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病句搭配不当(含语法重新整理)
病句搭配不当(含语法重新整理)
主语(动词)
(2)公正廉洁 ‖
谓语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语
2、谓语
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 “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龙江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 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3主宾不搭配
方法:主干成分检查法 抽出主干,看主谓、动宾、主宾搭配是否合理
1 主谓搭配不当
①一主一谓(不能搭配) 例1.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例2.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例3.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 一般长势良好。
②多主一谓(不能全相搭配) 例1.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 例2.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 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 例3.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绣的教导, 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二、 宾语 (1)名词性宾语。例如: 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 , 给你紫红的 , 给她粉红的 。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近 宾 远宾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 (复句形式作宾语)
搭配不当:主谓搭配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 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教导”不能“出现”,可与“又在我耳边 回响”搭配。
结冰时期,各层水中溶解的氧很充足, 水的温度较暖,鱼多集中在水底。 “温度”与“暖”不搭配,可改为“温度 较高”。 艺术团到达的城市,都毫无例外地受到 当地人民的欢迎。
②一动多宾(不能全相搭配) 例1.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布帽子。
~~~~~ ~~~~~ ~~~~~ ~~~~~ ~~~~~ ~~~~~
例2.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 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出席人员、应注意 ~~~~~ ~~~~~ ~~~~~ ~~~~~ ~~~~~ ~~~~~ ~~~~~ ~~~~~ ~~~~~ ~~~~~ 的问题。
方法:呼应成分检查法 1.抓重点词、标志词:是否、能否、成败高低 有无、能不能、要不要、是不是好不好、冷暖 等一些词语 。 2.找出关联词好看是否搭配
1.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例2.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 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 保证。 例3.我们能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到 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 的根本任务。
③多主多谓(不能全相搭配) 例1. 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 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 外专家的赞赏。 例2. 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 分沉重而紧张。 例3.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 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 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小窍门:凡是有并列短语作主语或谓语的,双方就必须能 全面搭配,决不能有一个词同另一方搭配不了。否则,就 会产生主谓不搭配的问题。*注意“和”这个字
2、状语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 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 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方式) 她 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 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 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 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 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 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 “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 半天”。
“研制”不搭配,可与“研究”配搭。
单位今天分房,我拿到了这间房间的钥匙。
“房间”是物量词,不受本身量词限制。
2 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他渐渐地爬起来。 例2.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 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 例3 .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残 疾人作家的发言。
小窍门: 并列成分作定语或状语、中心语,往往有部分定 语或状语不能同中心词搭配。*注意“和”这个字
搭配不当:状语和中心词搭配
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
“积极”应改为“虚心”。
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成熟地掌握 了这门技术。 “成熟”应改为“熟练”。
3 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例1.真对不起,上次我们对你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例2.他立场站得不牢,界限划得不清。 例3.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 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
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小试牛刀
用语法分析法找语病 1、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 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2、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
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 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
1主谓不搭配 一. 主干成分 2谓(动)宾不搭配
1、定语
三、定语、状语、补语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 (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 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 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 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 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 (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 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 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这些花长得这么好的原因,是花农精心 管理的结果。 “原因”与“结果”不搭配,去掉“的原 因”。 我们这个班的基础是整个年级中较好的 一个班。
去掉“一个班”,或把“基础”放到“中” 之后。
1.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二 枝叶成分 2.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3.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方法: 枝叶成分检查法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 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 谓语(名词) 她 ‖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检查枝叶,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不当。
1 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 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例2.我们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经验。 例3.“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 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 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 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 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 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 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 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 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 如: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 学都坚持〈下来〉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 命交〈出去〉。
例2.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 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 例3.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 望而不可及的端点。 ~~~~~
小窍门:句中有判断动词“是”,考虑主语与宾 语搭配是否不当。*注意“是”这个字
搭配不当:主宾搭配
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主语“夏天”与宾语“花园”不搭配可改 为“夏天的天山”。
1、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 或者“什么”等问题。例如: (1)今 天 晚 上 ‖ 特 别 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 笑 ‖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3、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 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 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 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 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 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 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 家伙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词搭配
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一支”与“歌声”不搭配,应把“歌声”改为 “乐曲”。 东方塑料厂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的研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