和创造力。

且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环节分的过于细致,所学知识的分割过窄,这就使一些学生缺少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贯通性和运用能力。

现有的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单调,几乎不用现在比较成熟的教育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方法等等,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的目的,因此对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

三、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浅谈
经过我国“十五”、“十一五”建设后,各大高校化学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虽然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是显著的,但是现阶段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具体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3]。

(一)对实验课程进行适当改进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改革应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目标指引下,努力培养自主化、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人才。

实验内容应不局限在二级学科的实验范畴,实验深度应从浅到深,逐步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首先注重基础性实验,然后是综合性实验,接着开设研究型实验。

通过基础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手段。

然后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

在综合性实验内容上不再拘泥于教材,以化学实验与人们当
前注重养生为目的,拓宽应用范围。

紧接着开设研究型实验,一个研究型实验可以考虑持续两到三周时间,在此时间内,学生必须完成资料收集、实验设计、实验、实验结果分析几个部分,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新性能力[4]。

(二)推广微型化实验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空前的重视,因此人们纷纷倡导绿色化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也势在必行。

大学化学实验所用的试剂多是有毒、有害的,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

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三废”不能直接排放以及不必要的浪费等,把绿色化学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5]。

微型实验有助于树立绿色化学的观点,是绿色化学的组成部分。

大学化学实验中用到挥发的、易燃的、有毒的试剂较多。

如何减少化学实验的试剂用量就成为迫切的课题。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实验操作技术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

它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约实验材料和时间、减少污染、安全、便于携带等优点。

(三)改革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考核除了评价的作用之外,尚有激励、鞭策、促进学生学习的多种功能,同时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过去实验成绩只凭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这样无法客观反映学生
的真实水平。

对实验的考核,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6]。

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实验操作技能、遇到实验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考核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对于性质实验,要考核基本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现象是否理想;对于验证性实验,要注重所测数据的准确度;对于制备实验,要评估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对于设计性实验,要看设计路线是否合理;对于创新性实验,要看想法是否有创新性。

总之,实验考核力求科学合理。

(四)多媒体教学在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

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可利用网络多媒体形式如在网页中插入模拟动画或规范化操作录像,并在动画或录像中根据具体情况强化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使实验过程可视化,让学生在预习实验时改变传统的阅读文字的预习方式,从而提高预习效率。

在实验数据处理上,教会学生能够使用多种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分析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为学生以后的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数据处理基础[7]。

另外,随着本科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经费开支不断增加。

如果学生利用多媒体cai 化学实验课件完成部分实验,实验教学经费紧张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对于一些新开发实验,由于其自身的先进性和综合性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可以用计算机仿真模拟。

这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工程实际中的
复杂性,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教学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结果,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创新是发展之源。

通过化学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的整体提升。

总的来说,当今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能使其朝着综合化、发展化、生活化和绿色化的方向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将不仅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戚洪彬,郑红,梁树平. 《大学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中国地质教育[j]. 2003, 2, 45-46.
[2] 韦超,林慰平.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 科技广场. 2011, 12, 187-189.
[3] 耿济涛.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 2010, 31,69-69.
[4] 刘海峰,曾晖. 谈大学化学实验的创新与改革探索[j]. 广州化工. 2009, 37(7), 207-208.
[5] 杜春芳,方光荣.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探索[j]. 化学教育. 2007, 3, 54-56.
[6] 吕学举,刘晓丽,周伟红.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 24, 270-271. [7] 沙鸥,马卫兴,许兴友,贾海红,李艳辉.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甘肃科技. 2007, 23(2),
226-227.
作者简介:
王凤艳,女(1965.10—),汉族,山东省海阳市,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