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音的特征选择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声音的特征选择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声音的特征选择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高声大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3.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是相同的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见声音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不可以传递信息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6.在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灌水时,水越来越多,因而音调越来越高B.灌水时,由于瓶的振动加剧,所以音调越来越高C.灌水时,由于瓶内空气柱越来越短,我们听起来音调越来越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超检查身体疾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拉琴时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相同D.太空中宇航员间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响度B.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9.小华是一名二胡爱好者,在全县元旦中学生艺术展演中,她代表一中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演奏前,她细心地调整了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是为了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10.“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C.声音太小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11.科学家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D.黑布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12.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鸽子靠次声波导航B.月球表面两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D.90dB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340m/sB.医生利用次声波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能将结石粉碎C.飞机在空中飞行的速度有可能超过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D.蜜蜂是依靠超声波定位来寻找花的14.通过“声现象”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震耳欲聋”这句成语它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15.平时我们听不到自己的心跳声,但医生利用听诊器就能清晰地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因为()A.听诊器增大了心脏跳动的振幅,升高了音调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跳动的频率,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利用橡胶管传声,升高了音调D.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发散,增大了响度16.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A.音调高B.音色差C.频率高D.响度大17.听诊器在诊断病人病情中的作用是()A.改变了发出声音的音色B.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响度C.提高了声音的音调D.增大了听到声音的响度18.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回声的现象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9.水牛发出的声音低沉但能传得很远,蚊子“嗡嗡”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刺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B.牛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蚊子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C.牛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些,响度大些D.蚊子是由于双翼振动而发出“音”,这不是真正的声音20.苍蝇a和蚊子b飞过耳边时,我们即便看不到它们也能知道是谁飞过耳边,这跟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响度L和音调f有关,则下列关于响度和音调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L a>L b,f a>f b B.L a<L b,f a<f b C.L a<L b,f a>f b D.L a>L b,f a<f b21.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搜搭载人的太空飞船,女宇航员王亚平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授课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神舟十号”里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D.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2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4.在下列探究活动中,能明显感觉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欣赏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的声音C.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在逐渐抽出瓶内空气时听声音的变化D.在百米赛跑的终点,比较听发令枪声和看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的时间差距2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根据说话的音调不同,可区别同学说话的声音D.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6.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频率B.振幅C.节奏D.音色2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我们能听出不同歌手唱同一首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响度不同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28.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为病人诊病.关于听诊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够使人体内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从而更容易听清楚B.能够使人体内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增大,从而更容易听清楚C.能够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更容易听清楚D.能够缩短听者与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更容易听清楚29.(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物体只要振动,我们人就能听见它发出的声音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参考答案:1.解:A.音调是指人们听到的声音的高低,故A错误;B.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故B错误;C.响度是指听到的声音的大小,“高声大叫”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C正确;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C2.解: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故选A3.解: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制作这么多钟,钟的型号大小不同,敲击时,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故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即是为了产生更丰富音调;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B、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故声音在铁棒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故错误;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正确;D、一般情况下,男同学说话的音调比较低,女同学说话的音调比较高,故错误;故选C5.解:A、产生出来的声音,无论是在传播环节,还是在人耳的接收环节都有可能造成听不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6.解:往保温瓶中倒水时,是保温瓶内的空气振动发声,水越来越多,空气柱的质量越来越小,体积越来越小,越容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选C7.解:A、B超检查身体疾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B、拉琴时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故B错误;C、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故C错误;D、太空中宇航员间不能直接“对话”,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8.解:A、“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通常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34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都是声音,故传播速度一样快,故B错误.C、核能中的核燃料用完后也不能重复使用,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9.解: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故选C10.解:“B超”机的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此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超声波;故选B11. 解:蝙蝠的视力很差,蝙蝠主要通过自己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被反射,蝙蝠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进行定位,判断物体的形状.故选C12.解:A、鸽子是靠地磁场来导航的,所以A是错误的;B、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进行交谈,所以B是错误的;C、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医生是可以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的,所以C是正确的;D、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是30~40db,所以D是错误.故选C.13.解:A、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不是根据传播速度来定义的,故A错误;B、医生利用超声波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能将结石粉碎,故B错误;C、飞机在空中飞行的速度有可能超过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正确;D、蜜蜂发现蜜源采用行为方式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故选C14.解:A、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物体振动传声声音,但是人要听到声音还需要介质;故B错误;C、“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快;故D错误;故选C15.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D16.解:张飞大喊时,声带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也大,因此会吓退十万曹操大军,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故选D17.解:听诊器的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振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振幅就比前端大很多,增大了听到声音的响度,医生听到的声音就大了很多.故选D.18.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回声的现象,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19.解: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而言,水牛的声带振动幅度较大,所以水牛叫声响度大;蚊子翅膀扇动的频率比牛的声带振动频率大,所以牛的音调相比较低,蚊子的声音音调高;故选A20.解:蝇翅膀振动比蚊子慢,所以发声的频率比蚊子小;音调低;而蝇翅膀比蚊子大,其振动发声的振幅比蚊子大;响度大;故选D21.解:A、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响度大,故错误;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错误;C、在“神舟十号”里有空气,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错误;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故正确;故选D22.解:A、响度跟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离声源的距离越近,响度越大,故A正确.B、音调跟频率有关,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不影响响度,故B错误.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振幅不影响音调,故C错误.D、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故D错误.故选A23.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正确.故选BD24.解: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能明显感觉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欣赏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的声音,是为了研究音色的不同,故B错误;C、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在逐渐抽出瓶内空气时听声音的变化,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错误;D、在百米赛跑的终点,比较听发令枪声和看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的时间差距是为了研究声速和光速的区别,故D 错误.故选A25.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也是振动的,故A错误;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C、根据说话的音色不同,可区别同学说话的声音,故C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D正确.故选D26.解:因为不同乐器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何种乐器;故选D27.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故A错误;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我们能听出不同歌手唱同一首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声音音色不同,故C错误;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28.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29.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不能太大,而不是指音调高,故说法错误;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说法正确;C、人耳只能听到响度大于等于0dB,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声音,所以并不是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故说法错误;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说法正确.故选BD30.解:A、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能传递能量,说明声音具有能量.不符合题意.B、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能面对面讲话,依靠无线电话讲话.不符合题意.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担心打扰天上人.这里的高指声音大,响度大.符合题意.D、不同的乐器振动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根据音色不同来分辨物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