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甘河滩镇中心学校高成
作业一名农村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活力。
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全国优秀教师主讲的精彩教学光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善用信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
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教学《荷花》一课时,我先出示了几幅展示荷花各种姿态的图片,然后出示了“荷花池”的视频资料配以轻音乐。
屏幕中一池的白荷花随风舞动,花仙子风姿卓绝,小水珠花叶间滚动,小鱼儿池间畅通无阻游。
学生看到此,不禁发出一声声赞叹。
接着,我让学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学生融情于境,读得是声情并茂。
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画面和音响把学生带入一个丰富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这里耳濡目染,发现美、感受美。
《翠鸟》一课的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静态的翠鸟,呈现动态的翠鸟。
鲜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学生动情地读着课文,感受翠鸟的可爱、活泼、机灵,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颗颗童心被激发,要保护鸟类,要留心观察
鸟类的主题不攻自破。
课后再让学生练写自己喜欢的鸟儿时,有写燕子的,有写白鸽的,有写喜鹊的……个个条理清晰,跃然纸上。
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达到精神集中、愉悦并存的境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我利用文本资源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保证双基训练落到实处。
二、巧用信息资源,拉近距离,化难为易
农村的孩子见少识薄,而好多课文中的内容抽象,在语言文字方面学生难理解,更谈不上体会情感。
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能把学生理解文字与认识事物、体会情感、运用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
《长城》一课表面看文路简单,但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为此我多方搜集资源制成课件。
课上,介绍长城的纪录片将长城的高大坚固、雄伟气势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如身临其境。
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学生朗读课文,感悟文本,使情感体验不断加深。
如在教学《检阅》一课时,我设计了以祖国检阅的录像场面为导入,在理解课文时播放配有课文检阅场面及课文朗读的影像资料的环节,让那盛大的场面与学生的生活情景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学生们在铿锵悦耳的奏乐声中懂得了队员们的顾虑、博莱克的处境,体会到了孩子们对残疾同学的保护与关爱,体会到了博莱克的自尊自强。
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教学,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
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
三、光盘引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光盘教学,通过“人机互动”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信息容量,为学生搜集比较、分析判断提供了更多的材料来源,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以充分实现,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也经常运用光盘教学,从中也受益非浅。
首先,将自己的教学方式与电视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受到感染,从而自觉模仿电视中小朋友的学习方法、朗读方法,我们的孩子也能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互相补充、互相评价,朗读的语感也动听多了;光盘教学弥补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欠缺。
教学“应”时,我怕受方言影响读不准后鼻音,我先让学生听读再跟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电视机内外的孩子互动互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极积性。
如《两只小狮子》一课中提出:狮子是怎样的?我们的孩子限于所见,只能说一点点,而电视里城市的孩子常去动物园还知道公狮子脖子周围长满了毛,让农村的孩了感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求走出大山,认识世界。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具有它独特的优势。
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运用信息资源适时辅助,创设丰富情境,能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