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设计与工艺

印刷设计与工艺


b色彩模式
b色彩模式
Lab色彩模式由光度分量(L)和两个色度分量组成, 这两个分量即a分量(从绿到红)和b分量(从蓝到 黄),如图8所示。Lab色彩模式与设备无关,不管 使用什么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或扫描仪)创建 或输出图像,这种色彩模式产生的颜色都保持一致。
b色彩模式
检查台
数码印刷机
印后设备
拆页机 切纸机 烫金机 压纹机 凸凹机 打码机 捡联机 过塑机 装订机等一些印后加工设备。
其它印刷设备
不干胶印刷专业机 电脑专用联单印刷机 名片专用机 速印机 复印机 包装 纸箱印刷机等
第二讲 印前系统常用软件
Photoshop CorelDRAW Illustrator InDesign
6.特种印刷
根据不同的承印材料和工艺,特种印刷又可 以分成:金、银色印刷;电化铝烫印;凹凸 压印;模切压痕;金属印刷;不干胶印刷; 上光贴塑;立体印刷;发泡印刷;喷墨印刷; 全息印刷等等。
从工艺上来说,所有的印刷都可以分类成四 大印刷;
从实际材料和特点来说,印刷当然还包括柔 性版印刷和特种印刷
6.Bitmap(位图)色彩模式
位图模式主要用于早期不能识别颜色和灰度 的设备。如果需要表示灰度,则需要通过点 的抖动来模拟。位图模式通常用于文字识别, 如果扫描需要使用OCR(光学文字识别)技 术识别的图像文件,须将图像转化为位图模 式。
凡是印刷的图文高于空白的部分,并在 图文周围涂布油墨,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图 文印迹复制到印刷物表面的印刷方法,称为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工艺流程
拣字
拼版
活字版
原 铸字储字 打样校对 制纸版 烧铅版 电镀
复制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脑制版 发排 晒烘版 修版 腐蚀 整版 线图铜锌版
稿 电分扫描 电脑制版
感光树脂版

