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复《浮生六记》读后感

沈复《浮生六记》读后感

沈复《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乃清朝苏州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的个人传记,不过流传下来的却只有四卷,即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及浪游记快。

闺房记乐描写了主人公与妻子芸相识及婚后的日常生活,突出了一个乐字。

如果只这一段,会觉得他们夫妻二人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眷侣。

闲情记趣描述了主人公的个人爱好,如盆栽、插花、园林设计,绘画等。

作者在文章里的观点,虽说是一家之言,但似乎也颇有可取之处。

坎坷记愁描述了主人公现实生活中的愁。

深爱的妻子芸不容于公婆,然后身患重病最终不治。

女儿早早给人家做了童养媳,儿子早夭。

其实,作者的愁比快乐还多。

浪游记快描述了作者游历时的所见所闻。

作者的游历范围很广,囊括了大半个中国。

期间夹杂着作者对各地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的评判。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作者的人生不能算是成功的。

首先,作者没有给家人提供一个安稳、富足的生活环境。

一家人始终处于漂泊之中,没有一个安定的住所。

前期靠着家里,作者和妻子还能衣食无忧。

后来被迫离家以后,一家人的生活就一日不如一日了,甚至于受冻挨饿。

为了外出给妻子治病,让女儿做童养媳,儿子当学徒,一家人从此再也没有团聚的机会了。

其次,作者事业上似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先是学文,没有获得功名。

后来经商,也是虎头蛇尾。

作者贩卖货物至广州时,夜夜笙歌,似乎忘记了家里的妻子儿女。

讽刺的是,作者还特意挑选了一个长相、神态类似于其妻子芸的妓女。

妻死,女嫁,儿夭之后,作者给达官贵人当了幕僚,跟门客差不多。

作者在盆栽、插花、园林,绘画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但这些并不能填饱肚子。

最后,作者还缺乏担当。

据作者所说,妻子芸不容于公婆主要因为几件事。

第一,作者的弟弟借了邻居一笔钱,央求芸做了保人。

后来邻居要求还钱的时候,作者的弟弟却不承认曾经借过钱,这就导致了纠纷。

第二,作者跟随父亲在外地做幕僚时,家书开始时由芸书写,后来换做了别人。

这让作者的父亲觉得是芸不想写,而实际情况是作者的母亲不让芸写。

第三,作者的父亲拆看了芸写给作者的信,里面有“令尊、令堂”等语,这让作者父亲大怒。

第四,为了给作者选一个合适的小妾,芸曾与妓女交往。

后来事发,作者父母觉得很丢脸,因此怪罪于芸。

对于前两件事,作者为什么不替妻子向父母辩解呢?第三件第四件,为什么不好好解释呢?为什么不肯去承担责任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