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 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 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

白桦林好地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四条节奏型,为歌曲《白桦林好地方》伴奏。

2、能力目标:通过唱、奏、跳、改编歌词等多种表演形式来感受、表达音乐,表演《白桦林好地方》。

3、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学习,抒发对自己童年的感受与回忆。

二.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进行节奏合奏。

教学重点:学习四条节奏,并能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A、情景体验、观察探究
常规复习,对知识与技能的探究导入:
一、常规教学
1、律动《小螺号》(复习本学期以来所学过歌曲之一)
2、师生问好。

3、七声音阶演唱。

[设计意图]这是《白桦林好地方》的第二课时,常规教学很重要,要坚持,才能形成习惯,就是因为常规教学有坚持,学生才能在演唱中感知问题的所在,并能跟着老师的引导把握好歌曲的情感,把音和调唱的更准,做到感知与探究合二为一。

活动2【导入】二、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复习:
1.集体复习演唱《白桦林好地方》,教师引导学生演唱。

情景:同学们演唱了《白桦林好地方》的第一段。

师:同学们演唱的很好,吐字清晰,音色清脆,不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哪个地方我们唱的不够好,需要改进的呢?生:(讨论)一男生举手:老师,我觉得高潮部分没唱上去,声音有点僵硬。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我们给点掌声他。

他说的很对,我也觉得高潮部分唱的僵硬,有老师听课,同学们是否太紧张了?来,我们站起来,深呼吸几下,甩甩手脚,点点头,甩甩腰。

老师提醒同学们,演唱要做到三要素:是?生:腰直、嘴圆、高位置轻轻唱。

师:对,下巴放松,牙关打开。

[教学亮点]教师注重评价的重点性和清晰性,如“吐字清晰,音色清脆”。

整个过程,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并为主动思考的学生及时给以鼓励的掌声,让孩子在不断的成功中体验幸福的愉悦。

2、改正后再次演唱。

要求:第一段歌词全体齐唱,第二段歌词开始进行男女对唱,并且轮到你演唱时要起立演唱。

3、唱后评价:情景:师问“同学们觉得男生唱得好听?还是女生唱的好听?”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有的说男好听,有的说女好听,有的说男女都好听。

(1)引导孩子说清楚为什么觉得男生唱的好听?为什么女的唱的好听?师问支持男生唱得好的同学:为什么你会觉得男孩子唱的好听?生:因为男孩子声音洪亮,有气势。

师引导学生对声音音色的归类:哦,声音洪亮,那就是说男孩子的音色(强调‘音色’两字)洪亮比较有气势,对吧?那你觉得女孩子的音色是怎么样的?生:女孩子的音色比较柔美,声音小,比较抒情。

(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如何评价不同的‘音色’带来不同的感情抒发。

)师问支持女生唱得好的同学:为什么你觉得女孩子们唱的好?生:因为女孩子唱得更整齐。

师:女孩子为什么唱得整齐?因为他们的节奏准确,对吧?(教师引导孩子判断歌曲唱的好不好,节奏是其中一个因素)生:对的,因为节奏准确,所以唱得更清晰。

师:恩,还有不同意见的吗?为什么你会觉得男女生都唱得好听?生:因为我觉得男女生的演唱各有优点,所以我觉得打平手。

男生:老师,我觉得下次我们男生把节奏唱得更准确的话,那我们的演唱就更棒了。

……
(2)老师做最后总结。

师:老师觉得不管是怎么样的音色,只要能把歌曲的感情很好的抒发出来,更好的表达自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那么就是好的演唱,你们的演唱比第一次的演唱进步多了,都很好听,来,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和你的伙伴,来鼓励一下自己和别人吧![设计意图] 1、第一段歌词齐唱,目的是让学生在纠正演唱姿势后再次感受运用方法来演唱的不同效果,端正演唱姿势。

2、第二段歌词开始男女对唱,通过演唱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感受演唱方式的多样性的同时并且从听觉上欣赏男女声的音色差异对比。

3、要求轮到谁唱谁就要站起来,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在急促的时间里强调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4、从师生的对话中可看到,老师的不断引导,孩子们不知不觉的懂得了如何去品味、欣赏、评价歌曲演唱的好坏,并且学会赏识对方优点,集优点于己,改自身之不足。

在再次的演唱中,学生更注重演唱的方法,气息的调整,感情的投入,学生在老师的不断提醒、引导下越唱越好。

活动3【活动】~三、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一】练习节奏型如下:
(1)1=F 2/2 Ⅹ0 Ⅹ0 | Ⅹ0 Ⅹ0 |
(2)1=F 2/2 0 ⅩⅩ0 | 0 ⅩⅩ0 |
(3)1=F 2/2 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4)1=F 2/2 Ⅹ0 0 0 | Ⅹ0 0 0 | [一]复习休止符0。

[二]休止符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答:休止符可以用摊开双手表示休息停止。

休止符还可以用双手上举,打肩,叉腰等等的动作来表示,在这休止的一拍里不能发出声音。

[三]节奏演与练,初步解决教学难点。

1、集体齐奏每一条节奏型。

2、一组负责一条节奏型,集体组合演奏。

3、演唱加伴奏。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休止符的表达通常都是运用固定的手法,集体统一的动作,那么在这里,教者让学生发挥想象,打破老式统一教学,与学生共同探究“休止符”的表达形式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的逐步推进,分段指导,由表及里地渗透技能与知识,使课堂的节奏更加活泼紧凑。

活动4【练习】B、合作练习、实践运用
四、小组合作练习,解决本课教学重难点:
[一]练习前
1、欣赏打击乐器为歌曲表演的两个歌曲视频作品〈拍手拍手〉〈白桦林好地方〉。

2、把全班分5个小组进行练习。

要求:2—4人演唱,其余同学运用打击乐器按规定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交换练习后,根据组员的兴趣与特长,分配好角色,进行小组表演,组长负责协调组员任务分配(组长要根据组员的擅长来进行分配,如果组员不服,那么就进行组内投票决定)。

3、训练内容二选一:同学们根据各自组别的掌握程度进行内容选择。

易(在四条节奏中选择2到4条节奏,全员进行合奏练习)难(在四条节奏中选择2到4条节奏,一半同学进行合奏练习,2到4个同学进行演唱练习,最后组成奏唱组合)
[二] 练习中:老师分别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醒。

[创作与表现] 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相信学生会在不断的尝试中不断进步。

1、小组分工明确,有小组长、总导演、汇报员。

2、组员在小组长组织下积极有序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3、合作学习的问题设置具体,不同程度的选择,明确恰当。

4、学生以刚才演唱与节奏练习为基础,进行演唱与乐器伴奏。

活动5【活动】C、幸福分享
五、展示与评价,延伸与拓展:
(一)展示与评价:
1、小组展示与评价(完成评价纸条[图1],说说你喜欢哪一组的表演?你能在他们的表演中得到怎样的提示?或在他们身上学到什么优点?)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三个组合。

活动6【作业】二、延伸与拓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歌曲改编歌词。

师:老师也有家乡,也很爱我的家乡,那么,我把这首歌曲的歌词进行了小小的改变,换成了表达我对我家乡的热爱之情,你们想听听吗?
1、看老师改歌词表演《黄岐好地方》。

2、学生改歌词(可在课后延续)。

三、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