电子雕刻版
3.HSB色彩模式
3.HSB色彩模式
HSB色彩模式以色相(H)、饱和度(S)和亮度(B) 描述颜色的基本特征。色相指从物体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 的颜色。在0到360度的标准色轮上,色相是按位置计量 的。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由颜色名称标识,比如红、橙 或绿色。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用色相中灰色成 分所占的比例来表示,0%为纯灰色,100%为完全饱和。 在标准色轮上,从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的饱和度是递增的。 亮度是指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将0%定义为黑色, 100%定义为白色。
2.CMYK色彩模式
2.CMYK色彩模式
2.CMYK色彩模式
每个像素的每种印刷油墨会被分配一个百分比值, 最亮(高光)的颜色分配较低的印刷油墨颜色百分 比值,较暗(暗调)的颜色分配较高的百分比值。 例如,明亮的红色可能会包含2%青色、93%洋红、 90%黄色和0%黑色。在 CMYK 图像中,当所有4 种分量的值都是0%时,就会产生纯白色。
2.CMYK色彩模式
又称CMYK色空间。对从事印刷业的人员来说,CMYK是最熟悉 不过了。这种模式是一种减色模式,遵循减色法混和规律。 CMYK模式实质指的是再现颜色时印刷的C、M、Y、K网点大小, CMYK色彩模式以打印油墨在纸张上的光线吸收特性为基础, 图像中每个像素都是由靛青(C)、品红(M)、黄(Y)和黑 (K)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
传统定义:图文信息的转移过程和技术
外延定义:媒体信息的传播过程和技术 有关的媒介形式:纸张媒体、电子媒体(CD-ROM,
INTERNET)
印刷过程
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摄影、设计、制作、 排版、出片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 程; 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 裁切、覆膜、模切、糊袋、装裱等,多用于宣传类和 包装类印刷品。
1.RGB色彩模式
1.RGB色彩模式
RGB模型也称为加色模型,它广泛用于我们 的生活中,如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屏、幻灯 片等都是利用光来呈色。印刷出版中常需扫 描图像,扫描仪在扫描时首先提取的就是原 稿图像上的RGB色光信息。
1.RGB色彩模式
RGB模式是一种加色法模式,通过R、G、B的辐射 量,可描述出任一颜色。计算机定义颜色时R、G、 B三种成分的取值范围是0-255,0表示没有刺激量, 255表示刺激量达最大值。R、G、B均为255时就 合成了白光,R、G、B均为0时就形成了黑色。在 显示屏上显示颜色定义时,往往采用这种模式。
三、印刷的要素
原稿:主要分为反射稿和投射稿 印版:目前胶印中主要为PS版(聚脂感光版) 承印物:胶印中主要是纸张 油墨:常用四色油墨,C、M、Y、K 印刷机械:海德堡、罗兰、小森
熟记印刷设备及印前印后规格和名称
印前设备
胶版发排机 打样机 苹果电脑 彩喷机 激光机扫描仪等。
电分机
发排机/ 菲林输出机
3.HSB色彩模式
HSB色彩模式比前面介绍的两种色彩模式更 容易理解。但由于设备的限制,在计算机屏 幕上显示时,要转换为RGB模式,作为打印 输出时,要转换为CMYK模式。这在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HSB模式的使用
b色彩模式
Lab色彩模式由光度分量(L)和两个色度分量组成, 这两个分量即a分量(从绿到红)和b分量(从蓝到 黄),如图8所示。Lab色彩模式与设备无关,不管 使用什么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或扫描仪)创建 或输出图像,这种色彩模式产生的颜色都保持一致。
优点
1 生产周期短,制版工序简单,印刷速度 快,生产效率高。
2 产品质量好,图文精细、层次丰富,图 像、色彩的还原性好。
3 套印准确。 4 印刷范围广。
为了能更多接触一下印刷网点在放大镜中 的的大小比例与实际变化情况,参照下例 实例图像,实际比例可能会有些偏差,仅 供参考。
2.凸版印刷
1.RGB色彩模式
图像如用于电视、幻灯片、网络、多媒体,一般使用RGB模式。 RGB色彩模式使用RGB模型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RGB分量分 配一个0~255范围内的强度值。例如:纯红色R值为255,G 值为0,B值为0;灰色的R、G、B三个值相等(除了0和 255);白色的R、G、B都为255;黑色的R、G、B都为0。 RGB图像只使用三种颜色,就可以使它们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 在屏幕上重现16581375种颜色。
4.滤过版印刷
丝网印刷是滤过版印刷的典型。油墨从 织物的网孔(图文)渗过,在承印物表面复 制成图文。
以上四种方法称做四大印刷方法。
根据现代印刷的发展,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5.柔性版印刷(属凸版印刷) 6.特种印刷
5.柔性版印刷(属凸版印刷)
柔性版在最初的时候,因采用苯胺染料制成 的挥发性液体色墨而得名苯胺印刷,版材使 用橡皮版。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版材和油墨 都有很大的变化,苯胺印刷也就变成了今天 的柔性版印刷 (Flexography)
二、印刷的种类:
传统分类:根据印版的版面结构
平:平版印刷,目前主要指胶印 凹:主要用于塑料印刷以及包装盒的印刷 凸:目前主要为柔性版印刷,应用与包装盒和瓦楞纸箱 孔:丝网印刷,几乎能印制在任何介质上面
1.平版印刷(胶版印刷)
现在习惯上把胶版印刷就称做平版印刷, 印版的图文和空白部分在同一个平面,通过 油水分离的原理,让图文最终转移到印刷物 表面。
一、色彩模式
1.RGB色彩模式 2.CMYK色彩模式 3.HSB色彩模式 b色彩模式 5.Indexed Color(索引)色彩模式 6.Bitmap(位图)色彩模式 7.Grayscale(灰度)色彩模式
1.RGB色彩模式
又称RGB色空间。它是一种色光表色模式,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 和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和强度的混合来表示。 RGB分别代表着3种颜色:R代表红色,G代 表绿色、B代表蓝色。
平版胶印原理示意图
空白处来水拒墨 图文处亲墨拒水
橡皮转印
给墨 润水
转印
印件
滚筒
压印
滚筒
特点
1 利用油水相斥的自然规律制作印版。 2 网点成色,即将原稿的色彩分解成网纹
角度和密度不同的四色版,运用网点的重 叠、并列的形式进行套色印刷。 3 间接印刷,即油墨不是直接印到纸上。 4 利用橡胶布及其弹性衬垫物的高弹性, 使转印与压印时,在较小压力的情况下, 获得色点饱满清晰的印迹。
2.CMYK色彩模式
CMYK色彩模式的图像中包含四个通道,在制作用 于印刷色打印的图像时,要使用CMYK色彩模式。 RGB色彩模式的图像转换成CMYK色彩模式的图像 会产生分色。如果您使用的图像素材为RGB色彩模 式,最好在编辑完成后再转换为CMYK色彩模式。
3.HSB色彩模式
即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 亮度(Brightness)模式。HSB色彩模式是 根据日常生活中人眼的视觉特征而制定的一 套色彩模式,最接近于人类对色彩辨认的思 考方式。
传统打样机
数码打样机
印刷设备
滚筒印刷机:印报纸\书刊\杂志,有国产和进口; 全开印刷机:印所有纸张印刷品均可以; (全开机、对开机、四开机、六开机、八开机) 印刷机又分单色、双色、四色、多色。 印刷还分手动操作、机械操作、电脑全自动操作。
单色印刷机
罗 兰 双 色 印 刷 机
海 德 堡 四 色 印 刷 机
Lab色彩模式通常用于处理Photo CD(照 片光盘)图像、单独编辑图像中的亮度和颜 色值、在不同系统间转移图像以及打印到 PostScript(R)Level 2和Level 3打印机。
5.Indexed Color(索引)色彩模式
索引色彩模式最多使用256种颜色,当您将 图像转换为索引色彩模式时,通常会构建一 个调色板存放并索引图像中的颜色。如果原 图像中的一种颜色没有出现在调色板中,程 序会选取已有颜色中最相近的颜色或使用已 有颜色模拟该颜色。
印刷设计与工艺
印刷设计与工艺
第一讲 印刷概论 第二讲 印前系统常用软件 第三讲 印刷色彩 第四讲 印前制作与规范 第五讲 印刷用纸张 第六讲 印刷厂生产流程 第七讲 印后工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